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瞿麦

 逍遥散人书馆 2020-04-04

【中文名称】瞿麦

【拉丁名称】Dianthus superbus L.

【别       称】野麦、石柱花、十样景花、巨麦

【所属类别】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中央种子目—族:石竹族—科:石竹科—亚科:石竹亚科—属:石竹属—种:瞿麦

瞿麦为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400~3700m丘陵山地疏林下、林缘、草甸、沟谷溪边。高50~60cm,有时更高。茎丛生,直立,绿色,无毛,上部分枝。花期6~9月,果期8~10月。

【分布区域】东北、华北 、西北及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新疆。北欧、中欧、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蒙古、朝鲜及日本。

【药用部分】石竹科草本植物瞿麦或石竹的地上部份。

【性       味】苦,寒。

【归       经】归心、小肠经。

【功       效】利水通淋。

【临床应用】

用于热淋

本品味苦性寒,为沉降疏泄之品,利小便而导热下行,故可用于小便淋沥涩痛等症,常与滑石、车前子、萹蓄等同用。

此外,本品尚有活血通经的作用,可用于瘀滞经闭。

【处方用名】瞿麦、瞿麦穗(洗净,晒干,切碎用)、野麦、石柱花、十样景花、巨麦。

【用量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

瞿麦汤:瞿麦、木通、滑石、竹叶、黄芩、冬瓜子冬葵子。治小便淋沥涩痛。《证治准绳》

【文献摘录】

1、《本草经疏》:阴寒而降,能通利下窍而行小便,故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因于小热甚者。

2、《本草正》:性滑利,能通小便,降阴火,除五淋,利血脉。兼凉药亦消眼目肿痛;兼血药则能通经破血下胎。凡下焦湿热疼痛诸病,皆可用之。

3、《本草正义》:其性阴寒,泄降利水,除导湿退热外,无他用。

【本草纲目】-瞿麦

【释       名】蘧麦(《尔雅》)、巨句麦 竹(《日华》)、南天竺草(《纲目》)。

1、弘景曰:子颇似麦,故名瞿麦。

2、时珍曰:按陆佃解《韩诗外传》云:生于两旁谓之瞿。此麦之穗旁生故也。

3、《尔雅》作遽。有渠、衢二音。

4、《日华本草》云:一名燕麦,一名杜姥草者,误矣。燕麦即雀麦,雀瞿二字相近,传写之讹尔。

【集       解】

1、《别录》曰:瞿麦生太山山谷,立秋采实阴干。

2、弘景曰:今出近道。一茎生细叶,花红紫赤色可爱,合子叶刈取之,子颇似麦子。有两种,一种微大,花边有叉丫,未知何者是也?今市人皆用小者。复一种,叶广相似而有毛,花晚而甚赤。按:颂曰:今处处有之。苗高一尺以来,叶尖小青色,根紫黑色,形如细蔓荆。花红紫赤色,亦似映山红,二月至五月开。七月结实作穗,子颇似麦 。河阳河中府出者,苗可用。淮甸出者根细,村民取作刷帚。《尔雅》谓之大菊,《广雅 》谓之茈萎是也。

3、时珍曰∶石竹叶似地肤叶而尖小,又似初生小竹叶而细窄,其茎纤细有节,高尺余,梢间开花。田野生者,花大如钱,红紫色。人家栽者,花稍小而妩媚,有红白粉红紫赤 斑烂数色,俗呼为洛阳花。结实如燕麦,内有小黑子。其嫩苗炸熟水淘过,可食

【修       治】曰:凡使只用蕊壳,不用茎叶。若一时同使,即空心令人气噎、小便不禁也。用时以竹沥浸一伏时,漉晒。

【气       味】苦,寒,无毒。

1、《别录》曰:辛。

2、权曰:甘。

3、之才曰: 草、牡丹为之使,恶螵蛸,伏丹砂。

【主       治】

1、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痈肿,明目去翳,破胎堕子,下闭血(《本经》)。

2、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毛发除血块排脓(《大明》)。

【主       治】痔并泻血,作汤粥食。又治小儿蛔虫,及丹石药发。并眼目肿痛及肿毒,捣敷。治浸淫疮并妇人阴疮(大明)。

【发       明】

1、杲曰:瞿麦利小便为君主之用。

2、颂曰:古今方通心经、利小肠为最要。

3、宗曰:八正散用瞿麦,今人为至要药。若心经虽有热,而小肠虚者服之, 则心热未退,而小肠别作病矣。盖小肠与心为传送,故用此入小肠。本草并不治心热。若心 无大热,止治其心,或制之不尽,当求其属以衰之可也。

4、时珍曰:近古方家治产难,有石 竹花汤,治九孔出血,有南天竺饮,皆取其破血利窍也。

【附       方】

1、小便石淋,宜破血:瞿麦子捣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三日当下石。《外台秘要》

2、小便不利有水气,栝蒌瞿麦丸主之:瞿麦二钱半,栝蒌根二两,大附子一个,茯苓、山芋各 三两,为末,蜜和丸梧子大。一服三丸,日三。未知,益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 知也。《金匮方》

3、下焦结热,小便淋闭,或有血出,或大小便出血:瞿麦穗一两 ,甘草(炙)七钱五分,山栀子仁(炒)半两,为末。每服七钱,连须葱头七个,灯心五十茎,生姜五片,水二碗,煎至七分,时时温服。名立效散。《千金方》

4、九窍出血,服药不止者。南天竺草(即瞿麦)拇指大一把,山栀子仁三十个,生姜一块,甘草(炙)半两,灯草一小把,大枣五枚。水煎服。《圣济总录》

5、目赤肿痛浸淫等疮:瞿麦炒黄为末,以鹅涎调涂 头即开。或捣汁涂之。《圣惠方》

6、咽喉骨哽:瞿麦为末。水服方寸匕,日二。(《外台秘要》)

【形态特征】

    瞿麦:多年生草本,高50~60cm,有时更高。茎丛生,直立,绿色,无毛,上部分枝。叶片线状披针形,长5~10cm,宽3~5mm,顶端锐尖,中脉特显,基部合生成鞘状,绿色,有时带粉绿色。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叶片呈条形至条状披针形。茎圆柱形,上部有分枝,长30~60cm,表面淡绿色或黄绿色,光滑无毛,节明显,略膨大,断面中空。枝端具花及果实,花萼筒状,长2.7~3.7cm;苞片4~6,宽卵形,长约为萼筒的1/4;花瓣棕紫色或棕黄色,卷曲,先端深裂成丝状。蒴果长筒形,与宿萼等长。花1或2朵生枝端,有时顶下腋生;苞片2~3对,倒卵形,长6~10mm,约为花萼1/4,宽4-5毫米,顶端长尖;花萼圆筒形,长2.5~3cm,直径3~6mm,常染紫红色晕,萼齿披针形,长4~5mm;花瓣长4~5cm,爪长1.5~3cm,包于萼筒内,瓣片宽倒卵形,边缘繸裂至中部或中部以上,通常淡红色或带紫色,稀白色,喉部具丝毛状鳞片;雄蕊和花柱微外露。蒴果圆筒形,与宿存萼等长或微长,顶端4裂;种子扁卵圆形,长约2mm,黑色,有光泽。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繁殖方式】

瞿麦的繁殖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分株的操作方法,选用强壮的瞿麦进行分株,死亡率较高。生长周期短。

1、种子繁殖:

将成熟的种子摘取后直接播种,选择没有病虫害健壮的单株,八月的时候割下瞿麦晒干取出种子,秋天选择一块土地肥沃的地方,疏松土壤,将瞿麦种子播下去浇足水即可。

2、分株繁殖:

和其他植物的分株是一样的,一般是在三月到四月之间,选择一个天气比较阴凉的时候将瞿麦挖出来,之后将其分为大小差不多的若干株,栽种在湿润的土壤上即可。

【栽培技术】

1、瞿麦的特性:

瞿麦大都是山地丘陵地区,在小溪和河谷的旁边也很常见,对土壤的要求很低,但种植的时肥沃一点的土壤较好,对水分的要求很高,一定要给瞿麦足够的水分。

2、瞿麦养殖对肥料的要求:

瞿麦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对肥料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期初的时候每年追肥三次即可,秋天播种后施加一次肥料,刚刚播种上,根系发展不是很完全,不能从外界吸收足够的养分,需施加一次肥料,冬天越冬的时再次施一次肥料,一方面可以保证寒冷的冬季瞿麦自身营养的提供,也可起到一定的御寒的作用,到春季来临的时候,最后追加一次肥料即可。

3、排水灌溉:

过多的水分还是过少的水分对瞿麦的生长都不利,因此,排水灌溉要特别注意,播种之后,在保证土壤是湿润的同时还不能有积水。

4、注意事项:

瞿麦对水分的要求是很高的,排水灌溉最该注意,积水有可能会导致烂根,水分少的话,不利于瞿麦的正常生长,以土壤湿润没有积水为佳。

【病害防治】

1、根腐病及防治:

根腐病是从根的腐烂造成的,发现有长势不好或者是异常苗的情况下,要检查瞿麦是否患上了根腐病;发病的中后期,开始慢慢发黄,根部逐渐腐烂死亡,所以,根腐病的关键就是发病的初期,发现之后,及时治疗。瞿麦的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很简单,发现有病的瞿麦之后,在其周围撒上一层草木灰或者是常见的石灰,然后,将有病的植株拔出后,喷洒药物去除病菌即可。

2、黑粉病及其防治:

黑粉病是植株长出瘤状物,瘤状物的内部有黑色的粉末。对瞿麦的花序和果实造成危害,使之长不出完整的果实,影响植物的价值。黑粉的防治要从播撒瞿麦的种子做起,在热水里冲一到两秒晾干后播下就可以大大减少黑粉病发病的几率,成株中如果有发现得了黑粉病的植株,就要及时拔出,并喷洒药物除菌。

3、青虫和黏虫害及其防治:

青虫和黏虫都是通过危害瞿麦的根部进而影响瞿麦生长的,发现植株上有青虫和黏虫的时候不需要拔出植株,只需要对植物喷洒药物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严重的时,隔一个周喷洒一次药物,直至害虫全部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