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乡村找到振兴新动能

 婷指的风景 2020-03-31

作为在旅游战线上奋斗的老兵,从十七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乡村风貌提升改造设计、到十八大美丽乡村建设下的乡村旅游规划、再到十九大乡村振兴下的农旅融合规划,十年征程,伴随着国家在乡村发展战略上的优化,我对乡村发展赋能途径的认知也不断深刻、不断更迭。

在我看来,中国乡村走过这十年的发展之路,走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

一是空心村的再生化问题;

二是新农村的新动能问题。

1

空心村的再生化

这十年来,从云贵边陲贫穷的民族村落、到江浙因工业、外贸而欣欣向荣的乡镇,我考察过的上千个乡村里,空心化是不同地区在农村发展中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土地利用空心化、年轻人口空心化。田园荒废、环境堪忧、传统建筑因年久失修而倒塌。

近年来,乡建的热潮推动了民宿的兴起,城市精英人群的乡村情结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返乡热潮。这种返乡现象,与其说是“乡情”,不如说是乡村旅游的发展、一二线城市生活成本的极速上升,为年轻一代的农民工提供了对比城市而言,性价比更高的工作机会。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空心村”的问题是国家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必然现象,从日本到欧洲都无一例外的出现过。从日本古川町以环境治理、传统文化活动复兴为抓手的社区营造推动青年返乡、到日本越后期以大地艺术节提升乡村知名度、创造社群经济,再到法国形形色色以艺术、手工艺激活乡村经济的发展措施,“空心村”的救赎与再生,无外乎走好4条路:

♠ 乡村田园环境再现和传统建筑保护重现之路

♥ 促进资源在城乡双向均衡流动,激活乡村经济多元发展之路

♣ 创新乡村旅游业态为突破,创造创业与就业机会之路

♦ 恢复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以“回归”促进淳朴乡风、乡土文明再生之路

而以上都可以通过乡村旅游为平台,实现从产业到生活的一个有机整体的重塑发展。

2

     新农村的新动能问题

过去的新农村建设,在为农村解决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基础上,也一定程度上让村庄遗落了属于他们的文化,让乡村和城市犹如网红小妹一样,变成了同一张面孔。

历史的经验证明了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农家乐餐饮时代到综合性休闲农庄时代、从民宿度假再到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不断升级也推动着农村从基础设施、文化建设到脱贫致富步伐的加快。

然而,当历史的车轮滚滚进入下一个时代,过去的发展模式似乎已经很难再为乡村赋予新的活力。下面,我就从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下面简称意见)中选择与旅游发展相关的几条,从为乡村振兴赋能的新路径,与各位看官探讨:

“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

——《意见》

建议

保护村落传统建筑首要条件是保护和传承传统工匠技艺

2012年我在浙江仙居考察时曾遇见一个犹如英国乡村一样蜂蜜色石头屋的村落,村口的古桥、古村、潺潺的溪流,至今仍令我魂系梦萦。这样的村落是何其幸运的逃过了那场可怕的农村小洋楼建设风潮,可以后的保存、利用就要依赖于地方建筑工艺的传承。

对于政府来说,给资金修缮不如效仿英国设立基金,鼓励老工匠的后人继承衣钵,提供教培基金,推动地方工艺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我始终认同,乡村重建,不是一群设计师的自嗨,农民,才是乡土生活的主角。乡村的风貌保护、复原应该更多注入地方工匠的技艺、地方文化的展现。不要用全球化后的不以城市美学定义乡村传统建筑的灵魂。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和农村突出环境治理”

——《意见》

建议

重视乡村景观的乡土性,体现地域特征

生态环境系统治理这些年一直在做,尤其是浙江的五水共治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战略下,生态环境治理应该和乡村整体风貌相契合。英国的乡村之所以令世界各地的人们向往,是因为乡村呈现的整体风貌:花园里的蜂蜜石房子、绿的栅栏、石头围篱、连绵起伏的绿油油的山丘……

而我们在过去的环境整治中,部分地区出现了以城市化景观为标准、乡土化意识淡薄的问题。

“保护好农业遗产”

——《意见》

建议

突破遗产的生产基地展示功能,融入科技展陈手段,让遗产发挥科普教育价值,让乐学旅游成为乡村旅游业态创新的新路径。

我曾考察过丽水青田的稻鱼共生、湖州的桑基鱼塘,中国共有13个这样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如果仅仅停留在生产基地上是无法创造更大附加值的。但如果我们运用高科技的互动展陈手段、多媒体技术,完全可以创意出一个科普教育的沉浸式农业遗产博物馆,同时,还可以将农业生产循环中涉及的动物、植物拟人化,创造出趣味亲子的游乐产品。

只有以业态化、产品化的思维去推动农旅融合,才能实现其附加值的加速提升。

上图为日本用数字技术展示的“稻田四季变幻”,实现全景式的浸入感,犹如人在稻田之中感受稻香蛙鸣。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

——《意见》

建议

严控伪民宿的发展,推动业态合理化、多样化发展;把休闲农业从农业休闲化转变为农庄休闲化,以此催生乡村旅游新业态。

这些年利用空心村或者半空心村建设起来的民宿集群,只有“宿”没有“民”。大量伪民宿的无序无度发展带来的隐患不言而喻。丽水云上五天以不便利的交通征服慕名而去的客人,靠的还是主人的传奇故事吧?!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城市知识女青年,如何带动村民走上乡村旅游的科学致富之路;未来又如何在一个即将民宿扎堆、同质竞争的区域,引导村民和外来投资人合理的进行业态规划、互补共融发展。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地区依然有着传统的发展路径依赖,但旅游是快消品,不推陈出新就会很快被市场淘汰。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是一个从思维到产品到建设细节、运营管理都需精品化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新型业态引导,比如我上面提到的农业遗产的科技化、乐学化产品打造的方向;需要在建设过程中,研究乡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历史上的文化遗存再生展现方式,最大限度的保留和还原乡村自然与历史风貌。

此外,“现代化别墅+田园”的所谓综合体不是田园综合体,是田园里的楼盘!我们不反对发展乡村旅居产品,但与乡村环境的和谐共生是前提。

休闲农业的下一步发展,不是农业休闲化,而是农庄休闲化、度假化。借鉴欧洲葡萄酒庄的商业模式、还原中国隐逸文化、山水精神的庄园场景,或是乡村旅游4.0时代的新业态发展路径。

旅游作为城乡互动、资源互换的平台,在促进乡村发展内生机制形成和完善上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凸显。在这个乡村全面振兴启航的时代,如何总结过去经验教训,以创新的旅游思维、策略为乡村赋予新的动能,是每一个拥有乡土田园情结的人应当共同思考的问题。

作者 | 彭婷婷 

图源 | 网络

图文编辑 | 夏小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