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渴方

 豫西南客的书馆 2020-04-02

消渴方,方剂名。由黄连末、天花粉末、人乳汁(或牛乳)、藕汁、生地汁、姜汁、蜂蜜组成。共搅拌成膏内服。

中文名

消渴方

消渴易饥多食

手足太阴阳明药也小便频数

《丹溪心法》

消渴方(润燥之剂)

治:消渴易饥多食,口渴多饮,若见小便频数、浑浊如膏脂的症状就是肾虚有热,本方不适应。

经:手足太阴阳明药也.

义:经曰: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火盛灼金,不能生水,故令燥渴.

1)黄连苦寒--以泻心火.

2)生地大寒--以生肾水.

3)花粉.藕汁--降火生津.

4)牛乳--补血,润以去燥;火退燥除,津生血旺,则渴自止矣.

煎服法:

(1) 将黄连.花粉,为末调服

(2) 或加姜汁.蜂蜜为膏,噙化.

源:《丹溪心法》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