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大一院63岁女教授请缨武汉“疫”线 “能够被患者需要,我挺有满足感”

 尚振奇 2020-04-01
/开栏语/
 浑身湿透的防护服,满是雾气的护目罩、掩盖住勒痕的医用口罩……没有神的光环,你我生来平凡,但在这一刻都勇敢无惧,舍命而来。

  吉林省先后派出13批1209人逆行武汉,精锐尽出。一直向前的逆行者一次次和死神搏斗。懂业务的副院长,资深的教授,最优秀的护士长……大医精诚,他们以行动诠释医者大爱,让白求恩精神在武汉闪耀!

“我是一名医生,那个地方需要医生,没想那么多特别宏伟的事……” 


 郑杨,63岁,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教授,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第五批支援武汉医疗队成员。

 2月7日,长春龙嘉机场,作为这批出征的130名医护人员中最为年长的老专家,郑杨受到了前来送行的领导们特别“关照”,一张定格在登机前的合影在飞机起飞后,很快出现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官微,很多同行、很多患者或患者家属都为这位心怀大爱的医者留言点赞。

忙工作,生活常态


“年龄在平时也没有影响我正常的医疗工作,去武汉,只是换地方工作。”

说起主动请缨,郑杨坦言自己其实什么也没有考虑,她说,“那时,我给医务部的魏主任发了一个信息,问是不是在组织医疗队?魏主任说是,我问他可不可以我和医疗队一起去武汉工作,其实当初的想法很简单。”武汉疫情最严重,很多人觉得郑杨年龄大了,不免会担心。


“我平时在科里的工作量就比较大,因为我一直工作在一线,年龄在平时也没有影响我正常的医疗工作,所以我就没想这个事。”

“因为我这些年就是这样一个工作状态,所以去武汉也不需要和家人商量,我的爱人和女儿都在北京工作,出发前我发信息告诉他们要去武汉的事。女儿和女婿也是医生,他们也习惯了我这种工作状态,去武汉只是换了地方工作,所以大家都没觉得这是一件特别的事。”

武汉,郑杨并不陌生,平时出差多次去过。每年医学会议,郑杨都要去很多地方,但她对每一个城市都不熟,就像武汉这座城市她常来,但她对这座城市的变化没有太大的感觉。

进驻重症收治一线


“面对这病,大家都在不断探索,更多是责任上的压力。”

郑杨更关注的是疫情中疾病的状况,特别是涉及到很多老年人的高发。“老年人的病死率高,常常有基础的心脏血管疾病,新冠肺炎也有急性的心脏损伤,医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职业,所以这些情况也是我一直在不断关注的事。”

同济医院中法院区收治的都是重症患者,面对急危重症的压力,郑杨说,”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常态。因为心血管疾病很多都是急危重症,要比这个来得急,来得重,而这种压力对我来说不是来自疾病的压力,可能更多是一种责任上的压力。这个疾病不像心血管疾病,我可以掌握得游刃有余,面对这个疾病,大家都在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地摸索治疗过程。”

还记得当时到达武汉,入住时已经是次日凌晨,队员们开始整理内务,天亮起床后就开始进行防护培训。

很多人可能会想,心血管医生在对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其实,心血管疾病是急危重症比较集中高发的一个症候群,常常也涉及到多脏器的损害,比如肺淤血、肺水肿和肺部感染以及对肝脏和肾脏的影响。新冠肺炎的高发人群和危重症人群常常都是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特别是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我们院区入住的患者有两大特点,第一是高龄的多,70岁以上占三分之二;第二个是有基础疾病的占半数以上。我们这个团队的医生都是来自各个学科的重症团队。神经科的ICU、心内科的CCU、急诊的EICU、胸外科的重症医生……在这里,无论那一科的重症疾病,都相当于有一个专家在。”

“我们每天晚上都有一个例会,这个例会相当于我们的多学科会诊。我们刚开始对每个病人情况都进行梳理,每个病人的原发疾病有什么,现在的情况什么样。对病房里病人实时的病情,我们还有远程连线的视频语音系统,因为这不是我们掌握的游刃有余的疾病,大家时时刻刻都在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处在一个团队整体治疗的情况下。”

一个多月63个重患者出院


“每天穿着隔离服6个小时,对我来说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

“穿着防护服确实比较憋闷,但是对于我来说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困难。”也许在别人看来,63岁的年纪,穿着隔离服6小时奋战在临床一线,要克服诸多生理困难。“我平时在自己医院导管室做手术也是一台一台地上,也经常是每天持续数个小时。下午三四点进导管室,到半夜十一二点到凌晨一两点也是常事,过程中也需要穿着手术服、戴着口罩和帽子。”

“一个多月以来,开展重症救治工作最明显的变化是重症转轻成为一种常态。在我们工作三周以后重症转轻基本就是一种常态了,重症患者变成普通型患者,普通型患者数量在逐渐降低,现在绝大部分普通型患者都已经出院了。前面我们接了51个患者,后面有了12个从方舱转来的患者,经过治疗,这63个患者都顺利出院了。”

抗疫集体温暖如家


“不光是我没想那么多,所有人其实在报名伊始可能都没有想那么多。”

在武汉一线开展救治,除了紧张忙碌,也有不少让大家感到温暖和感动的事。来到这里,大家也是一个集体,在特殊的地点、特殊的时期也应该有一些特殊的文化。“我们整个医疗队记住每个人的生日,刚开始弄个生日蛋糕和鲜花都很难,但是大家愿意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一种爱的文化,传递一种温暖。”

至于感动的事儿就太多太多了,从医生到护士,特别是那些小护士。“我们重症病人特别重,她们是’贴近式’护理,在重症的病房里,这些从事重症护理的年轻护士就是护士群体当中最累的,她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还面临着离着那么近的感染风险,所以我觉得这群年轻的小护士是最应该讴歌的群体。”

支援武汉,每个人都要克服一定的家庭困难来做这件事。“当初大家选择的时候满腔热血,考虑自己的事少一些,考虑国家需要的事多一些,所以大家来之前都是毅然决然的,没有考虑那么多,不光是我没想那么多,所有人其实在报名伊始可能都没有想那么多。”

十一个百人患者群暖心相伴


“我觉得能够被患者需要,其实我挺有满足感的。”

从事医务工作30多年,有很多人问过郑杨为什么从事医生这个职业?“因为我是知青,当年我从农村回来就到长春卫校念了一年多书,接着就考医大,也没想那么多。现在,我觉得能够被患者需要,其实我挺有满足感的。我到武汉来,关心我最多的就是我的那些患者群,现在有11个患者群,每个群里有100多个患者,这些患者群发生了很多非常温暖的事。”

到武汉后,郑杨也会经常和家人连线报个平安。“女儿在北京阜外医院出急诊,工作也比较紧张,我也挺惦念她。在长春家里,我还有一个90多岁的老父亲,我弟弟妹妹在照顾他,我也会经常问家里的情况。”

“现在疫情明显缓解,来武汉这么多天了,我们会站好一线的这一班岗,让患者看到更多的希望。”郑杨说。
身边人说:
严师令吾辈敬佩
 “老师比较严谨,对我们学科发展也有突出贡献,在她担任心内科科主任期间,我们科室经历了’飞速’发展。老师对学生也非常好,对我们的照顾细致入微,她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给出学业方面的指导,这一点我也很受益。这次,得知老师要去武汉,开始我们很多人都为她担心,毕竟60多岁的人了,是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专家,但老师还是主动请缨,义不容辞地出发了,这种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令吾辈敬佩。”

  ——郑杨教授的学生、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张志国

城市晚报记者 刘暄  报道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供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