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传》作者谈新冠病毒在人体内的行为,这3点或影响防控策略

 医学abeycd 2020-03-31
全球抗“疫”的当下,“追踪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过程至关重要,但在单个个体中评估病毒引起疾病的过程同样重要。


《纽约客》最新文章中,有“新闻界诺奖”之称的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众病之王:癌症传》作者,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悉达多·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博士在这一视角下探讨了抗疫策略。

悉达多·穆克吉博士(图片来源:哥伦比亚大学官网)

关于病毒在人体内的行为,他提出了值得注意的三大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会影响隔离、治疗和患者管理等防控策略。

首先,病毒暴露量与感染风险的关联,如何量化?这可能有助于我们更好保护一线医护人员,尤其是缺乏个人防护设备的情况下,也许可以追踪并限制累积暴露量,比如避免某个医护反复接触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患者。

其次,暴露于更高的病毒载量,是否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程度?这一点又会影响患者诊疗。如果我们能够在发病前就识别出暴露于大量病毒的个体(比如和多个患病家庭成员共同居住、密切接触),可能有助于预判潜在重症患者,并更好地分配医疗资源,更快、更早救治这部分患者。

第三,量化测量患者体内病毒载量的变化,及其对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传染性的影响。定量测量并不昂贵,且容易获得,结果可能有助于指导诊疗和患者管理。量化的病毒载量也适用于在临床试验中比较药物结果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

悉达多·穆克吉博士从对病毒载量与疾病的基本认识开始,基于既往和现有的证据,逐一探讨了上述三个问题。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研究人员学会了在艾滋病患者中检测到病毒载量,人们开始在感染性疾病中将病毒载量与发病、病程和传染性关联起来。在艾滋病和其他一些病毒中,人们观察到,在个体感染后,病毒通常会复制并达到峰值,此时患者往往很快会发病;而在峰值过后病毒载量的稳定水平——称为“定点”(set point)则反映了病毒与人类宿主的动态平衡,可能对疾病更有预测价值,定点值高,患者疾病进展更快,反之则病情发展缓慢。

从免疫学角度而言,如果人免疫系统能够以一定的效率抵抗病毒复制,定点值将更低。那么,较低的初始病毒暴露量,是否也会带来较低的病毒载量定点值?定点值低,免疫系统的“胜算”更大,相反,如果一开始就暴露于高剂量的病毒,免疫系统可能将敌不过高速复制的病原体。

图片来源:Pixabay

然而,在感染性疾病中,很难确定初始暴露的病毒剂量,当患者发病时,感染的关键时刻已经成为“过去式”。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和华盛顿大学的合作团队进行了一项巧妙研究。在非洲乌干达,研究人员连续一年收集了当地女性的口腔拭子,并测量其中的HHV-6病毒载量。这种病毒通常会通过口腔分泌物传播给新生儿,引起发烧和红疹。通过对新生儿感染情况的追踪,研究团队的数据证实,HHV-6在病毒传播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换言之,脱落的病毒数量越多,感染他人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还有另一个因素会影响疾病传播结果:感染后的宿主免疫反应。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在病毒攻击和免疫系统防御的对抗中,暴露于更高的病毒载量是否一定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随着对疾病认识的加深,我们知道通常感染新冠病毒的老年人预后更差,然而,在一些新闻报道中,中青年COVID-19患者病情严重,这是否和他们最初接触的病毒量有关?

针对其他病毒的研究也许有所启发。流感动物模型显示,被给予更高剂量的某些流感病毒的小鼠,病情更为严重,但这种相关性在不同流感病毒中的差异很大。有限的证据提示,冠状病毒的模式可能与流感相似。2004年,来自香港团队的一项研究显示,SARS患者鼻咽拭子的早期病毒载量越高,病情越严重。对刚果出血热的研究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在麻疹研究中,病毒暴露强度与后续病情强烈有关,但需要注意麻疹和新冠病毒是两种非常不同的病毒。

哈佛大学病毒学家和免疫学家Dan Barouch博士的团队正在研究抗新冠病毒疫苗,目前仍在猕猴实验中观察,接种新冠病毒初始剂量与随后肺分泌物中病毒载量的关联如何。Dan Barouch博士分享表示,“通常,大量病毒会通过强烈的炎症反应而引起更严重的疾病,但这还只是猜测。”

图片来源:Pixabay

而对于第三个问题,量化患者体内病毒载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则还需要更多定量研究。

德国医学病毒学研究所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无症状和有症状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口腔拭子中的病毒载量没有显著差异,但这不排除受到样本采集方式的影响。

HHV-6研究的共同作者,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临床病毒学家Joshua Schiffer博士表示,对多种呼吸道病毒的研究中,通过更严格的鼻拭子方法得到的一致、可靠的病毒载量数据显示,病毒载量通常可以很好地反应疾病症状和进展。

而近期发表于《柳叶刀-传染病学》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南昌大学和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相较于轻症患者,COVID-19重症患者鼻咽拭子中的病毒载量平均高60倍。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


悉达多·穆克吉博士在文章最后指出,在临床肿瘤学中,“量化”很常见,比如评估肿瘤大小、转移的数量,以此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在COVID-19流行中,关注病毒载量相关的量化指标,进行风险分层评估,或许有助于更有效地分配宝贵的医疗资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