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食文化(音频)| 陈海婷:从“镬”说起——公馆大镬狗(广东茂名话)

 风吟楼 2020-04-02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公馆大镬狗 From 语言资源快讯 05:10

狗肉滚三滚,

        神仙企唔稳!

@来自全国的网友

从“镬”说起

相信很多广东人对“一镬熟”“一镬粥”这些说法并不陌生。

“镬”是一个古语词,据考古资料 , “镬”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存在 。在殷墟小屯,曾出土过“镬”这种器皿,而且某些文学作品也出现过“镬”这个字,古人高诱对“镬”这个字的注释是“有足为鼎,无足为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更有利于保温的“灶”出现之后,炊具不需要用足支撑,所以无足的“镬”成了常用的炊具。晋代,出现了用“锅”来指称炊具的说法。直到宋代以后,“锅”这名称由中原地区向南北地区扩散,逐渐取代了“鼎”和“镬”,成为了主要炊具的说法[1]。

如今广东人都把“锅”说成“镬”,锅与镬在广东人眼里是同一个概念。“一镬熟”字面意思就是把所有食材都放在锅里一起煮熟,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一锅端”。但是粤语中的“镬”从炊具名词引申为表量词,“一镬粥、一镬熟”是指不同的人因同一件事而遭祸害,或者与人同归于尽。“镬”表量义进一步泛化,表示“次、回、顿”等量词义,如:“见一镬打一镬”是表示“见一次打一次”的意思。另外,在粤语中“镬”也从炊具引申为“大事件、大问题”,如“爆大镬”指揭露重大事件、告密。“镬”从“大问题”又间接引申出了“后果、过错”的意思,如“孭镬”指被迫承担过错、过失的责任[2]。

茂名公馆大镬狗


没想到,一个“镬”字在粤语里面就有这么多层意思!每逢秋冬天气转凉,茂名人就会想着“整番一镬”来进补,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茂名市公馆镇的“大镬狗”了。

秋风起,狗煲旺。中秋节前后,茂名一些街道就会弥漫着狗肉煲和炒田螺的香气,其中公馆镇的狗肉煲最为出名。狗肉煲的做法看起来十分简单:把处理干净的狗肉放进油锅里炸至金黄,等狗肉差不多熟了之后捞出来切成大块,再放进一个直径一米以上的大镬里和香料包一起炖煮。

公馆大镬狗的一大亮点就是它的汤料,通常都是秘制的,里面一般会有桂皮、八角、党参、枸杞、陈皮等等药材和香料。如果有客人来吃大镬狗,档主就会根据客人要求的量从镬里面拿出一块,在砧板上切成小块放进碗里,再从大镬里舀汤添进碗中。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把粉皮、米饭等放进汤里一起吃。经过炖煮,狗肉和各种食材的味道完美融合在一起,最棒的是夹起一块连着皮的狗肉放在嘴里,一口咬下去肉里的汤汁就在口腔中蔓延,狗皮虽然被炸过吃起来是脆脆的,但包裹着的肉还是非常鲜嫩多汁,再喝一口狗肉汤,真是满口留香。在吃大镬狗的同时,茂名人还习惯喝上几杯茂名本地的米酒“土炮”,秋冬天气转凉,在这个时候吃一碗公馆大镬狗,喝几杯“土炮”,相信会从头暖到脚。

狗肉滚三滚,神仙企唔稳!狗汤馥郁芬芳,狗肉皮脆肉嫩,这种“一镬熟”谁不想来尝一尝呢?


参考文献

[1] 梁冬青.“鼎”“镬”“锅”的历时演变及其在现代方言中的地理分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04):23-26.

[2] 黄蕾,练春招.粤方言的“镬”[J].学术研究,2016(09):17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