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危难见忠诚的“段煨”

 四地闲夫 2020-04-03
危难见忠诚的“段煨”

献帝刘协与众多朝臣在长安五年间一直想返回旧都洛阳,但在董卓之后受到李傕、郭汜的控制而无法实施。195年六月,驻守弘农的西凉军阀张济来长安调解李、郭二人的冲突,同时提出移都弘农的建议,弘农位于长安去洛阳的中途,刘协对张济的建议立即表示赞同。他们一行人于当年七月离开长安,与临行前新封的骠骑将军张济、后将军杨定、兴义将军杨奉、安集将军董承,以及陪送的车骑将军郭汜,以及各自所带领的士卒一同向东行进,其间各人的心思不同,想回洛阳的人并没有亮出他们最终的目的,大家都往弘农行进。

危难见忠诚的“段煨”

大约一个月后,郭汜提出让刘协和朝臣们向北前往高陵,大家商议后仍难决断,刘协以绝食手段抗争,郭汜无奈妥协,决定先到附近的新丰县。《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三》《后汉书﹒董卓传》《三国志﹒董卓传》多处记述说,去了新丰后,郭汜又密谋想要胁迫大家返回西边的郿地,那是几年前董卓给自己修建郿坞之处。侍中种辑把郭汜的密谋告诉了大家,几位将军都不同意向西返回,他们在郭汜及其党羽高硕等人开始行动时,把刘协送到杨奉的军营保护起来,并合力冲破了郭汜军队的围堵,几天后走到了华阴县,遇到了在此驻守的宁辑将军段煨。

段煨,字忠明,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市)人,名将段颎的同族兄弟。段煨原为董卓手下将领,在董卓撤离洛阳时奉命屯兵华阴,为阻挡关东的袁绍联军。据称,段煨在华阴驻军期间重视农耕,不让士兵抢掠百姓,维护了地方的安宁。当时他听说献帝刘协与朝廷一行到了本县,马上就送来粮食衣服及公卿百官需要的物品,并想迎接大家进驻他的军营。

随行的后将军杨定与段煨以前结有怨恨,他的党羽种辑、左灵等人声称段煨有反叛之心,不能去其军营。太尉杨彪、司徒赵温、侍中刘艾等人则坚持说:“段煨不会反叛,我们愿意用性命做保证。”而董承、杨定胁迫弘农郡的监察官员督邮向刘协报告说,郭汜等人就在段煨的军营中。刘协心生猜疑,不敢去段煨军营,当晚在路边露宿。

危难见忠诚的“段煨”

董承、杨定准备攻打段煨,让种辑、左灵向刘协讨要诏书,刘协说:“段煨的罪行并没有迹象,你们就派人去攻打,还想命令我下诏书吗!”不管种辑如何请求,直到深夜,刘协仍不同意下诏书。杨奉他们领军攻打了十多天也没有攻克,这期间段伟供给朝臣们的饮食和御膳一直没有中断。刘协这时下了诏书,让侍中、尚书去告诉杨奉、杨定等人,命令他们与段煨和解,杨奉等人只好停战,奉诏回营。

刘协一行东行后,李傕、郭汜后悔放走了他们,这时又打着援救段煨的名义领兵追来,准备劫持刘协重回长安;而张济一路上与杨奉董承不相和睦,这时又与老搭档李傕、郭汜打成一片,当刘协车驾十二月到达弘农时,他们三位一块追来,与杨奉、董承的军队大战于弘农东涧,双方死伤众多,尚书仆射士孙瑞正是在这里为乱军所杀害。

危难见忠诚的“段煨”

事实上,刘协的朝廷东迁回归,在弘农一带与各种势力进行了错综复杂的较量。华阴守将段煨出面迎接,他是出于真诚,还是谋图反叛,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刘协在情况不明时宁愿露宿路边,也不轻易进入其军营,同时也拒绝写出攻打段煨的诏书,他要避免误入陷阱,也不愿伤害真诚,关键时候表现了处置事情的高度谨慎。当他十多天一直受到段煨未曾中断的御物供应时,开始感觉到了对方的温暖之情和忠诚之心,于是立刻写了诏书,让杨奉等人停止进攻。在刘协那里,诏书是可以写的,但不能随便乱写,少年刘协在这里的态度和行为的确值得赞赏。

驻守华阴的段煨原是董卓的部属,但他与李傕、郭汜在根本立场上有明显的不同,他始终没有参与李、郭追击拦截朝廷一行的军事行动,在朝廷危难时候供给衣食御物,且从不间断,向他们奉献了自己最实际的忠诚。三年之后,曹操以朝廷的名义派谒者裴茂都督段煨与关中诸将前往讨伐李傕,段煨的军队攻入其老巣黄白城,李傕兵败后被灭族,其首级传到许都示众。段煨被朝廷授予安南将军,调任镇远将军,北地太守,被封侯,又升为大鸿胪、光禄大夫,直到209年寿终正寝。这些荣誉职位表明了朝廷对他一生行为和功绩的肯定。

日久显人心,危难见忠诚。段煨怀着满腔热忱迎接逃亡中的朝廷一行,他受到冤仇者的中伤,因为出身于董卓部队,也曾受到刘协的猜疑,但段煨依靠他的忠心不二,经受住了中伤与猜疑的两重考验,联系他驻守华阴期间对老百姓的友好态度,能够看到他不同于西凉军阀的可贵品格。他后来受命讨伐李傕并取得完全胜利,更显示了他优秀的作战能力和一贯真诚国家的政治立场。段煨在史籍中出场不多,但却具有闪光的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