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棺材在下,地上为何还要堆一个小土堆?真相远不止想象中那么简单

 学生100分之路 2020-04-02

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大国,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土地就有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如在中国人的词典里,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与“土”相关的成语,比如“开疆辟土、入土为安、卷土重来、根生土长”等等。

对中国人而言,土地,是赖以生存的根基,也是精神的家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中,“落叶归根、入土为安”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思想体系,为此土葬一直是中国人的标准葬礼方式。

按传统的葬礼习俗,亲人离开人世,人们会为其梳洗打扮,穿戴整齐,再将其安置于棺材之内,让其体面地告别人间。之后,棺材葬于地下后,其对应的地上还会堆一个小土堆。

棺材在下,地上为何还要堆一个小土堆?真相远不止想象中那么简单

对此,有人可能会问,棺材明明在地下,为何地上还要堆一个小土堆?

关于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第一想到的答案是:当然是为了便于找到安葬点,若没有小土堆作为标识,日后怎么找底下的亲人祭祀?

的确,这是一个很显然易见的答案。那么,除了这个原因,还有没有其他的缘由呢?

答案当然也是显然易见的:有,且暗藏大讲究。

其实,土堆,不仅是一种标识,还是一种精神、文化与财富等象征标志。

棺材在下,地上为何还要堆一个小土堆?真相远不止想象中那么简单

1.是一种身份、权力和财力的象征

坟墓,土葬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坟”和“墓”又是两种不同的土葬形式。

《礼记·檀弓》中曾曰:“土之高者谓之坟。”

这里所提到的“坟”就是封土,也就是指高出地面的土堆。而墓,一般是平的,不高于地面。根据相关资料记载,约为周朝时期开始,墓上出现了坟头,且其坟头大小按官爵高低来封,也就是官大者,坟头封土越大。而到了春秋战国之后,其坟头封土就更大了,形状酷似山丘,如赵武灵王的坟墓赵丘

棺材在下,地上为何还要堆一个小土堆?真相远不止想象中那么简单

赵武灵王陵墓

所以,从中可知,早在人类很早以前,早已形成了以官爵、身份、权力等论坟头大小的文化现象。

在这里顺道一提的是,除了以坟头大小看官位、身份、财力,还可以透过坟墓旁边的种植物,看逝者的身份、财力。

在古代,人们喜欢在墓前栽种树木,一般来说,穷人种柳树,富人种松柏。也正因为如此,古代盗墓贼通常都不会选择种有柳树的坟墓来挖盗。

棺材在下,地上为何还要堆一个小土堆?真相远不止想象中那么简单

2.坟头有土堆,是一种“有主”的昭告

通常来说,没有土堆的坟墓,常为“无主人士”。大体分为三种情况:

  • 或是生前或是干过不少坏事,死后没有得到该有的名分,该有的厚葬。

  • 或是生前没有亲人,死后人发现,草草埋葬,又或是因为不知其名,没有立碑,也没有立坟堆。

  • 或是“无名英雄”的无主孤坟,坟头往往因为年久无人修整,坟堆在风吹雨打,日晒雨淋等自然风化等情况下,渐渐流失。

棺材在下,地上为何还要堆一个小土堆?真相远不止想象中那么简单

正如古俗话所言:“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绝家资”。

而有坟头的,则往往是一种“有主”的昭告。

记得清代诗人黄景仁曾在《客中清明》写过那么一句话:

“故乡陌上多车马,是处坟头有子孙……此间我亦思家苦,绕郭青山似白门。”

这里所提到的是关于清明时节,人们扫墓祭祀,缅怀先人的情景。此处,这里也从侧面反映了逝者香火旺,百子千孙的繁盛之景。

棺材在下,地上为何还要堆一个小土堆?真相远不止想象中那么简单

子孙兴盛,年年清明祭祖拜山,先人坟墓被修整得井然有序,这是一种有后人的昭示。

3.土堆,被寄予了沟通桥梁的作用

“土堆”,即用土或石块等盖在棺材之上的材料。中国传统思想认为,“地上为阳,地下为阴”,人死后到了地下世界,从此和亲人阴阳相隔。而小土堆,起到了人间与地下两间沟通的作用。

一座小小突出的土堆,那是一个个曾经在人间走过的精灵。如今,人到了地下,人们希望,他们可以通过一座凸起于人间的小土堆,来达到与亲人同在一个世界,继续保持着相联系。

棺材在下,地上为何还要堆一个小土堆?真相远不止想象中那么简单

当然,很显然,这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人们对于过世亲人的怀念和眷恋的精神寄托。

4.相当于小房屋,起到一种保护的作用

人的一生,强调一个“家”字,这个家不仅仅指人,也指房屋。对于逝者而言,也一样如此。

在我们的词典中,坟、墓、冢、陵等词汇,其实就代表着各种大大小小的土堆,也代表着各种大大小小的“房屋”。皇族、达官贵人为“陵”、为“墓”,小老百姓为“坟”……不管怎样,都是后人为了缅怀先人而作。

棺材在下,地上为何还要堆一个小土堆?真相远不止想象中那么简单

人死后棺材被置于地下,上面再加压土堆等,有保护先人的遗骸,使其能够安息于地下,不受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之义。从实际功能看,可避免坟墓、棺材遭水淹。

评价

总而言之,坟头上的小土堆,暗含许多的蕴意。一座小小的坟,一生的诉说,一世的告慰。

荒野之下,无尽苍凉,那用大小不等的石头、土料堆成的小土堆,三角形、四合院形以及各种形状的空间,是人世间那无尽的思念塑成的尖锥宝塔,是天空之下人类文明的见证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赞是一种美德,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棺材在下,地上为何还要堆一个小土堆?真相远不止想象中那么简单

讨论:棺材在地下,为何地上还要堆一个小土堆?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又有什么其他的看法或意见呢?欢迎留言分享、交流~

坟、墓、冢、陵有什么区别?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于很多我们常见的词语,其实拆分开来,两个字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思,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比如皇帝这个词,皇指的是三皇,而帝指的是五帝;再比如寺庙,寺代指偏向朝廷设立的机构,而庙指的是民间的庙宇,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坟墓,坟墓平时我们都是连起来说的,但是坟和墓之间也是有一定区别的。

坟、墓、冢、陵有什么区别?

首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所谓坟土之高者为坟,可见坟就是风土,对于坟来说就是高出地面的土堆,不过在后来坟也指埋葬死人的地方,与之相对应的是墓,从字形上来理解的话,墓这个字是上莫下土,直接的意思就是在黄昏时刻下葬,从而入土为安,因为墓与太阳一起隐没,固墓葬不垒坟头,正所谓墓而不坟,这是埋葬死人之后不做标志,所以对于坟和墓来说就比较好区别了,墓一般是平的,不高于地面,而坟是在墓上再堆起一个土包,亦作标记。

坟、墓、冢、陵有什么区别?

经过历史的漫长变迁,坟墓连在一起,逐渐指的是埋葬死人的墓穴,和上面的坟头的意思。坟和墓的相同点,都是埋葬死人的地方,而且现在一般连用,不做太大区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历史上的坟墓,还有冢和陵的称呼,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坟、墓、冢、陵有什么区别?

首先来说冢,冢本身的意思是高而大的坟墓,《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家冢,所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般的坟墓是无法称为冢的,冢是用来称呼古代的诸侯、贵族等有身份的人的坟墓,比如曹操的七十二疑冢。

坟、墓、冢、陵有什么区别?

最后我们来说陵,陵则是专指帝王诸侯的陵墓,比如秦始皇陵,明朝皇帝明十三陵等。此外比较特殊的是,对于历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孙中山先生,其墓葬被称为中山陵,与此相对应的是袁世凯的后人,希望将墓葬称为袁陵,不过遭到了强烈的反对,所以最后改作袁林。而被称作林的墓地是很特殊的,面积也不小,它的面积仅次于陵,能够埋葬到林,活着的时候一定有很大的成就,但是他们的坟墓又不能称之为陵,所以称之为林,像曲阜孔林,这里就是埋葬孔圣人遗骨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