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霹雳手段-浅析明宣宗朱瞻基如何彻底完成削藩大业

 昵称39636210 2020-04-02

前言: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一代雄主朱棣在北征途中驾崩。八月十五日,皇太子朱高炽在北京登基。可怜朱胖胖当了二十年太子,却继位不到一年就驾鹤西去,留下内忧外患的江山给皇太子朱瞻基。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十二日,匆匆从南京赶回的朱瞻基在北京即位登基。

真·霹雳手段-浅析明宣宗朱瞻基如何彻底完成削藩大业

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祖孙三代

此前虽然经过他爷爷朱棣不懈的努力,各地藩王的势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削弱。但现在摆在朱瞻基面前有实力的藩王还有:二叔汉王朱高煦、三叔赵王朱高燧,秦王朱志均、晋王朱济熿、楚王朱孟烷、蜀王朱友堉、肃王朱赡焰。

从亲疏程度上来说,朱棣在位的时候诸王不是兄弟子侄、就是亲生儿子,大家和皇帝之间的血缘关系是非常近的。而到朱瞻基作皇帝以后,诸王之中血缘最近的也就是两位叔父汉王和赵王,其他诸王和他的血缘关系已经有点远了。因此朱瞻基在削藩的时候手段更加激进,远比他祖父朱棣少了很多顾忌。

拔出萝卜带出泥:由汉王逆案引发的连锁反应

  • 起因:汉王朱高煦谋反失败,削国除爵

汉王朱高煦,朱瞻基亲二叔,太宗文皇帝朱棣第二子。汉王仗着自己在靖难战争中的赫赫战功,始终存着夺嫡的念想。永乐十五年三月,朱棣逼着朱高煦到山东乐安州就藩的时候曾经告诫朱瞻基:

吾为君父在上,彼尚敢然,将来何有于尔父子?尔但毋忘吾言,有危宗社者,当为宗社除之。周公诛管蔡,圣人所为也。(《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八十六》)

当然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朱棣肯定是舍不得杀掉汉王的,不排除这段话是明宣宗朱瞻基在修纂《太宗实录》时候的自己发挥。但无论如何汉王心里始终是不服气的,终于在大侄子登基之后第二年的八月初一,朱高煦效法他老爹,也要来个奉天靖难。连讨伐檄文也是一样,他老爹称齐泰等人是奸臣,汉王则称夏元吉等人是奸臣。

高煦遣百户陈刚赍奏言仁宗皇帝不当违洪武、永乐旧制,与文臣诰敕、封赠。谓上不当修理南巡席殿等事,为朝廷过。遂斥二、三大臣为奸臣,而指夏原吉为首,并索诛之。末为危语,以撼朝廷。又为书谕京师公、侯、大臣,指斥乘舆,索诛奸臣,造诬饰诈,极其诋毁。且言已分兵守要害,以防奸臣之逸。(《明宣宗实录卷二十》)

真·霹雳手段-浅析明宣宗朱瞻基如何彻底完成削藩大业

汉王朱高煦

但是朱瞻基不是朱允炆,朱棣对“好圣孙”苦心孤诣,甚至连御驾亲征也要带皇太孙在军营的培养此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八月十日,朱瞻基留下皇弟郑王朱瞻埈、襄王朱瞻墡居守北京,自己率领大军御驾亲征。战争过程不再赘述,结局就是八月二十一日,朱高煦向大侄子投降服输。八月二十四日,汉王父子及家属被押赴北京。

(宣德元年九月)丙申,命行在工部新作馆室于西安门内,处高煦夫妇男女。其饮食、衣服之奉,悉仍旧无改。(《明宣宗实录二十一》)

至于朱高煦后来是否被朱瞻基做了烧烤,史书未载,不敢妄议。但是此后在明朝历代实录中再没有出现过任何有关朱高煦本人和他子孙的活动记录,这种反常的现象只能说明一件事,汉王一家人死得反常。

  • 经过:赵王朱高燧兔死狐悲,解除武装

知道二哥造反以后,赵王朱高燧一直就生活在恐惧之中。从现有的史书记载来看,汉王起事之前,和赵王是有过接触的。因此在八月二十九日宣宗平叛成功,班师回京的时候,户部尚书陈山建议皇帝移兵彰德(赵王封国所在地)将赵王一并擒拿。在宣宗予以拒绝之后,九月八日参与审讯汉王同党的法司给出二王勾结的实锤,再次强烈要求逮捕赵王。

(宣德元年九月)戊戌,法司言高煦同谋叛逆者词连赵王高燧,宜并治之。上曰:“赵王虽其亲弟,素无异心,不可问。”(《明宣宗实录二十一》)

当年十二月,行在户部四川清吏司主事李仪察觉到皇帝处理汉王之后,不欲再将唯一的叔叔逼上绝路的想法后,献上“去其护卫,抑其威权”的计策。宣宗在和夏原吉等重臣商量之后,给赵王写了一封亲笔信,随信附上文武群臣弹劾赵王的所有奏章。朱瞻基在信中软硬兼施,既提到我已掌握你跟汉王勾结的证据,又提到永乐二十一年常山中护卫指挥孟贤企图拥立赵王为帝的往事。最后话锋一转,给朱高燧指出一条活路,就看这位三叔机灵不机灵了。

(宣德二年正月)丙午,上遂贻书赵王曰:...侄之本心,但欲两无嫌疑,同享贵富于永远,非有他也。天地、祖宗鉴临在上。...(《明宣宗实录二十四》)

真·霹雳手段-浅析明宣宗朱瞻基如何彻底完成削藩大业

明仁宗、汉王、赵王三兄弟

赵王朱高燧收到这封信之后立刻读出了其中的意味,他毫不犹豫地向侄子表示愿意交出赵王府护卫,只求活命。原文如下:

(宣德二年二月)庚申,赵王高燧奏曰:昨奉敕书,以人言臣速谋不轨,示以奏章。皇上圣仁,俯垂矜念,赦其必死之罪,加以再生之恩,臣不胜感荷。伏惟陛下天地之量,容臣旧恶,当图自新。然兵卫未除,恐人言未弭。 谨以常山中护卫及群牧千户所官军,并仪卫司官校归之朝廷。 伏望矜从,使得自安,即拜陛下保全之德。(《明宣宗实录二十五》)

宣宗对赵王的表态非常满意,最终朱高燧得以在宣德朝善终,享年50岁。

(宣德六年八月)戊午,赵王高燧薨。...上闻讣悼恸,辍视朝三日。遣使致祭,命有司治丧葬,谥曰简。(《明宣宗实录卷八十二》)

  • 结果:晋王朱济熿惨遭株连,晋府废封

解决完汉王和赵王之后,宣宗下一个目标对准了晋王朱济熿。朱济熿是晋恭王第三子,小时候在南京读书的时候就和汉王朱高煦、周府汝南王朱有爋一起被称为“无赖三兄弟”。永乐朝的时候通过诬告长兄晋王朱济熺成功,被朱棣封为晋王。汉王造反的时候除了联络弟弟赵王,同时也联络了晋王朱济熿。至此事发,宣宗将朱济熿废为庶人。而晋王府所属太原三护卫官军则一并削除。

(宣德二年四月)甲子,敕武进伯朱冕、尚书张本及太原三护卫:晋王济熿谋为不轨,得罪天地、宗庙,具有显徵。已恭遵祖训免为庶人,安置凤阳。其护卫官军,除旧拨侍各郡王者不动。其原在大同守备官军四千人,令总兵官武安侯郑亨就彼分拨卫所,家属随住。见在太原护卫官军内调三千人,连家属住宣府,听总兵官、都督谭广分拨卫所。其余官军、校尉取勘明白, 仪卫正、副改为正副千户,典仗改百户、校尉。妳公女户悉改充军,就彼分调太原缘边各卫,家属随行。 凡调去官军及家属缘途悉给口粮,毋令失所。(《明宣宗实录二十七》)

宣宗不但一举拔掉晋府护卫这支强大的兵力,顺带着狠狠打压了整个晋王系宗室。直到宣宗死后,明英宗才封前晋王朱济熺之子朱美圭为晋王,按《明史》的说法“晋国绝封凡八年”

政治高压,不留漏网之鱼

处理完汉、赵、晋三王后,朱瞻基并没有松劲。因为在他的名单上还有秦王、楚王、蜀王这几位既实力雄厚,但又一直奉公守法的亲王。对于这几块难啃的骨头,宣宗通过舆论战频频施加压力,最终迫使各路亲王自觉上缴护卫,从而彻底解决了困扰朱棣祖孙三代的藩王威胁中央的问题。

  • 秦府西安三护卫:

宣德四年十月,行在兵部尚书张本突然向宣宗上奏称永乐十七年秦府安定王朱尚炌谋反,西安三护卫中参与谋逆的人员虽已诛杀,但这些人的老乡却仍然当官的当官,当兵的当兵,甚至秦府中还有漏网之鱼。根据祖制,这些都属于政审不能通过的人,不能再留在亲王身边。

(宣德四年十月)丙子,行在兵部尚书张本奏:“安定王谋逆之时,西安三护卫从逆正犯以伏诛。 而同籍为官者尚仍旧任,为军者仍原伍,亦有遗下人丁皆在秦府。 旧制有过之人,难充护卫随侍,宜调边卫。” 上以陕西去甘肃近,令俱发戍甘肃。(《明宣宗实录卷五十九》)

这纯粹属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要知道安定王谋反之事距离宣德四年已经整整过去了十年。张本现在突然跳出来旧事重提,背后自然是有所指。紧接着秦府护卫军张嵩便奏称秦王谋反。此时距离晋王废封不过两年,预感大难临头的秦王朱志(土+挈)求生欲非常强,马上在十二月上奏请辞三护卫。(前秦王朱志均已于宣德元年十月去世。)朱瞻基口中表示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今姑强从,然王不可无侍卫之人,听留一卫以备使令。其二护卫,令兵部调来北京。(《明宣宗实录卷六十》)

  • 楚府武昌三护卫

宣德五年三月,平江伯陈瑄派他儿子陈仪向宣宗上了一本密奏。

湖广,东南大藩。襟带湖江,控引蛮越,实交、广、黔、蜀之会。 人民蕃庶,商贾往来,舟车四集。楚府自洪武初立国,有三护卫。 官军及仪卫司旗校俱无调遣。四五十年之间,生齿繁育,粮饷充积。 造船以千计,买马以万数。兵强国富,他藩莫及。 而卫所之官,多结为姻亲,枝连蔓引。小人乘时或有异图,实难制驭。 伏乞皇上勿为疑虑,断自圣衷。于今无事之时,托以京师粮储不充。 命重臣与湖广三司选其护卫精锐官军给粮与船,令运至北京。 因而留使操备,则剪其羽翼,绝其邪谋,王可以永保国土,而朝廷恩义两全矣。(《明宣宗实录卷六十四》)

从陈瑄的密奏中确实可以看出楚府的强大实力,事实上宣宗本人就曾经在宣德初年多次抽调楚府护卫官军征剿交阯叛贼。因此对陈瑄的密奏,朱瞻基虽然假惺惺地给出一句“鄙哉瑄也”的评价,私下却让人把这个消息悄悄捅到楚府去。

真·霹雳手段-浅析明宣宗朱瞻基如何彻底完成削藩大业

楚昭王陵园

果然楚王朱孟烷听到这个消息后大惊失色,立刻派仪宾魏宁,长史杨振上奏朝廷:“府中三护卫愿留一卫,请以二卫归朝廷。”朱瞻基像收到秦王上奏一样假意推辞一下下后就欣然接受了。

(宣德五年十一月)壬子,改武昌中护卫为武昌护卫。调左护卫于东昌,改为东昌卫。右护卫于徐州,改为徐州左卫。(《明宣宗实录卷七十二》)

之前晋府的太原三护卫都还是就近调拨,而楚府武昌左护卫调拨山东,右护卫调拨徐州,和原封地武昌路途遥远,绝无可能再重新勾结。由此可见朱瞻基对楚府的猜忌之心有多重。

  • 蜀府成都三护卫

在秦府、楚府相继缴械之后,蜀王朱友堉也终于坐不住了。在朝廷无形压力的压迫之下, 宣德六年六月,蜀王朱友堉奏请成都三护卫中以中、右二护卫归朝廷,留左护卫官军供役。

上嘉其能省约,从之。命都督王彧,兵部侍郎王骥持书谕王所归二卫,皆令赴南京。所过给粮与舟,仍命彧等途中善抚绥。(《明宣宗实录卷八十》)

(宣德六年九月)丁丑,改成都右、中二护卫官军之调南京者,为龙虎左、豹韬左二卫。(《明宣宗实录卷八十三》)

温情脉脉的面纱下面依然是狰狞的面目,成都二护卫官军被千里迢迢安置到南京,足可体现朱瞻基对蜀王府的“信任”。

  • 肃府甘州二护卫

宣德七年七月,肃王朱瞻焰奏称:“甘州中、右二护卫官军皆闻逸无差遣。欲止留一卫,请以一卫归朝廷助备边。”虽然肃王动作最慢,但是战略目的已经达成的朱瞻基并未追究,只是表示“今叔以国中无事,而为朝廷虑边,足见至亲体国之笃。”遣都督佥事王彧,副都御史贾谅赴宁夏将一卫官军挈家属赴甘州,补前、后二卫守备之数。

真·霹雳手段-浅析明宣宗朱瞻基如何彻底完成削藩大业

肃王府遗址

结语:至此,藩王们强大的都军事实力被彻底剪除,在明太祖朱元璋战略构想中应该起到拱卫王室作用的藩王们都成了无牙老虎。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发生后,宣宗朱瞻基长子朱祁镇被俘,第二子朱祁钰被立为新皇帝。当朱祁钰向宗室亲王发出勤王令,可惜像当时仍在世的肃王朱瞻焰搜光家底也只能拼凑出五百人的勤王部队而已。再遥想永乐七年淇国公丘福北伐失利之后,朱棣下达全国总动员令,光秦王府和庆王府就能调集护卫官军19000人。真是此一时彼一时,真是削藩一时爽,一直削藩一直爽么?

参考资料:《明史》、《明宣宗实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