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堂探址】天主教上海教区 大金家巷无原罪始胎圣母堂

 万宝全书 2020-04-01

大金家巷无原罪始胎圣母堂

浦东芳甸路上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商业广场——证大大拇指广场,当年以其现代自由主义的建筑设计风格、开放简洁的建筑立面、移步换景的购物空间,形成了一种形式独特的消费休闲场所。然而就在它的背后,还矗立着一座别具风格的教会建筑。她就是有“浦东第一堂”之称的大金家巷无原罪始胎圣母堂。

地处大拇指广场后的大金家巷新堂

早在浦东沿江地带城市化以前,如今的大拇指广场所在的联洋社区周边大片区域都属于川沙县洋泾乡地界。大金家巷早年隶属于洋泾乡西漕村,位于村境南部(现进才中学大门正南方400米处,即今公安浦东分局所在地)。《洋泾乡志》记载了一则传说写道:明初有江苏彭城籍的金姓船户卖菱至此,一次停船做饭洗碗时不慎将碗跌落河中,遍寻不着。按旧俗,失碗之处,当为可谋生、繁衍之地,于是举家在此搭屋定居下来。金姓船户生有七子,分居于河(后定名金家巷河)两岸,世代相传,成为当地大族,其地遂称大金家巷。

1996年大金家巷周边地图

浦东是天主教信徒众多、圣堂密集的地区之一。教会在浦东的传播和发展,有着漫长的历程。史料记载,1607年(明万历三十五年),意大利籍耶稣会传教士郭居静(Lfizaro Catfino)经徐光启陪同来沪定居后,即与徐家田产经管人张姓教徒在浦东的佃户中传教,当时约有数十人领洗入教。张姓子孙还在其聚居地造楼居住,形成了著名的张家楼教友村。此后200余年间,入教者渐多,川沙县境内先后建起了大金家巷、张家楼等7座圣堂。

位于大金家巷的无原罪始胎圣母堂,始建于1628年(崇祯元年)。当地金姓教友最初捐款在巷西建一小堂,后迁往巷东。该堂不仅是洋泾地区最早建立的天主堂,更是浦东地区的第一座天主堂,至今已有390多年的历史。因建堂资金由金姓教友捐赠,圣堂又处在大金家巷,广大教友及周围群众都习惯地称其为“金家巷天主堂”。

大金家巷老堂外景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当时的南京教区署理主教罗伯济(Louis de Bési)的主教府就设在大金家巷,重返江南的首批耶稣会传教士也住宿在该堂。史式徽《江南传教史》中记载:1842年7月初,南格禄(Claude Gotteland)和艾方济(François Estève)两位神父乘坐英国机帆船“安娜”号抵达吴淞口附近江面,并在7月12日,由几名本地教友驾驶的一条小船接送到了浦东金家巷教堂。1847年,罗伯济主教的继承者赵方济(F.Xavier Maresca)也在该堂被祝圣为主教。随着教会事业的发展,1855年时金家巷及其附近会口合计有教友2000多名,由一位圣家会的中国神父张玛窦管理。至1872年(同治十一年),重新建成一座可容纳七八百人的新圣堂,以满足日益增长教友的实际需求。1922年,圣堂又经扩建整修,使堂貌颇为壮观。

大金家巷老堂弥撒间内景

1932年张家楼总铎区建立后,大金家巷天主堂为其下辖本堂区之一,并成为本堂神父座堂,当时大金家巷堂下设唐家弄、严家桥、界沟湾3个会口。可惜的是,这座壮丽的圣堂在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毁于日军炮火。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再次筹建新堂,并于1949年落成可容千人的哥特式圣堂建筑一座。但开堂不到一个月,又毁于国共内战。1949年后遂再次重修。此后直至60年代前,圣堂每个主日和四大瞻礼均有宗教礼仪。“文革”中,教堂被移作他用,宗教活动停止。1984年起落实宗教政策后圣堂重归教区,经修缮后于1987年12月8日无原罪始胎圣母瞻礼(本堂瞻礼)恢复宗教活动。

大金家巷新堂铭牌和门牌号

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深入,市政建设的进程日益加快。2001年3月30日,大金家巷老堂因所在地被征用而拆迁(原地后建成浦东公安分局),2002年10月28日在环境优美的联洋社区商业配套设施——大拇指广场东侧现址处奠基,经过近2年的建设,一座崭新的、别具风格的圣堂在紫槐路80号落成。2004年6月25日下午,教区为新堂举行了祝圣礼仪,为这个古老会口翻开了新的一页。

大金家巷新堂外部前后

新建的大金家巷无原罪始胎圣母堂采用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分三个部分,主建筑为圣堂,堂门朝西,平面呈圆形,直径为33米,一尊重2500多公斤的无原罪始胎圣母铜像高高竖立在堂顶中央。其二为钟楼,在圣堂的东北方独立设置,平面呈三角形,钟楼上安置有一只重达270公斤的铜钟,系由大金家巷堂教友所献。其三为神父楼,设置有神职人员住房、办公室、餐厅及多功能厅等。整个堂区建筑具有强烈的几何感。

大金家巷新堂钟楼

大金家巷圣堂史上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朝鲜半岛首位天主教司铎、被韩国信友视作在韩传布天主教的始祖、朝鲜历史上第一位殉道的神父——圣金大建(安德肋)。相传出生于朝鲜王朝末年一个位于忠清道天主教家庭的金大建,在其15岁领洗后,与当地的崔良业等一行人前往澳门修读神学。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8月17日,金大建在大金家巷圣堂晋铎,这是自他年少离乡背井8年零8个月后,最终实现的愿望。8月24日,他在松江泗泾的横塘圣母领报堂奉献了首祭弥撒后,返回朝鲜传教。但当时朝鲜正值丰壤赵氏的势道政治时期,对天主教的迫害尤为严重。1846年,金大建返回朝鲜不久后就被捕了。这一年的9月16日,他在汉江切头山被枭首示众,年仅25岁就为主殉道。

圣金大建像

1857年9月23日,金大建被教廷列为可敬者。1925年7月5日,被列为真福品。1949年11月,在韩国被尊为“韩国圣职者大主保”。1984年5月6日,韩国立教200周年纪念,时值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访问韩国之际,正式将金大建封为圣品。在如今上海教区的大金家巷无原罪始胎圣母堂和横塘圣母领报堂内,常常可以见到韩国信友们朝圣、寻根访问的身影。在2004年新建的大金家巷圣堂内还专门设计了一间金大建纪念堂,并在纪念堂的祭台上方安放了金大建的塑像,祭台中还有他的部分骨骸作为圣髑。在沪的韩籍教友也大多热衷于在大金家巷参与弥撒感恩祭。

大金家巷老堂

另外,1911年春,由天主教传教士宗达尼筹款在大金家巷堂区创办了大金家巷小学。起初,该校尚属改良私塾性质,后办成学堂,并取名私立慈光小学。至抗日战争时期,学校仍在勉强维持。抗战胜利后,得到地方热心人士的资助,并成立了校董会。据1948年统计,当时学校占地3.5亩,有教室3间、办公室1间,另有阅览室、宿舍、食堂各1间。共开设4个班,分6个年级,有学生157名,教师8人。1949年后学校仍维持运作。到1952年时有4个班,学生116名,教师7人。1953年起收归公立,改名上海市立大金家巷小学。1969年1月,大金家巷小学与洋泾农业中学合并,改称洋泾五七学校,时有小学7个班,中学8个班,学生500多名,另有幼儿班2班,共有教职工36人。1978年后,初中部撒销,学生转往附近的严桥、泾南两所中学继续上课,同时恢复使用大金家巷小学旧名。1982年统计当时学校共设有小学6班,学生321名;幼儿园2班,幼儿76名;教职员22人。1992年8月,学校由西漕村迁至西华村诸王塘100号。川沙县、洋泾乡两级政府拨款重建校舍,其中洋泾乡拨款105万元。新址占地3863平方米,建筑面积1646.5平方米。就1995年时的资料来看,当时有小学6班,学生244名;幼儿2班,73名;教职工20人。大金家巷小学历来重视在学生中开展小足球和中国象棋两项活动,曾在1979年获川沙县红领巾杯小足球赛冠军,学校象棋队也多次获得浦东新区校际比赛团体奖项。

参考资料

[1][法]史式徽著,天主教上海教区史料译写组译:《江南传教史》:第一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6

[2]钦洋镇人民政府编:《洋泾乡志》,内部印行,1999.12

[3]上海市川沙县县志编修委员会编:《川沙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1

[4]唐国良主编,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浦东新区地方志办公室、浦东新区地名管理办公室编:《浦东老地名》,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

[5]上海宗教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宗教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1

[6]网络资料

撰文·编辑·摄影

张渊源

审校

徐曾祯

本篇已在

天主教上海教区

《圣爱》

2019年

第12期

刊载,敬请留意

来源:“上海门牌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