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公安:寻访“刘备城”,谒“三袁故里”,缅怀分洪闸

 孬张 2020-04-03

公安左公营:刘备城

公安,还念“左公”否?

公安之境,早先叫梅园。

公安之谓,刘皇叔赐名。

公安之境,乃“七省孔道”也。汉高祖刘邦分郡定县,将梅园改为孱陵。三国时期,刘备借荆州,亦夺江南四郡,养兵练武欲图霸业,油江口安营扎寨,史称“左公营”、“刘备城”。

时皇叔被封为左将军,常有书信问候:“左公安否?”,备信答简曰“公安”。后纪念左公安营于此,孱陵更名公安,光阴荏苒1700多年,再无变更。

这爿土地,深深烙有“三国”印:刘备城、孙夫人城、吕蒙营、陆逊城、陆逊湖、金猫口、黄金口,刘璋墓……莫不彰显壮阔战场影像、诡谲历史风云。

公安县城

这爿土地,更有经典的中华文化传承:东晋学子车胤,囊萤苦读,自强不息,成为《三字经》里世代相传之典范;明末袁氏三兄弟,开创“公安派”性灵文学新风。

吟诵诗圣杜甫的《公安县怀古》吧: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试问今公安:身为“七省孔道”,是否感念赐名人?

公安三袁,独树一帜

公安三袁雕像

四百多年前长安村,即方孟家溪镇的三袁村,竟出了袁氏兄弟三位名人。

中华文学流派多矣,“公安派”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之姿,享誉文坛。

老大袁宗道,字伯修,27岁京城会试第一,官至五品。

老二袁宏道,字中郎,官至吏部郎中,正五品。博学多才,为官勤勉,任吴县县令仅一年即大治。宰相申时行感曰:“两百年来无此县令”。

老三袁中道,官至南京吏部郎中,正五品。性情奔放,纵情山水,足迹遍天下,其文学成就仅次于老二。民间流传曰:“一母三进士,南北两天官”。

三袁墓

公安三袁,官声几何无人问,文学成就傲古今:反对承袭,主张通变;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推崇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

哦,公安三袁,享誉中华,诗文永存!

进洪闸与泄洪闸

北闸:进洪闸

1954年:北闸分洪

一端是死,一端谓生。

生死之间,是以广袤田园和房屋及人民生命为代价的自我牺牲,是舍小家、为大家的一种悲壮。

公安县境之南北两端,建有荆江分洪两道闸。进洪闸,又名北闸,屹立于北端太平口;节制闸,又名南闸,横跨南端黄山头虎渡河。

南闸:泄洪节制闸

1954年:荆江分洪工程建成后南闸试水

荆江河段,历史水患频繁。建国之初,太平口至藕池口间江堤西南的921平方公里被辟为分洪区。公安县境之分洪闸1952-1953年建成,1954年特大洪水时即被迫启用。

54孔进洪闸,每孔跨度18米,为开敞式钢质弧形闸门,最大进洪量每秒8000立方,可有效吞蓄洪水总量达54亿立方,当沙市水位达到极限用开启。

32个泄洪孔,其作用是控制虎渡河向洞庭湖分流量不超过3800秒立方,确保洞庭湖地区数百万人口与广大农田安全。

一端是死,一端谓生。而今,三峡工程已然建成,祈盼这荆江分洪闸只作风景,永不启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