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长寒假每日提升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0-04-01

最长寒假每日提升练

一、基础知识(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的文字系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使用至今,如果从西汉人破解西周青铜铭文算起,从事古文字研究的学者________,直至今天,(    )。这门研究也从“冷门”逐渐成为“热门”。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考古发现的黄金时期,马王堆汉墓、银雀山汉墓、侯马盟书等考古发现________,层出不穷,令海内外学术界为之轰动,国家文物局一次次组织包括古文字学专家在内的团队进行整理研究,古文字学这门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学科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当时古文字研究的状况堪忧,专业队伍________。40岁以上的专业人员数量不多,30岁左右的专业人员更是________。工具书奇缺,知识库不足,这与考古所涌现出的大量古文字资料形成了强烈落差。为了我国古文字学科的发展,也为了加强学术交流和队伍建设,业界成立了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古文字研究已经彻底扭转了研究会成立时期较为困窘的状况。新资料的不断出土、新技术的吸收行使、年轻学者的不断培养,都不断推动着中国古文字学的发展,使古文字研究会保持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依然在这一领域有无数人精耕细作

B.无数人依然在这一领域精耕细作

C.这一领域依然有无数人在精耕细作

D.无数人在这一领域依然精耕细作

[解析] 根据主语前后一致原则,前文主语是“学者”,这里以“无数人”开头与前文衔接更恰当,排除A、C两项。根据文意,“依然”修饰“在这一领域”,更能突出“无数人”仍然在这一领域努力,排除D项。选B。

[答案] B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前赴后继 惊天动地 供不应求 凤毛麟角

B.前仆后继 石破天惊 供不应求 寥寥无几

C.前赴后继 石破天惊 青黄不接 凤毛麟角

D.前仆后继 惊天动地 青黄不接 寥寥无几

[解析]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此处用“前赴后继”更合适。石破天惊: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使人震惊,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惊天动地:①形容声音特别响亮。②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此处是说我国考古发现新奇惊人,用“石破天惊”更合适。青黄不接:指庄稼还没有成熟,陈粮已经吃完,比喻人力或物力等暂时缺乏,接续不上。供不应求:供应的东西不能满足需求。根据语境,用“青黄不接”更合适。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寥寥无几:非常稀少,没有几个。形容数量极少。此处不仅指人才少,还有可贵的意思,用“凤毛麟角”更合适。

[答案] C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新资料的不断出土、新技术的吸收应用、年轻学者的不断培养,都使古文字研究会保持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不断推动着中国古文字学的发展。

B.新资料的不断出土、新技术的吸收应用、年轻学者的不断培养,都不断推动着中国古文字学的发展,使古文字研究会保持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C.新资料的不断出土、新技术的吸收行使、不断培养的年轻学者,都使古文字研究会保持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不断推动着中国古文字学的发展。

D.不断出土的新资料、吸收应用的新技术、不断培养的年轻学者,都不断推动着中国古文字学的发展,使古文字研究会保持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解析] 该句有两处错误:一是搭配不当,“新技术”与“行使”不搭配,“行使”可改为“应用”;二是语序不当,应是“使古文字研究会……与活力”在前,“不断推动着中国古文字学的发展”在后。据此选A。

[答案] A

二、名句默写(6分)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人生各有乐趣,而他只爱修身养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写了苏轼与友人乘舟举杯共饮的场景。

[解析] 易错字:(1)畔;(3)匏,樽。

[答案]  (1)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2)民生各有所乐兮 余独好修以为常 (3)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三、语言运用(11分)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但是,农业知识的表达十分复杂,行业内的“缄默知识”、经验方法等转化为数字表达十分困难。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区域、这个品种适合的农业数据,在另一个区域、另一个品种未必适合,这些都导致智慧农业的业务门槛相对较高。智慧农业早期投入大,回收期长,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科技巨头、上市公司更注重长期效益,这些公司将努力克服困难,发展智慧农业。中国农业未来市场规模巨大,会吸引更多的资源向智慧农业聚集。我们有理由相信,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①后的句子可以判断,①处所填句子的主体是“农业数据”,内容为“农业数据具有个性,不具有普遍性”等意思;②处,从其前的“投入大,回收期长”和其后的“长期效益”可以确定,此处应填写“短期内效益不显著”之类的内容;③处所填写的内容是对“智慧农业”前景的预测,结合本段首句“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以及“中国农业未来市场规模巨大,会吸引更多的资源向智慧农业聚集”可知,智慧农业发展前景是好的,是可以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的。

[答案] 示例:①农业数据个性化程度比较高 ②不易看到短期效益(或“短期内难以看到经济效益”) ③智慧农业发展前景良好(或“智慧农业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6.阅读下面的文字,给“传承人”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5分)

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的传承人“释义”研讨会上,针对老一辈非遗代表性“自然传人”逐渐逝去,而新一代传承人不断个体化、职业化、市场化的趋势,冯骥才呼吁学界勇于承担,重新思考传承人的概念,帮助政府科学地保护文化的传承。

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传承人的“释义”展开探讨。冯骥才表示,传承人是民间文化的主体,在时代转型时,传承人对非遗的承上启下承担了重要责任。目前我国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就已超过3000人。他呼吁,学界要从科学的立场检验文化的现状,重新思考什么是传承人,因为传承人直接参与非遗的传承、沿袭,民间文化的保护主要还是依靠传承人,所以要思考传承人的价值、功能、认定标准和管理方式,不断提出科学的主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共有两段文字,第一段写冯骥才呼吁学界要重新思考传承人的概念,第二段写冯骥才对传承人的阐释。首先由题干“给‘传承人’下定义”可以确定答题区间应在第二段,第一段为次要信息,可以舍去。然后着重分析第二段。第二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话讲专家就传承人的“释义”展开讨论;第二句讲冯骥才指出传承人的主体性和责任;第三句指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人数;第四句指出传承人的作用。其中第一句和第三句为次要信息,可以舍去。其余两句为主要信息,可以从中筛选出关键句:“传承人是民间文化的主体”“承担了重要责任”“传承人直接参与非遗的传承、沿袭”“民间文化的保护主要还是依靠传承人”。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 传承人是在时代转型时对非遗承担了承上启下重要责任的直接参与非遗传承、沿袭和保护的民间文化的主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