分享

漢字,能有多美。

 昵称33271501 2020-03-31


中国汉字,极美。
有一种美,美在其音。汉字讲求平仄有序,韵律和谐。如历朝历代都会绘制《韵图》,将汉字的全部发音放在一张图表中,以分清唇音、舌音、齿音等。 
有一种美,美在其意。不同的情况下,汉字有不同的含义。光是一个“打”字,就有20种解释。又或者我们逢年过节,会用“日日有财进”、“鸾凤和鸣”等合体字讨个彩头。
还有一种美,美在其形。从甲骨文演化而来的汉字,可以说是一字一画。对称如“日”,起伏如“山”,点滴如“雨”,见字如见景。
 

这三种美中,最直观却也最难表达的便是“形之美”。商业上,熟悉的语言很容易带来廉价感,所以我们会觉得的有些英文品牌名字翻译过来很别扭,又或者有些外国人喜欢把奇怪的汉字“穿”在身上。“陌生”使人觉得“高级”。 
但一味“距离产生美”,不过是投机取巧。汉字美起来,也有很多种可能。
毕竟孕育了千百年,钟灵毓秀的汉字,本身就是美的存在。
 

 

我们的家乡,在石昌鸿的设计中,都以“字”为载体,美了起来。
早在2016年国庆节上,石昌鸿曾献上过一组特别的省会字体。他把中国34个省的特点提炼出来,融到省的简称中,进行再创作。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于是他设计的“桂”,墨绿中带上了些许渐变的青。提起重庆,大家都会想到山城和火锅,他便将这两个元素放到了汉字中,再用丰富的色彩表现重庆的活泼。
 

这些看似简单的字体造型,都要先深入了解当地历史、人文、自然和习俗,提炼出最有代表性的符号,再经过几十次的废稿更改,才能成型。为此,石昌鸿用了两年的时间,抽出晚上和周末,完成这套作品。
 

石昌鸿说,设计也是修心。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他想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放在最爱的事情上。于是他几年里设计了三套“一省一字”,愈加的精炼和成熟。


第三版的设计,全部采用了一字简体来创作,只用一个最典型的元素来代表,专注于一个点,从一个点引发对一个省一个城市的想象与思考。数年的时间,三套更迭的省字设计,背后也是石昌鸿自身的成长。
 


除了“一省一字”,石昌鸿还把自己的设计心得总结了一套成语系列。要熟能生巧,要一叶知秋,要虚怀若谷......
对他而言,做字,也是做人。

 

 

汉字若想有生机,必然要打破藩篱,赋予适应当下环境的创意。
从2011年的《福禄寿系列海报》,到2014年的作品集《来自洪卫的礼物》,再到斩获金点奖的字体呢喃宋,设计师洪卫将汉字玩出了新花样。
他设计的汉字,有些调皮,有些不正经。如给品牌设计的logo,仿佛是小孩子的画作,却灵动而颇具新意。又如他设计的海报,用不同的元素解构和重组了汉字,如用几何体重写的“观照”和“汉字字体实验”,都是在用创意赋予汉字生命。
在洪卫眼中,汉字既可二维,也可三维。他从平面跨界到家具设计,创立了“未”家居品牌。虽然载体变成了立体的,但他的设计作品,如“品”椅、“间”椅、“贵”椅等等,依然可以看出背后的汉字骨架,从而感受到浓郁的东方韵味。
 

洪卫称自己为“洪混混”,是在混设计、混人生。其实他口中的“混”,指的是“玩”,是创新。一直以来,汉字都被它所承载的沉重传统所束缚,但如果让思维跳出来一些,严肃的汉字,也能有新颖的不同。
 

 
如果汉字能动起来,该有多形象?
大概是“伞”字真的可挡雨,“散”字真的会七零八落,“鼻”字下面真的会流下两滴鼻水。
 

这是设计师叶天宇的作品,象形与意会巧妙结合,让平日里横平竖直、不苟言笑的汉字瞬间活泼起来。
距离2012年叶天宇开始造字,过去了八年,如今他和他的团队已经设计了48组作品。他说,“做字的人不能总保持一个字形风格,把一种经验用n遍是无法进步的。”


因此他的作品都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那可能是色彩丰富的花鸟字,可能是取法自王羲之《黄庭经》与王宠手书的古风小楷,也可能是圆润可爱的乌冬面体......
 

叶天宇还创立了喜鹊字库,把这些字体收纳其中。他深知,若想汉字设计发展得更好,在创新之外,也要给予有效的版权保护。
现在,他把工作重心全都放在了字库设计上,尽管这是一个巨大而漫长的工程,但若能用年轻人的方式“设计为民”,他也乐在其中。
 

 
有趣的汉字设计还有很多,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也有更多的表达方式。
如台湾设计师王志宏的书籍装帧设计,将字、画、书融为一体,他设计的《文艺春秋》、《海海人生》等,成为代表之作。
又或日本设计大师田中一光的光朝书体,以横瘦、竖肥、角尖三大特点,深刻影响了汉字文化圈的发展。
 

汉字,必是要一面承载了历史,一面与当下环境相结合,才能有所发展。从篆刻,到书写,再到印刷,展现和创作的方式在变,其背后的内核——思考与创新却从未变过。它怕的是重复,怕的是投机取巧,怕的是利用方便的技术,而懒于创新的人。
 

汉字的美,属于对生活有思考的人。鲁迅作为文人和学者为大家所熟悉,殊不知他也是极佳的平面设计大师,北大的校徽和中华民国的国徽,便是出自他之手。在没有电脑软件辅助设计的时代,鲁迅把各种字体玩出了新花样,如手写的“奔流”、“朝花夕拾”等等。
又或者作家金宇澄,便是亲自为作品《繁花》手绘了书名,反而成了经典标识。
 

日本设计大师杉浦康平曾说,“设计最本质的源泉是汉字”。设计,即创造,而汉字便是人类最早期的创造成就之一。它从甲骨文演化而来,承载了祖先对世界的认知与想象,也塑造了现在的我们。 
汉字,能有多美?其实全看我们如何认识历史,认识当下,认识自己与外界,从而如何去赋予它们生命。
毕竟汉字,美的是其形,深的是其意。


 编辑 | 阿普普
-参考资料-
《上海字记》
《亚太设计图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