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张仲景的一个方剂散邪而不伤正

 旷世奇药 2020-03-31

黄芪桂枝五物汤,为温里剂,具有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的功效。本方出致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并治》,其条文说:“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该方共五味药,故称为五物汤。其组成为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两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风痹证,是因风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是伤在气分。主要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肿胀等。血痹则是外感风邪,血凝而成痹,属于伤血证,血伤则肿,是邪气凝于血分导致的。故《灵枢九针论》说:“邪入于阴,则为血痹”。张仲景对血痹的发生是这样论述的:“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疲劳,汗出,窝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也就是说平时不劳动的人,素食肥甘的人,肌肉虽然很丰富,但筋骨脆弱,腠理不固,因而抗御病邪的能力就弱,少微劳动,就容易疲劳乏困出汗,出汗后还躺在那里不时地扇风,肌肤被微风所侵,于是就得了血痹证。

血痹应与血瘀相分别,血瘀是瘀血窜走,虽然也有疼痛的症状,但一般是刺痛,脉象也不见浮脉。此血痹证为人体营卫气血虚弱,不能滋荣肌肤,风邪乘虚侵袭血脉,痹阻经气脉络,血行涩滞,运行不畅,以此而变生身体血痹证。营卫虚弱,腠理疏松,肌肤既不得气血所养,又被风邪所侵袭,故身体疼痛,肌肤麻木不仁;其治疗宜益气和营,温经通痹,以使气血充盈,营卫调和,则病可向愈。

方中黄芪为君,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驱邪外出,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以疏风解肌,并防止风邪更进一步侵入;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两药为臣。生姜辛温,疏散风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枣甘温,养血益脾,以资黄芪、芍药之功;与生姜为伍,又能和营卫,调诸药,以为佐使。

本方剂是桂枝汤去甘草而加黄芪组成,神农本草经认为甘味能补虚,能缓,能和,甘草味甘,能缓和药性。而黄芪桂枝五物汤,主要是以攻邪祛邪为主,邪去则正安。甘草的甘缓之性反而限制黄芪桂枝等祛风解肌的药力。《金匮要略论注》说:“此由全体风湿血相搏,痹其阳气,使之不仁。故以桂枝壮气行阳,芍药和阴,姜、枣以和上焦荣卫,协力驱风,则病原拔,而所入微邪亦为强弩之末矣。此即桂枝汤去草加芪也,立法之意,重在引阳,故嫌甘草之缓小。若黄芪之强有力耳”。

本方主治血痹,临床应用以局部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为其辨证要点。具有固表而不留邪,散邪而不伤正,邪正兼顾的特性。凡证属气虚血滞,营卫不和者,皆可选用。血痹病舌质紫暗,脉沉细涩者,可加当归、川芎、红花、鸡血藤。治疗产后身痛可重用黄芪、桂枝,下肢痛加独活、牛膝、木瓜,上肢痛加防风、秦艽、羌活,腰疼重加杜仲、川断、狗脊、肉桂等。本方以气虚为主,若血虚比较重者,应当随证加补血药。现代医学常用于治疗漏肩风,坐骨神经痛,末梢神经炎,颈椎病,不安腿综合征,消化性溃疡;又用于治疗原发性脑萎缩,周围性麻痹,截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复发性感冒,功能性低热等病症。但湿热证,阴虚证,要慎用本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