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思(燕支黄叶落)

 高世荣图书馆 2020-04-03

秋思 古诗提要:

秋思 翻译译文

翻译译文:

燕支的叶子枯黄而落下,女子独自登台远望。看到天空中青云纷散,单于带着秋色到来。

胡人的兵队在沙漠边塞集合,汉使往玉门关折回。在他乡的客人还没有归期,徒然为蕙草的摧折感到悲伤。

注释:

燕之:草名,可做红色染料。

碧云:青云,碧空中的云。

单于:外族首领。

沙塞:沙漠边塞。

玉关:即玉门关。

蕙草:一种香草。

征客:做客他乡的人。

《秋思》是盛唐时期的一首词,作者是李白,该作品出自《全唐诗》。

与《春思》相比,《秋思》别具特色。前诗主要采用“兴”的手法,侧重表情的含蓄蕴藉,而此诗则主要使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通过白描累积整个情感;如果说,前诗的气氛虽低沉却还闪动着希望之光的话,那么此诗的气氛便沉重到了极点,仅有的一丝希望也已彻底断绝。

燕支黄叶落,妾望白登台”,从春到秋,从草如碧丝到黄叶飘落,盼望中的亲人仍然没有归来。不难想知,在骋目远望之际,在海云相连、塞外秋来的茫茫景色刺激下,这位思妇的心情该是何等的沉重、悲伤!更有甚者,秋高马肥之季,正是胡兵南下掳掠的大好时机,“沙塞合”,说明胡兵已群集,而汉使的返回,则说明议和无望。看来,一场大战已迫在眉睫。“征客无归日”,从一方面看,战士绝无在战前返家之理,而战事的结束又不知在何年何月;从另一方面看,在即将爆发的战争中,丈夫是死是活尚难料定,如果他阵亡了,那确实就永久地“无归日”了。面对这黯淡的前景,这位思妇能不感到绝望吗?“蕙草摧”,指身上所佩蕙草经春历秋已经枯萎,与首句“黄叶落”相照应,同时,这枯萎的蕙草不也象征着女主人公悲痛欲绝的心境吗?。

全诗突出了一个“”字:景为望中所见,事是望中所想,情乃望中所发,而从所望之景,到所想之事,再到所发之情,每一场面之变化,都真切地反映了人物的心理变化,都与人物最后的绝望心境步步接近,这样,当人们读到最后两句时,便会自然生发“思妇之心,当如何其悲也”(萧士赟语)的感叹。。

秋思(燕支黄叶落),此诗作年不详。写少妇思念征夫,悲叹秋气凋零,青虚度。中有插叙边境秋色。王夫之云:“神藻飞动,乃所谓龙跃天门,虎卧凤阙也。以此及‘塞虏乘秋下’相比拟,则知五言近体正闰之分。”

玉关:即玉门关,汉武帝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移至今甘肃安西县双塔堡附近。因古代西域经此输入玉石而名,与西南阳关同为当时通往西域之门户。李白《秋思》有“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白登台:台名,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白登山上。李白《秋思》有“燕支黄叶落,妾望白登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