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悟空为什么要推倒人参果树,他火眼金睛看出了什么?答案很心酸

 静者为王的江湖 2022-12-08 发布于河北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聚齐后的第一难,便是观音,文殊,普贤和骊山老母变成母女,对师徒四人进行试探。

这一难,考验的是师徒四人对女色,其实就是代表着尘俗的态度。除猪八戒外,其他三人全部过关,于是紧跟着便是万寿山五庄观的考验!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五庄观这一难,是已设定好的九九八十一难中的一难。对于这一点,无论如来佛还是镇元大仙都应该知道的。那么为何要设定这一劫难呢?只因万寿山五庄观,跟孙悟空和唐僧,都存在着前缘关系。

如唐僧,他在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眼里,就是个呆和尚罢了。但在镇元大仙眼中,却是金蝉子,曾经的如来佛弟子,也是他的好友,这不是前缘是啥?

那么孙悟空在这里,存在着怎样的前缘呢?笔者只能说,比唐僧的还复杂,还要难以割舍!

皆知,孙悟空是天产石猴,后来在花果山内他发现了水帘洞,并带着群猴从此以水帘洞为家。

而在水帘洞的两侧,便有一副对联: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在进入水帘洞后,孙悟空还发现了大量的石桌,石椅等,这些都不是天成,而是人(神)造的。

说完花果山水帘洞,咱再看万寿山五庄观。在五庄观的门前也贴着一副对联:万寿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跟水帘洞前的那副对联一对比,仅仅改了两个字,“花果山”变成了“万寿山”,余下的是一模一样!

孙悟空不是唐僧,把转世投胎当成游戏,以至于转世了十次。孙悟空自出生后就从没死去,无论是大闹天宫,还是八卦炉里被烧烤,他都保存着自出生后的一切记忆。尤其是对花果山水帘洞的一草一木,更是熟悉异常。

如今,当他突然来到万寿山五庄观,一抬头瞅见这幅对联,孙悟空会怎么想?是不是会依稀想起了自己的家呢?绝对会!由此,万寿山五庄观就跟花果山水帘洞,有了天然联系,故而笔者说这是前缘!

这是孙悟空对五庄观的第一认识,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家,自然他对这里就会有非同寻常的兴趣。果然,随后孙悟空就顺着人参果这条线索,发现了人参果树!

那么花果山上有没有类似的果树呢?《西游记》中没有明确说,但却说了一句: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虽有果树,但过于牵强,咱舍弃。

如今只好从人参果树的由来入手了,观音菩萨说过:“他那人参果树,乃天开地辟的灵根!”

巧了,孙悟空却正是“灵根育孕源流出”,这句是出自《西游记》第一回的题目,也就是说,孙悟空正是灵根孕育而出的石猴!

这说明了孙悟空跟人参果树,都是灵根孕育而出的。只不过一个归于花果山,一个来到了五庄观。一个变成了活蹦乱跳的石猴,一个是初具人形果实——但都不是人!

如今我们再联系水帘洞两侧和五庄观门前,那两幅相似度极高的对联,水帘洞内那些石桌、石椅等,显然花果山水帘洞,最初必是镇元大仙修炼的地方。

而这棵人参果树,也必是镇元大仙在修炼成功后,自花果山移植到了现在居住的五庄观内。

孙悟空火眼金睛,正是因看出或悟到了这棵树本属于花果山,是花果山的灵气所聚,故而一怒之下推倒。

所谓前缘后果,五庄观之劫难,说明了孙悟空对前缘的难以忘怀。即,他根本就不想跟着唐僧去西天取经,依然想回到那个让他梦回牵绕的花果山水帘洞。这个答案很心酸,故而五庄观的考验,孙悟空并没有通过!

因为,孙悟空依然无法忘怀过去,对前缘的种种无法割舍和放下,还活在前缘的世界中,未能面对现实,所以紧跟着下一劫难便是,唐僧师徒四人遇到了白骨精,孙悟空被唐僧驱逐了。

正所谓:放下即自在。这句话说得不但有哲理,且还是满满的禅意,但这种境界又有几人能达到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