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春捂” “捂住”健康

 吴翠平书馆 2020-03-31

这几日杭城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新冠肺炎期间在家宅久了的小伙伴这两天是不是都准备出门放飞了啊?脱下厚厚的冬装,换上美美的春装……

等等
出门前先看一下近期的天气预报
虽然天气逐渐转暖,但早晚温差较大,切记不能一下子脱得太多,要根据气温波动变化和个人情况循序渐进。

民谚曰:“春捂秋冻,百病不碰。”意思是劝人们在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



为什么要“春捂”呢?

春季虽然气候在逐渐转暖,但气温还是比较低,时冷时暖,早晚温差大,时常超出人体适应和调节的范畴。气温骤降后,如遇长期绵延阴雨,更导致气温难以回升,而“春捂”有利于抗寒。

春天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例如流感、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甚至诱发高血压、中风、关节炎、消化不良等病症,再加上最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因此“春捂”是有好处也是有必要的。



如何“春捂”更健康呢?


01

“捂”对时间



由于我国盛行季风气候,每当冬春换季之时,由北方西伯利亚袭来的冷空气与从东南方吹来的暖湿空气往复交替,致使气温变化无常,故有“春季的天,孩儿的脸”之说。尤其是早晚与中午的温差较大,易形成“倒春寒”天气。



一般到阳历5月中旬,白昼气温超过15℃且较稳定时,这时穿得稍单薄些,就不至于感冒或染病。民间所谓“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等谚语,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02

“捂”对温度



判断捂与不捂的时机,要把握“8、15”原则。原则中的“8”是指,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就需要捂,不应减衣;“15”则是指,一般来说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不过,减衣还是以气温持续7天一14天没有大变化时为宜,就是说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方能完全适应。并且,女性在16℃以下最好不穿裙装。此外,冷空气来前24~48小时注意增加衣物,因为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温度变化密切相关。





03

“捂”对重点



《老老恒言》明确指出:“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就是说人体下部尤其是距离心脏较远的腿脚部位,其血液循环要比上体差,容易受到风寒侵袭后着凉感冒。故有“凉从脚上起”之说。因此,春季应特别注意保持腿脚的暖和,裤装、鞋袜不能穿得过于单薄,女人也不宜过早地穿裙子。

04

“捂”要有度



“春捂”要有度,“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而又不出汗为宜。我们要灵活掌握,日常工作生活可以多备件衣服:中午热了,脱下;早晚凉了,穿上。随着时间和气温来调整,别太教条。

总之,

“春捂秋冻”要有度,

冷暖自知要有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