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越成功的人,越谦虚

 宋洋sy 2020-04-03
来源:三立书会(sanlishuhui)

作者:温温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

慢慢的我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这个世界上,越是成熟有本事的人,越是不把自己当回事儿;越是无知无能的人,越是认为自己很重要。

就像世界有名的物理学家牛顿也曾经说:“在科学面前,我只是一个在岸边捡到石头的小孩。”

真正厉害的人,从来不骄傲自满。因为他们见过世面,知道世界浩瀚,知道和这个世界相比,每个人所掌握的东西真的太微不足道。

越是厉害的人,越是谦虚好学、虚心谨慎,这不仅仅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智慧。

越谦虚,越博学

谦虚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和品格,代表着对这个世界的敬畏。

被誉为清代"中兴名臣"的曾国藩, 其人生哲学就是"尚拙"。

他曾说:“天下之至拙,能胜任天下之至巧,拙者自知不如他人,自便会更虚心。”这就是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

唐代才华横溢的诗人白居易也是一位十分谦虚的人。他几乎每写完一首诗都要虚心地向老婆婆们讨教意见,并且不断改进作品。

正因为这样的谦虚好学,不仅让他的诗作通俗易懂、意义深远,还留下了“童子解吟长恨面,胡儿能唱琵琶篇”的美名。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也曾向郯国国君请教过官职的名称,向苌弘请教过音乐,向老子请教过礼学。

他博采众长,使自己学问更加渊博,思想更加深邃,终成一代宗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正是他谦虚好学的写照。

真正优秀的人不会因为自己做出了一些成绩就瞧不起别人,他们虚心谨慎、为人谦逊,对世界报以敬畏之心。

正因为他们有浑厚的底蕴支撑,才让他们认清世界的广博和自身的渺小,才让他们更加谨言慎行,虚心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知识广博。

越谦虚,越稳当

谦虚不仅使人进步,谦虚还是一种明哲保身、处世治国的大智慧。

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建功立业者无不是谦虚谨慎的人。

李世民虽然贵为皇帝,却并没有骄傲自满,反而“以人为镜”,多次向魏征询问得失,对于魏征的直言进谏更是虚心接受。也正是唐太宗谦虚严谨,才有了唐朝盛世的“贞观之治”。

曾经贵为汉朝宗亲左将军的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师,“三顾茅庐”,亲自去诸葛亮隐居的小山村登门拜访。

即使前两次都因其他原因扑空,也没有生气,没有放弃,反而再次前往,用诚意打动了诸葛亮。

刘备后来的成功,有很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在于他的谦虚和惜才,让许多能人志士愿意鼎力相助。

反观西楚霸王项羽,自以为盖世无双,不接受范增的多次劝告,最终兵败刘邦而无颜见江东父老,落得一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李自成可谓战功赫赫,他推翻了昏暗的明朝,建立起一个农民政权,然而,胜利后他却日益骄傲起来,大好河山拱手让给了满清。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满招损,谦受益。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的,所学所知也是有限的,甚至付出的多少都是有限的。

真正有层次的人,都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改进自身,让自己的路途越发顺畅繁荣。

越成功,越谦虚

17世纪以博学举世闻名的笛卡尔,曾以圆题作比知识,即圆内为已知而圆外为未知。

他认为,知识越多则圆周越长,圆周越长则与未知的接触面越大,这样,未知的部分也就越多。反之则如井底之蛙,知识愈浅,自信愈深。

正如那句谚语所说:满壶水不响,半壶水响叮当。

一个人懂的越少,就越容易骄傲自满,无法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反之,一个人懂的越多,就越能低下头来,向别人虚心学习,随着他的眼界和格局不断变大,也就越认识到了自己的浅陋,反而也会更加谦虚好学,走向成功的道路也就更加宽广顺畅。

二者相辅相成,最后发现,越是成功的人,反而越是谦虚。

明朝宋濂在《潜溪遂言》里写到:

“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有弱于他人的地方。承认自己的不足与缺陷,虚心向“长”者学习,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方能有所成就。

人终其一生都是自我改善的过程。

真正的成功不是比出来的,而是靠实力得来的,没有人永远优秀,但是永远有人在优秀的路上前行。

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