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能医学专业分享|女性荷尔蒙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上)

 中国生命营养 2020-04-01

阅读信息📕

难度:★★  类型:各论  字数:3,392

编者按:


三月八日“女神节”即将来临,今年处于疫情中的节日对女性朋友来说别有一番意义。“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已经成为今年春天的流行语,我们将分上下两期,和朋友们一起认识一下女性荷尔蒙与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如何平衡女性荷尔蒙,打造健康的免疫力。

认识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功能: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护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功能。

  • 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正常时抗感染免疫,过强会产生超敏反应,过弱则产生免疫缺陷(后两种情况均属异常反应)。

  • 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血细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对自身成份保持免疫耐受;异常时:发生生理功能紊乱、自身免疫病等。

  • 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和病毒干扰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作用。如果丧失,则机体突变细胞失控,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出现病毒持续感染。

免疫的两个基础系统:分别是先天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两个系统相互补充,对不计其数的日常威胁做出应答。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应答的速度和特异性,主要区别见表1。

表1 先天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和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先天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适应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概念

是机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是机体在生活过程中接触病原微生物及抗原异物后产生的免疫力

形成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

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

对象

对所有的病原体起作用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特点

出现快,作用范围大,无特异性,作用弱,时间短

出现慢,作用范围小,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

结构

基础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作用

出现早,作用快,强度弱,相对稳定,不因接触某一抗原次数的多少而有所改变

出现较慢,作用强度大,同一抗原再次作用时可产生明显的免疫反应

联系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负担着机体的防御功能

适应性免疫分两类: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它们之间的区别见表2 。

表2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的区别

免疫类型

比较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概念

抗原被体液中的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

抗原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的过程

作用对象

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作用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①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②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作用

感应阶段

是抗原处理、呈递的识别阶段。

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的参与

有吞噬细胞、T细胞的参与

效应阶段

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可直接识别再次入侵的抗原

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记忆T细胞可直接识别再次入侵的抗原

反应阶段

浆细胞分泌抗体而发挥其免疫效应

效应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从而发挥其免疫效应

关系

作用独特,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如进入人体内的是细菌类毒素,需要有特异的抗毒素与它结合,才能使其丧失毒性,因此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结核杆菌等胞内寄生菌,需要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才能将病菌消灭;而在病毒感染中,则往往是先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散播,再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来予以彻底消灭。

免疫细胞通过受体接受荷尔蒙的调控:目前研究已在免疫细胞膜上或胞内发现众多荷尔蒙受体,其中包括几种类固醇激素的受体,如:糖皮质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盐皮质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视黄酸受体及维生素D受体等。

功能医学指导下荷尔蒙评估及对免疫的影响:

  1. 生长激素(GH):GH是一种垂体前叶激素,几乎对所有的免疫细胞都具有促进分化和加强功能的作用。GH的分泌在青春期达到高峰,而后逐渐降低,与胸腺发育的年龄变化相平行,能增加胸腺激素和抗体的合成;能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

    功能医学评估:病史+症状+IGF-1水平/或GH激发试验

  2. 皮质醇:在内分泌系统所分泌的激素中,对免疫系统产生最重要影响的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皮质醇)。它对各种免疫反应有着广泛的抑制作用,包括: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后的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产生;抑制炎症时对细胞有毒性作用的白三烯的生成等等。目前发现,糖皮质激素对免疫功能的调控不仅仅是抑制性的,在某些实验条件下,较低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增强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

    功能医学评估:常用唾液皮质醇节律分析检测

  3. 甲状腺激素: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促进作用:甲状腺激素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甲状腺功能评估:检测TSH、TT3、TT4、FT3、FT4

  4. 性激素:性激素通过 3 种途径作用于免疫系统:①改变T、B细胞的表型和细胞功能;②影响Ig水平和Ig的合成动力学;③影响细胞因子的合成,进而增强或削弱免疫应答。

    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胸腺外皮质层有LH免疫阳性细胞的分布,而在其内层皮质和髓质有FSH免疫阳性细胞的分布,提示LH和/或FSH可能参与胸腺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 睾酮:对免疫功能有抑制性作用。睾酮可减少人泪腺中IgA的产生,这一作用为雄激素所独有。在睾酮的作用下,胸腺的重量和体积均减少。小鼠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及抗体的生成亦受睾酮的抑制,睾酮还可降低实验动物对许多细菌、支原体、寄生虫及病毒感染的抵抗力,表现为感染后的致死率及肿瘤发生率明显升高,去势可逆转这些变化。

     雌激素:雌激素可提高体液免疫力而减低细胞免疫机能。E2促进子宫分泌IgG,也使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IgA含量增加。降低胸腺重量,减少胸腺中淋巴细胞数目,但可增加脾脏的重量及脾细胞数。

     孕激素:既往研究表明孕激素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特性,包括:①当给动物局部注射时的抗炎症和怜惜移植物的作用;②抑制人的淋巴细胞激活和产生杀伤T细胞;③限制人类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产生和氧的消耗。同时研究指出:孕激素作用不是通过经典的类固醇激素受体的途径,而是直接的介导其抑制活性。

    ■ 催乳素(PRL):PRL主要参与对渗透压、生长、发育和代谢等的调节,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刺激哺乳动物乳腺的发育和分泌乳汁,PRL同GH相似,PRL也对免疫功能有正调节作用。PRL不仅促进乳腺发育和泌乳,还能提高乳腺中分泌IgA的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游走进入乳腺。母乳中PRL浓度与婴儿血浆IgG及T淋巴细胞数目成正相关,说明母乳喂养是重要的免疫刺激作用。PRL的免疫调节作用涉及如下方面:①促进抗体合成;②刺激法氏囊细胞的分裂增殖;③促进胸腺组织的增生,诱导腈胎期胸腺细胞表达Thy-1抗原及T细胞抗原;④与IL-2协同促进T细胞的增殖;⑤激活巨噬细胞增殖;⑦激活NK细胞。

    性激素检测:临床检测性激素6项中包括上述检测。

  5. 褪黑素:褪黑素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抗体产生,并能提高抗体对抗原的敏感性;提高淋巴因子的活性和数量。褪黑素可以促进免疫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 IL-1、IL-2、IL-1α在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可通过诱导 IL-2的释放促进胸腺细胞、骨髓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等增殖。

    功能医学评估:褪黑素节律分析

女性荷尔蒙水平特点对免疫的影响:性激素对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两性之间的免疫反应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

  • 由于性荷尔蒙水平的不同,表现出两性之间许多免疫学参数存在明显差异:女性的免疫反应比男性更活跃,胸腺发育更成熟,免疫球蛋白水平更高,对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都较男性强烈,且不易诱发免疫耐受,对肿瘤和同种移植物的排斥反应也较男性更为激烈等等。

  • 在所有的自身免疫病患中,女性占绝大多数这是由于女性的月经生理周期,体内性激素水平呈动态变化,特别是雌激素相对优势,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增加。

未完待续,请继续关注下期:功能医学专业分享|功能医学指导下平衡女性荷尔蒙 打造健康的免疫力(下)

部分参考文献:

  1.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05; 2(1): 4–9.

  2. Klug TL. Moderate coffee and alcohol consumption improves the estrogen metabolite profile in adjuvant treated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 pilot study comparing pre- and post-operative levels. Mol Genet Metab 2006;89:381–9.

  3. Oner H, Ozan E. Effects of gonadal hormones on thymus gland after bilateral ovariectomy and orchidectomy in rats [J]. Arch Androl, 2002,48(2):115- 126.

  4. Leposavic G, Obradovic S, Kosec D. In vivo modul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ymocyte subsets by female sex steroid hormones [J]. Int Immunopharmacol, 2001,1(1):1- 12.

  5. Calemine J, Zalenka J, Karpuzoglu SE, et al. The immune system of geriatric mice is modulated by estrogenic endocrine disruptors ( diethylstilbestrol, alpha-zearalanol, and genistein): effects on interferon – gamma [J], Toxicology, 2003,194(1 - 2):115- 128.

  6.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11, Vol 20(7): 1502-1515

  7. Badenhorst CP et al  Drug Metab Rev. 2014 Aug;46(3):343-61. doi:10.3109/03602532.2014.908903.

  8. Nakao K, Kishi H, Imai F, et a1 . TNF-alphasuppressed FSH induced LH receptor expression through transcirptional regulation in rat granulosa cells [J]. Endocrinoloyg, 2015, 156(9):3192-3202.

  9. Hodges and Minich, J Nutr Metab. 2015;2015:760689.

  10. Mendelsohn AR, Larrick JW. Sleep facilitates clearance of metabolites from the brain: glymphatic function in agingM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Rejuvenation Res. 2013 Dec;16(6):518-23. doi: 10.1089/rej.2013.15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