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气丸《中医治法与方剂》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20-04-01

都气丸(《医宗已任编》)

【组成】生地黄240g 山萸肉120g 干山药120g 泽泻90g 牡丹皮90g 白茯苓90g 五味子90g

【用法】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次6~9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若作汤剂,用原方剂量十分之一。

【主治】真阴亏损,肾不纳气,气喘,或面赤呃逆。

【证析】气喘是本方主证,是因肾阴亏损、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所致。面赤、呃逆亦为阴虚阳浮之象。主证以外当兼舌红少苔、尺脉虚大才是阴虚确据。

【病机】肾阴亏损,摄纳无权。

【治法】补肾滋阴,纳气归元法。

【方义】此方用生地黄、山药补肾阴之不足,牡丹皮泻相火之有余,三药补虚泻热,调理阴阳,令其阴平阳秘。阴虚而呈肾气不纳,又当纳气归根,故用固精敛气之山茱萸、五味子摄纳肾气;并用淡渗降泄之茯苓、泽泻通调三焦,使气机升降之路畅通,利于肺气下降,肾气归根。七药共用,能呈补肾纳气之效。五味子也有敛降肺气之功,使肺气下行,肾气摄纳,则气喘可平。

【应用】此方亦治阴虚呃逆,但应加入白芍、甘草柔肝缓急,疗效始著。亦治阴虚阳亢的遗精。相火旺盛者加知母、黄柏以泻火坚阴,加龙骨、牡蛎以固涩潜阳。与生脉散合用则治久病失音。

【歌括】

《医宗己任》都气丸,茱薯苓泽地味丹,

肾不纳气呈气喘,补肾纳气庶可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