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算再快也没用,我的数学失败经验和斯坦福教授的正确开启方式

 昵称36592375 2020-04-02

去年冬天,我和3岁多的女儿在包子铺吃饭,旁边一位妈妈带着儿子。吃饭期间,那位妈妈从头到尾都在训斥儿子,原因是孩子数学口算速度不行,成绩不好。

那位妈妈的批评教育三步曲:

第一步,“ 你看看你,算的那么慢,就是因为平时不用功!”

第二步,“ 你看看人家**,怎么就每次都能得第一名!

第三步,你今天开始,每天给我算半小时口算。

最后还要孩子保证必须完成任务。

我想可怜的孩子,恐怕一顿饭都没尝出来包子是什么味道的。

我当时特别想过去和她说,别和孩子较劲了,口算算的再好,也不等于以后能学好数学!

比如我,小学口算总是全年级第一,每天回家自己努力练习,比别人慢了一秒都不开心。结果呢,还不是到了小学三四年级,数学成绩就下滑,初中一年级,数学就快不及格了。

(我的数学学习之路真是一路坎坷,如过山车一般,这个自己的经验总结,我之前的文章写过,有兴趣的朋友,欢迎看我的《从数学不及格到考上985,家庭教育培养普娃的持续学习力的4点反思》)

因为自己有亲身惨痛的教训,我也很重视孩子的数学启蒙。

之前有幸听了一位北师大数学系李建华教授的讲座,他主要从事儿童数学教学的研究,后来我自己又研读了斯坦福大学教授乔·博勒《这才是数学》。

我意识到,学龄前孩子能数到几百,小学口算能秒算,这些真的都和数学无关!

什么是数学?计算不是数学!凭记忆算得越好的孩子,数学可能越差

以下是李建华教授讲课内容笔记:

古希腊先贤对数学的定义是,all is number,万物皆数。

数学的这种方式就是,把任何人类源自于内心的好奇,转变成一种形式上极简的模式。

从古希腊开始,数学就是用一种极简化的原则,来探究这个世界;也因此,数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论,都有广泛的适用性

数学是一种方法,一种思路,一种独特的看待世界的眼光。

李建华教授讲座中的一句话让我最为印象深刻,那就是,数学应该越学越简单!如果孩子觉得数学越学越难,那一定是走错了方向。

不谋而合,随后我在阅读《这才是数学》中,作者也阐述了这个观点:靠记忆去学习数学,学生会觉得数学越来越难,成绩也越来越差。

靠死记硬背学习数学,就会陷入这样的泥潭

口算再快也没用,我的数学失败经验和斯坦福教授的正确开启方式

我的《这才是数学》读书笔记

所以,如果您还在和孩子的计算较劲,那就赶紧停止,完全不必为了孩子算的比别人慢着急。

人算的再快,也没有计算器,excel表格算的快。

数学的启蒙策略

《这才是数学》的作者反思,美国的数学教育非常失败,正是因为数学课堂教学过于刻板。

对于儿童,哪些是有效的数学启蒙策略?

第一,就是不要给孩子任何负面思想

家长不要给孩子输入任何数学很难的思想,包括不应该向孩子说,父母小时候就数学不好。

这样的话也会加重孩子的心里负担,认为数学是非常难的,因为我爸爸妈妈也学不好。或者认为自己就是受了遗传,也学不好数学。

第二,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有针对性的玩耍是最好的启蒙。

“最好的教育方式不在于让孩子去做那些所谓“超水平”的数学题,或者去买一些数学相关方面的书籍让他们来阅读。我们培养目标是让孩子自主地形成数学思维,并学会去提问题,鼓励孩子将他们的想法付诸实践。”

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积木、骰子、珠子、绳子,各种东西都可以玩耍,all is number,万物皆数。

数学启蒙最重要的概念:数量、形状、组合、归纳……都可以在玩耍中练习。

书里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拿一根吸管,剪成长短不同的10段,然后让孩子按长度排序。

小学阶段的孩子,都处于具象思维阶段,以游戏的方式,具象化地表述问题,孩子不但更容易理解,还会爱上这种游戏呢。

比如这幅图,我把鸡兔同笼问题作了简化:

黑色瓜子代表腿,黄色腰果代表耳朵,笼子里有兔子和小鸡,兔子是4条腿,2只耳朵,小鸡是2条腿,没有耳朵。

请问,笼子里有几只兔子,有几小鸡。

4岁的女儿立刻就回答有2只兔子。

口算再快也没用,我的数学失败经验和斯坦福教授的正确开启方式

(第一次玩过之后,女儿还爱上了这种瓜子游戏)

还有比较大小,我家三个人吃水果,如果是每人一个的水果,比如小芒果,就总让孩子先排序,这种实际应用是最好的学习。

第三,和孩子探索那些最经典的趣味数学

这是李建华教授的讲座和《这才是数学》一书中都推荐的方法,我们作为普通的父母,并不了解更多专业的数学问题,那么就带孩子去玩那些经典的数学趣味题。

因为这些题目肯定不存在误导。

(在讲座中,李老师也提及现在也有很多打着数学启蒙旗号的项目,其实是在误导孩子,比如号称魔方能培养数学思维,其实不然。魔方本身是很好的数学,但过于艰深,根本不是孩子所能理解的。)

经典趣味数学题:

一笔画桥

起源自七桥问题,1736年29岁的欧拉向圣彼得堡科学院递交了《哥尼斯堡的七座桥》的论文,在解答问题的同时,开创了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图论与几何拓扑,也由此展开了数学史上的新历程。

18世纪初普鲁士的哥尼斯堡,有一条河穿过,河上有两个小岛,有七座桥把两个岛与河岸联系起来。有个人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步行者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一次走完七座桥,最后回到出发点。

给孩子玩的题目大致是这样的:

口算再快也没用,我的数学失败经验和斯坦福教授的正确开启方式

边染色:如何让相临的两条边,都有不同的颜色?

口算再快也没用,我的数学失败经验和斯坦福教授的正确开启方式

(左边是初级玩法,右边是高级玩法。)

水缸问题

给你一个5升的水缸,一个3升的水缸,还有无限量的水,你如何准确计量出4升水?

做了这些题目,是不是觉得数学也非常有趣了呢?祝所有的孩子都能把数学越学越简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