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屏蔽朋友圈,你首先会选择谁?

 烟雨任平生oq4j 2020-04-03

    **只当一乐!!

    正研究一篇带密级的文件,脑海里忽然冒出上面文章的标题。文件制作方把它打着密级,除了提醒观看者注意保密之外,最最重要的功能是限制了接触的层级,规定了允许什么人传阅的资格。个人的朋友圈,具备相应的性质,采用屏蔽的方式行使的就是这项权利。那么,屏蔽谁,是个比较有趣味的问题。

一般性来说,第一个选择的会是不熟悉的人,他们在生活和生命中完全可以不存在。对熟悉的人,有时都相互戒备,何况陌生人,屏蔽他们一点没有毛病。

而这些人的来源也比较广泛。有的是在某个人张罗的饭局、社会聚会场所,大家在酒酣耳热之际,彼此都带着诚意说着:“来,加个微信,经常联系噢!”回头查一查,怎么也想不起来姓甚名谁。有的是托朋友或受朋友托办事,临时招来的二传手,当时聊得很来、处得热乎,转过身各自经营一亩三分地再无交集,属于再见面都记不起来的人。有的因为自己名气大,或位置高,在公开场合公开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记住的人申请微信验证,发来满屏的拥抱、握手的表情,就好像已经认识了一辈子,屏幕对面人的却显得非常蒙登。

能够想见,连鸡肋都算不上的关系,充其量是朋友圈的虚圈,不想让你了解思想和行为动态,真的到哪里都告不成。

其次,会选择有发展可能的人,大多是因为工作、业务关系而相互添加的,几乎网名后都标着备注,说明某某是地区经理,某某是部门领导,某某是商品代理。这些人没准什么时候会成为求助的对象,当然也不排除想要更多了解、关注一些人的因素,故而朋友圈对他们属于开放状态。但涉及家庭、婚姻及个人认为隐私的文章、图片,会采取分组可见的形式,既维护了关系的体面,又最大限度保护了自己。

想让谁看,谁才能看。这样的朋友圈可以定性为备圈,应该是朋友圈的基本生态。

还有一种,会选择熟人。熟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亲戚,包括闺蜜、哥们等死党,包括前任(没有的可忽略)、暗恋者等有感情纠葛的人。他们都在个体生命、生活中扮演过或正在扮演重要的角色。按理说,晒的鸡汤、美食、靓妆或佳景,最合适与他们分享。然而,天天要求点赞投票的、高调自夸炫富的、刷屏商品广告的,会让人自动启动遮蔽程序。况且,许多人心目中会感觉,朋友圈扩大了,朋友减少了;朋友圈热闹了,人更孤单了;朋友圈丰富了,思想却单调的无所适从。带着心事之重,把朋友圈当作才艺秀场、倾诉平台,写出来、发上去完成了精神自助,就不去考虑其它。

当然,推送时也会选择分组,只不过会冰火两重天,有的看到的都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有的在微信头像下面永远留着一条横线中间写着“三天可见”“半年可见”,无论辛酸的感言、狼狈的面相,还是温情的画面、动人的场景,只能在别人的分组发送里出现。

作家郑辛遥说过:生活的累,一半来源于生存,一半来源于攀比。其实,还可以加上一条,一半来源于选择。朋友圈本来是个交流媒介,想发就发,不想让人看点击只自己可见,没有那么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