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年漂泊中的杜甫,写下一首五律,孤独清冷,读完让人垂泪!

 江山携手 2020-04-01

大唐的风,吹起千年诗韵;大唐的雨,催生万古诗情。千年前的唐朝,是个以诗为乐的国度,不论达官府邸,还是平民陋巷,品唐诗、谈唐诗的习惯,已经蔚然成风。也由此诞生了诸多诗词歌者,成就了不少文人骚客,这当中有名的大诗人便有几十个,李白、杜甫、王维、韩愈、白居易,每一位的名字都震古烁今。


杜甫,虽有非凡的诗才,命运却颇有坎坷,一生多忧多愁:国运衰退他担忧;百姓疾苦他犯愁;仕途不畅他郁闷;晚年多病他难受;漂泊无定是人生常态;忧国忧民是内心独白。总之一句话,杜甫半生潦倒,一世清愁。

安史之乱后,杜甫境况更加窘迫,他在大唐的土地上,一瘸一拐,步履蹒跚,带着一家老小,从北国一直走向南疆。旅途颠簸,让他心力憔悴,孤独寂寞,让他痛苦涕泪。


后来,在严武等人的资助下,杜甫在成都草堂安顿下来,谋了一份差事,算是暂时落了脚,这期间他写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中二句“

留连

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是他那时候惬意与安稳生活的见证。

但好景不长,严武的去世,让他失去了依靠,无奈之下,他只能离开成都草堂,又开始了漂泊生涯,最后身归何处,连他自己也无从知晓……


人到晚年,仍在漂泊途中;流落他乡,半生一事无成,百感交集下他写下一首五律,抒发了当时孤独清冷的心境,读完让人垂泪。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五律,是杜甫的经典作品之一,比起那首著名的《登高》毫不逊色。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首联是近景描写:岸边小草被微风轻拂,江中孤舟在夜里独留。虽是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杜甫以景衬情,用象征性的景物,衬托自己的心境如细草一般渺小,如小舟一般孤独。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颔联笔锋一转,用星、野、月、江,四个意象,勾勒了一幅空灵的夜景。这一联,看似景色奇美,却是“以乐衬哀”,用赏心悦目之景,反衬孤独、清冷、寂寞,二者反差越大,表达效果越强,不得不说,杜甫确实是写诗的高手。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颈联照应书怀主题。我虽有一点名声,却不是因为文章写得好。杜甫不是一般文人,他一向立志报国,却一生仕途不畅,抱负不能实现,结合其坎坷身世来看,这貌似一句谦词,却不是自谦,而是自嘲。

既然仕途难走,那么我应在年事已高时候退休。而此时杜甫并非真的年事已高,这一句完全是他厌恶官场中尔虞我诈,而发出的愤慨之词。


在夜深人静时,在漂泊客途中,杜甫面对星月江景,引起对身世的叹息:我这飘然一生,孤独清冷,与什么最相似呢?思来想去,他说出了“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自己不过是飞在天地之间的一只沙鸥而已。短短10字,却概括了一生的孤独清冷。

面对渐渐老去的年华,杜甫与理想、与抱负的距离越来越远,正是这种对理想的憧憬,遇上了现实中的挫败,才催生了他内心的孤独。这份孤独,在他心中不断积聚,酝酿成了这首五律诗,每次读完,都让人垂泪不止!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