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奥神队

 卧龙动 2020-04-02

新奥神队

黄海贝:天举,别人不知道我,你不会吧?

贺天举:当然,昔日黄海贝,今日贺天举。当年的黄哥,受到国王队的邀请,加入他们的夏季训练营。



百度介绍:奥神队广泛招纳拥有非凡篮球天赋的年轻球员,还从美国、南斯拉夫和南韩等国聘任高水平教练培养他们。在1998年,奥神队夺得了亚俱杯冠军,充分显示了球队所拥有的巨大潜力,他们也得以进军中国的CBA一级联赛。从1998年到2004年,奥神是CBA的强队之一。奥神队平均身高达到6-9尺,其中孙悦、黄海贝、张松涛入选了中国国家队。这些球员的天赋和才华引起了NBA联盟的密切注意。2005年,被CBA禁赛,为了提高他们的水平和备战08年北京奥运会,奥神队决定参加ABA联赛。向全世界球迷展示这批球员们的才能,在异域的土地上打拼新一番天地。


十几年前,中国篮坛曾有不同凡响的两支新锐之师,朝气蓬勃,精英荟萃,以龙虎之势,带给中国篮球清新之风,勾勒过中国篮球日后若干一段岁月的大成气象。只是,造化弄人,曲折亘生,两支球队走上殊途,命运迥异,让人唏嘘不已。其中一支,毋庸置疑就是推倒八一王朝,在中职篮缔造了独属荣耀的广东队了。而另外一支,当然是至今还让人说来扼腕的北京奥神。

想当年,八一王朝如日中天,初出茅庐的杜峰、朱芳雨尚一时难以撼动,倒是得中国篮球美国漂移第一人马健援手的奥神队却能时不时的赢上八一一把,让京城球迷大呼过瘾。彼时,年轻气盛的奥神风头似乎比广东更劲。只是这支球队命运多舛,一拨人物,风云流散,如今的赛场之上,只有大圣孙悦硕果仅存。遥想当年,黄海贝英姿勃发,便如今年的贺天举,以非国手的身份加入美职篮夏季训练营。是继姚明、王治郅、巴特之后走入NBA训练营的又一人。以海贝当年的身手,兴之所至,偶尔出手教训一下宝岛球王之类的神马玩意,实在不是难事。
便在当年,北京首钢与北京奥神之间进行的京城篮球德比战,也是一景。那是篮球场上的刚猛派与逍遥派的武功对决,是华山剑宗与华山气宗的交手。首钢一方带着典型的首钢老大闵氏教化的印记,一板一眼,中规中矩,循规蹈矩,恪守中庸,老实至极。而奥神一方,各有绝活,潇洒飘逸,快捷灵动,花样百出,层出不穷。两队之间把金庸对武侠路数的理解,比较生动的在篮球场上大加演绎。

中职篮开赛6轮,北京首钢如履薄冰,艰难度日。与此同时,首次以北京球队的名目在中职篮登堂亮相的北控队突然让人有眼前一亮之感。倒不是这支球队力撼上轮客场战胜炙手可热的辽宁队而大红大紫的福建队的战绩让人侧目,而是在比赛当中,像子弹头爆炸一般脆亮的贺希宁、张翌星打出的生龙活虎一般的蓬勃气势。那一份在北京首钢队中的新人们十几年都打不出来的朝气。遥想当年的金鑫、霍楠、孙锐、黄海贝们正是在与今天的小贺、小张们年龄相仿的年纪扬名立万的,恍然之中,今天的北控犹如当年的奥神灵魂附体。一直从天而降的“新奥神队”在新赛季显得有些暗淡的北京篮坛不期而至。

据说,在奥神解散之际,有一些年轻队员最终辗转去了北控的前身重庆队。以贺希宁篮下闪转腾挪的身法矫健,不知是不是散落在中国篮坛的奥神旧部。相似的身法脚步,也似乎只有经过奥神的熏陶才能具备。不管北控到底有没有奥神的血脉,但这支球队打球好看,依靠全队而非外援的依稀脉络,却恰似奥神的风骨传承。

在老北京球迷的印象里,首钢和奥神对篮球的理解,仿佛两极——不光是赛场上一个实用,一个好看,在球场外的东西也都相左。首钢表面上不请大牌,但球场上特别依靠核心。时不时有打得不练,练得不打的传闻。奥神表面风光,大牌云集,但却能因为一场球打不好,炒掉当时中国篮球顶级大佬马健。在新赛季,首钢与新奥神北控之间的区别,好像又有体现:北控新秀生龙活虎,恨不能上场能抢外援的风头,首钢新秀受宠若惊,心思凝重。莫里斯开赛后一如既往懒散,网络上北京球迷骂声不绝,首钢老大一如既往连句重话都舍不得说一句。赖特单打独斗,屡投不进,名不见经传的北控主教练在场上果断出手,敢把这个NBA级别的大咖撤下,摁在替补席上。——对四年三冠的北京首钢来说,也许开赛输几场球的触动还真没有新冒出来的同城兄弟鲜明的对比来得大。原本以为第一年打联赛的北控不过是摆滥的队,没想到人家一上来还真出彩,由北控打成了新奥神,让首钢相形见绌。

在记忆中,当年奥神一拨出类拔萃的新手们是在马健、单涛、苑志楠、王胜等一拨老将带着打出来的,若说今天的北控和往昔的奥神还有什么不同,恐怕就是此点。不捉急,再等一年,倘若奥神旧将大树、黄海贝、李伟在首钢队内还是这样的境遇,不如明年一股脑的到北控去,让北控更像奥神,让奥神的终曲更加传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