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成立市级招商引资机构,发布26个特色产业园区

 wujinlan吴金兰 2020-04-02

来源:招商引资参考

在上海,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上海既要优质服务业项目,也要高端制造业项目。

为了招商引资,作为国家经济中心的上海也着急了。此前上海在市级层面没有成立投资促进机构,但3月31日,上海市代市长龚正为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揭牌并正式启动上海市投资促进平台。这意味着上海正式成立市级投资促进机构,统筹全市招商引资。

启动的上海市投资促进平台,将打造专业化的智能招商服务平台,目前已汇集400多项政策,覆盖200多个各类园区和3000多座商务楼宇,提供20余万条产业配套设施信息。

同时,在这次会议上,上海还集中推介了26个特色产业园区,瞄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六大核心产业领域,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昨天上午,2020年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暨特色产业园区推介活动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总投资约4418亿元的152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26个特色产业园区和60平方公里产业新空间正式发布。

这是上海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市委书记李强出席并见证签约推介,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龚正为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揭牌并正式启动上海市投资促进平台。

为打造优势更优、强项更强、特色更特的园区经济,此次还集中推介了26个面积在3至5平方公里的特色产业园区,如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马桥AI创新区、华东无人机基地、金山碳谷绿湾产业园、嘉定氢能港、闵行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

这批“小而美”的园区产业定位鲜明,瞄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六大核心产业领域,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与全国其他地方不同的是,上海此前一直没有市级层面的招商引资机构。大家都知道,很多省都在省级层面有招商局或投资促进局或经济合作局来统筹招商引资。

直辖市里,北京也设置了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后改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为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负责招商引资、投资促进专业化服务的正局级事业单位。

重庆市也设置了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聚焦重庆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整合全市招商引资优势资源,突出招大招优招精招强,在全国叫响重庆招商引资的响亮品牌。

但在上海,招商引资基本上是各个管委会、乡镇、开发主体(比如临港集团、张江集团等),以及各个区县相关部门负责,但并没有成立一个专门的招商机构。

但是,上海招商引资正在发生大变化,释放了一个巨大信号:市级层面统筹招商引资,区级层面强化招商引资,曾经被取消的街道招商引资职能或被恢复!

1月2日,上海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促进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

在这个重要的政策里,上海要突出打好统筹牌、服务牌、政策牌、载体牌等“四张牌”,全力助推本上海市投资促进工作。在规划统筹方面,充分发挥产业地图对招商引资的引导作用,指导各区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招商引资。

中心城区着力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郊区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在加强招商引资服务方面,上海要让“特斯拉速度”从“特事特办”变为常态服务,惠及更多企业。

上海提出要建设投资促进平台。该平台将汇集全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信息库和载体资源库,实现全市各类园区、商务楼宇可视化、矢量化展示,实现资源要素和投资信息的精准对接,为投资者来沪发展提供载体推介、政策咨询、智能选址、落地对接等一站式服务,为政府、园区管理者实现项目和载体的智慧管理,打造投资上海第一站。

产业用地是招商引资的核心问题之一,让优质产业项目落地有充分的空间保障,好的项目不缺土地。目前,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全市可供工业研发用地增量空间超过50平方公里。

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上海市正在布局建设20个约3-5平方公里的特色园区。这些特色园区,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

2020年1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引发了《关于成立上海市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由时任上海市长应勇担任组长,副市长吴清和许昆林任副组长,成员52位,基本囊括了各区区长、主要园区负责人、发改委经信委等政府部门负责人。

同时,上海市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在市经济信息化委设办公室,下(设在),办公室主任由经信委主任吴金城兼任,副主任由经信委副主任吕鸣担任。文件中还指出,领导小组成员如有变动,由其所在单位接任领导自然替补。这意味着新任上海市长龚正将担任该小组组长。

活动现场,总投资约1618亿元的28个重大产业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全市16个区及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与企业代表以“云签约”方式,同步签约总投资约2800亿元的124个重大产业项目。

其中,外资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60亿美元。集中签约的项目主要涉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新能源和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金融服务、商业零售、商务服务等重点领域,将为上海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近年来,上海紧盯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加强统筹协调,加快项目落地,促进先导产业引领发展、传统产业赋能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势。

此次签约项目中,包括集成电路领域的紫光展锐总部、中科睿芯高通量智能处理系统等项目;人工智能领域的商汤科技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与赋能平台、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产业基地等项目;生物医药领域的威高上海医疗产业园、联仁健康医疗大数据运营总部等项目。

上海积极构建覆盖全所有制的企业服务体系,通过强化预审批、简程序、减环节,提供全流程、全方位服务,打造全要素产业生态圈,进一步坚定了中外企业深耕中国市场、扎根上海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这次签约落地项目中,既有中国节能集团第二总部、中车产投总部和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央企项目;也有美的上海全球创新园、京东总部基地项目等民企项目;还有博世资本管理总部、三菱商事金属贸易(中国)公司、山姆中国旗舰店等外企项目。

推介活动上,上海瞄准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瞄准关键领域核心环节,一次性推出60平方公里产业新空间,在产业形态上体现“制造 服务 研发”深度融合。

这再次向全社会发出明确信号,上海既要优质服务业项目,也要高端制造业项目,在上海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上海将充分挖掘产业用地潜力,努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着力提升投资强度和经济密度。

———— e n 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