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瓜子

 逍遥散人书馆 2020-04-03

【中文名称】冬瓜子 

【别       称】白瓜子、瓜子、瓜瓣、冬瓜仁,瓜犀。

【所属类别】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葫芦目—科:葫芦科—属:冬瓜属—种:冬瓜

冬瓜子为葫芦科冬瓜的种子晒干而成。气微,味微甜。以白色、粒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分布区域世界各地均产以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和四川产量较大。

【药用部分】葫芦科草本植物冬瓜的种子。

【性       味】甘,寒。

【归       经】归脾、胃、大肠、小肠经。 

《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功       效】 润肺、化痰、消痈、利水

【临床应用】

用于肺热咳嗽、肺痈、肠痈等病症。

【处方用名】

冬瓜子(洗净,晒干,切碎用)白瓜子、瓜子、瓜瓣、冬瓜仁,瓜犀。

【用量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

【文献摘录】

1、《本经》:"益气。"

2、《别录》:"主烦满不乐。"

3、崔禹锡《食经》:"利水道,去淡水。"

4、《日华子本草》:"去皮肤风剥黑皯,润肌肤。"

5、《纲目》:"治肠痈。"

6、《本草经疏》:"能开胃醒脾。"

【药方选录】

1、千金苇茎汤: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苇茎(切,二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薏苡仁半升,桃仁三十枚,瓜瓣(多用冬瓜仁)半升。上四味细切,内苇汁中煮取二升,服一升,当吐如脓。《金匮要略》

2、大黄牡丹汤:治肠痈脓未成,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大黄四两,牡丹皮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斤,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金匮要略》

3、治男子白浊,女子白带:陈冬瓜仁炒为末。每空心米饮服五钱。《救急易方》

4、治消渴不止,小便多:干冬瓜子、麦门冬、黄连各二两。水煎饮之。《摘元方》

5、治男子五劳七伤,明目:白瓜子七升,绢袋盛,搅沸汤中三遍,暴干;以酢五升浸一宿,暴干;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之。《千金方》

6、支气管炎咳嗽、肺脓疡咳血:冬瓜子15g,加白糖适量,加水煎服。每日3次。

【用药禁忌】

1、脾胃虚寒者慎服。

2、《别录》:"久服寒中。"

3、《得配本草》:"中寒者禁用。"

4、《中药志》:"寒饮咳喘、久病滑泄者忌用。"

【形态特征】

冬瓜子呈扁平的长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cm左右,宽约6mm。外皮黄白色,有时有裂纹,一端钝圆,另一端尖,尖端有2个小突起,其一较小者为种脐;另一突起较大,上有一明显的珠孔。边缘光滑(单边冬瓜子)。剥去种皮后,可见乳白色的种仁2枚,体轻,有油性。气微,味微甜。以颗粒饱满、色白者为佳。

【横切面形态】

冬瓜子的种皮外表皮细胞1列,近栅状,壁稍厚,微木化;下皮层10余列薄壁细胞,壁微木化,具纹孔;内侧为2~3列石细胞;通气薄壁组织1列细胞,紧靠石细胞,细胞间隙较大;两端有维管束;内表皮1列细胞。珠心表皮1列细胞,外被角质层,内侧为残存的珠心及胚乳。中央有2枚子叶,细胞含脂肪油及糊粉粒。

【生长环境】

冬瓜是喜温耐热蔬菜,在较高温度下生长发育良好。光照弱,湿度大时容易受冻。25℃以上高温生长迅速,但较纤弱,容易感染病害。冬瓜属于短日性植物,但大多数品种对日照要求不严格。幼苗期在温度稍低和短日照时可以促进发育,雌、雄花的发生节位提早。

冬瓜根系发达,吸收土壤水分的能力强,但蔓叶繁茂,蒸腾面积大,果实大,消耗水分多,因此不大耐旱。果实发育后期特别是采收之前,则不宜水分过多;否则,会降低品质,不耐贮藏。

冬瓜子对生长环境及土壤要求不严,喜光耐热,耐湿性强,不耐干旱。喜较强阳光,而且较耐弱光。在幼苗期,以短日照大温差处理之,利于雌花芽分化,可提早结果和丰产。整个生育期当中较短的日照、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茎叶生长发育,能维持营养生长健壮,有利于开花座果。

【种植技术】

露地栽培:

光照弱,湿度大时容易受冻。25℃以上高温生长迅速,但较纤弱,容易感染病害。根系发达,吸收土壤水分的能力强,但蔓叶繁茂,蒸腾面积大,果实大。

【温室栽培】

在温室内栽培,多于寒露前后播种育苗,幼苗发育期正处于短日照条件下,有利于雌花芽分化,雌花节位低,发生频率高,栽于温室内后,结果早、结果多。比较抗病,极少发生病害,节能日光温室恰好能够满足这些条件,其产量都可大大高于露地栽培的产量。

【药理作用】

1、免疫促进作用:

冬瓜子热水提取后,经透析得透析内液,此液对小鼠淋巴细胞的致丝裂活性呈浓度依赖性。透析内液为B细胞致丝裂剂,有PBA(无性系B细胞激活剂)活性及佐剂活性,使PFC(宽斑形成细胞)数显着增高,呈现免疫促进作用。

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

2、保健、抗衰老作用:

冬瓜子有很好的保健、抗衰老的作用。

3、利湿作用:

冬瓜子性凉,味甘。具有清肺化痰,消痛排脓,利湿的功效,中医临床用来治疗痰热咳嗽、肺痈、肠痈、白浊、带下、水肿、脚气等症。

【鉴别方法】

理化鉴别:取本品粗粉1g,加水20ml,煮沸10min,放冷,滤过。取滤液,置带塞的试管中,激烈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检查皂甙)

【化学成份】

冬瓜子含油14%,其中酰甘油的含量在72%~96%之间,所含主要脂肪酸为亚油酸,油酸,硬脂酸,棕榈酸,以及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碳三烯酸等。又含脂类,内有磷脂酰胆碱,磷脂酰已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神经鞘磷脂,脑苷脂。还含甾醇类化合物: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24-已基胆甾-7,25-二烯醇,24-已基胆甾-7,22,25-三烯醇,24-已基胆甾-7-烯醇,24-已基胆甾-7,22-二烯醇,24α-已基α-胆甾-8,22-二烯醇。又含三萜类化合物;粘霉烯醇,西米杜鹃醇,5,24-葫芦二烯醇。去脂肪后的种子中含蛋白酷活力的组分以及硒、铬等无机元素。

【炮制贮藏】

1、干燥:

冬瓜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瘪子,洗净,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作用:味甘,性寒。具有清肺化痰,消痈排脓的功能。生冬瓜子长于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多用于肺热咳嗽,肺痈、肠痈初起。

2、炒制:

取净冬瓜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黄色,略带焦斑时,取出放凉。用时捣碎。

作用:炒后寒性缓和,气香启脾,长于渗湿化浊。多用于湿热带下,白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