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鹿仙草,见过吗?能益肾养阴,清热止血

 太极本草888 2020-04-01

鹿仙草

来源产地

为蛇菰科植物疏花蛇菰的全株。

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生于海拔660-1700m的密林下。

分布于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别名不上莲、通天蜡烛、石上莲、山菠萝、木菌子、土苁蓉。

原形态

草本,高达20厘米,全株鲜红或暗红色,有时呈紫红色;根茎分枝,分枝近球形,长1-3厘米,密被粗糙小斑点和皮孔。花茎长5-10厘米;鳞状苟片8-14,椭圆状长圆形,顶端纯,互生,长2-2.5厘米,基部几全包着花茎。花雌雄异株(序)。雄花序圆柱状,长3-18厘米,顶端渐尖;雄花近辐射对称,疏生;无梗或近无梗;花序裂片(4)5(6),近圆形,长2-3毫米,先端尖或稍钝圆;聚药雄蕊近圆盘状,有时向两侧稍延展,中部呈脐状突起,径4.5-6毫米,花药5,小药室10。雌花序卵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顶端渐尖,长2-6厘米;子房卵圆形,宽约0.5毫米,具细长的花柱和短子房柄,聚生于附属体基部附近;附属体棍棒状或倒圆锥尖状,顶端平截或顶端中部稍隆起,中部以下骤缩呈针尖状。花期9-12月。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苦、涩,温。

壮阳补肾,健脾理气,止血。用于阳痿,神经功能症,慢性肝炎,胃痛,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

《中华本草》

苦;性平。

益肾养阴;清热止血。主肾虚腰痛;虚劳出血;痔疮出血

《中药大辞典》

味苦;微涩;性平。

清热解毒;滋阴养血;止血。主淋病;梅毒;血虚;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