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天以来 一场“战时”总动员在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 调度指挥中心打响 一群不能回家的人 守候着万千旅客的回家路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报名“参战”的694名调度员 从1月31日起完全与家人隔离 实行封闭管理 在北京局集团公司党校 参与后勤保障服务的 工作人员也共同封闭 筑牢一道坚固的防疫墙 ![]() 今天小编带你走进 铁路专属“集中隔离点” 感受这里的温情守护 一天之内人员全部到位 当实施封闭管理命令下达后,北京局集团公司党校所有教职员工停止休假,立即返岗,承担起隔离点管理保障工作。他们成立了疫情防控信息组、治安保卫组、后勤服务组、物资采购组、动员宣传组、协调联络组,一天之内人员全部到位,各司其责、互相配合,积极做好调度员封闭集中管理的各项工作。 ![]() 社保部和北京物资供应段连夜将84消毒液、消毒纸巾配送至党校,工会紧急调拨手套、口罩、测温枪、喷壶等防疫物资,疾控中心派医务人员进行专业指导。 ![]() 100多米长的严密围墙,将党校分为隔离区和服务区。客房部把所有房间的洗漱用品摆放到位,启用了崭新的棉被,新购了800多套洗脸盆、牙具、洗发水、洗衣液等生活物品。餐厅开启炉灶,消毒餐具,调节气压,调试设备,加紧联系食材供应,一切准备井然有序。 ![]() ![]() 每天1000多人次分批就餐 为便于调度员安全往返调度指挥中心,隔离点安排3辆大客车,从6时30分第一班车发出至20时不间断接送。 为确保零感染,隔离点采取单人单间远距离服务。宿舍服务人员、后厨工作人员、餐厅服务人员、卫生保洁人员、协调管理人员以及防疫站健康监测人员和班车司机等与调度员同隔离、同封闭、同防护、同监测。 ![]() 伙食团的师傅们凌晨4时进入后厨,一直要忙到晚上八九点。从准备食材、煎炒烹炸,到整理餐具、收拾摆台;从面食米饭、果蔬荤素,到保证菜品丰富多样,餐餐可口……每天要接待1000多人次分7批次就餐,确保调度员随时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 ![]() ![]() ![]() ![]() ![]() 隔离区每天定时定点消毒,所有工作人员全程佩戴口罩、手套。就餐人员进入餐厅要监测体温,座位实行“考场式”布置——一人一桌,拉大间距,朝向一致,不随意走动。 ![]() 为了让大家吃得舒心、住得舒适,大厨们还贴心地为过生日的调度员准备了小蛋糕、长寿面、荷包蛋等,让隔离点充满了家的“味道”。 ![]() 他们同样是最美“逆行者” 在集中封闭之初,正值春节假期,由于留守党校的后勤人员数量有限,教职员工不分教学还是管理,不分干部还是职工,纷纷响应号召主动请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党校参加集中封闭管理的教职员工最多时达61人,为确保防疫工作的绝对安全,保持职工精力体力,采取内部轮换上岗、人员只出不进的办法,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 在这个隔离点负责后勤保障的工作人员已经连续奋战了近50天,他们默默奉献、勇于担当,不曾说家中有年幼的孩子,本希望休假时能回家团聚;也不曾说家中还有病重的父母,本盼望春节期间能尽孝膝前……当初只是又一次坚定地背起行囊返回工作岗位。 ![]() 世上没有什么超级英雄 不过是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荧光汇聚成星河 他们同样是最美“逆行者” 也是这场战 “疫”中 最坚强的幕后力量 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师傅们可以早点回家看看 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 小编在评论区等着你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北京记者站 文图:李蓉 郭海声 佟艳洁 李东雨 赵子腾 编辑:孙晓远 实习编辑:李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