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六国传奇:在秃发傉檀手上达到鼎盛的南凉,为何很快就亡了?

 思明居士 2020-04-04
十六国传奇:在秃发傉檀手上达到鼎盛的南凉,为何很快就亡了?

凉州(今甘肃武威),是中西方的交通命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十六国时期,这里也成为继中原之后的第二战场。前秦之前,此地一直是张氏政权,虽也有纷争,但相对宁静。前秦衰败后,这里也格外热闹起来:先是略阳氐吕氏建立了后凉政权,之后秃发部和沮渠部纷纷叛离后凉,建立南凉和北凉政权。凉州的东面,则是新兴的西秦和后秦。凉州的战事,自秃发乌孤建立南凉后,也开始持续升温,到后秦灭后凉时达到沸点。那时,秃发傉檀是最得意,最威风的日子,因为他很快便兵不血刃的攫取了后秦的胜利果实。

南凉在历史上共存活十八年,有过三位君王:秃发乌孤、秃发利鹿孤、秃发傉檀,他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哥仨。其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是秃发傉檀,在他手里,南凉国力达到了鼎盛。南凉最主要的对头是后凉,可以说,他们之间的纷争从未间断过:秃发乌孤建国后,便攻取了后凉部分城郡;利鹿孤继位后,又趁后凉内乱并与北凉相攻之际,一度深入后凉腹地,打到其都城姑臧。不过,就实力来讲,当时的南凉也好,北凉和西秦也好,都稍逊于后凉。后凉在吕光死后,出现王位之争,又受南凉、北凉以及西秦的三面夹击,国势渐弱,于是,四国便一直处于胶着状态,互相攻伐,但谁也灭不了谁。这个动态平衡,最终因后秦的介入而被打破。

后秦是十六国时期,羌族建立的唯一一个政权。攻灭前秦后,后秦成为中原的新霸主,因为其中心在关中一地,便不可避免的和凉州发生了军事冲突。最先倒霉的,是和它挨得最近的西秦,在后秦强势打击下,国主乞伏乾归不得不投降南凉,后来,又只身投靠后秦,其子乞伏炽磐则留在南凉做了人质。再后来,乞伏炽磐伺机出逃去寻找父亲,被南凉军抓获,秃发傉檀和乞伏炽磐的渊源也就自此开始。当时,傉檀的哥哥利鹿孤想杀掉炽磐,以便讨好后秦,是秃发傉檀的劝阻,乞伏炽磐性命才得以保全。

当时,傉檀还没有当皇帝,却颇有王者风范和气度。他对哥哥利鹿孤说,“臣子逃归君父,振古通义”,做臣子的想回去找父亲,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说乞伏炽磐“孝心可嘉,宜垂全宥”,我们应该支持。还举了“魏武善关羽之奔,秦昭恕顷襄之逝”的例子,说我们也应该“弘海岳之量”(见《晋书》)。海岳之量有了,乞伏炽磐性命也保住了,然而,十二年后,秃发傉檀却为此付出了代价。乞伏炽磐趁傉檀西征乙弗、国都空虚之际,奇袭乐都(南凉都城,位于今青海省东部),一举灭亡了南凉,傉檀也被迫投降了西秦。开始乞伏炽磐对秃发傉檀还不错,封他为骠骑大将军、左南公,但终究放心不过,赐以毒酒,让他自尽了。

不管怎样说,一个人有宽宏大量,都该是好事。大度也是需要资本的,人在处于强势时,最容易产生包容之心。秃发傉檀的那次大度,也是南凉最强盛的时候,所以他有这个资本。傉檀对乞伏炽磐宽容,是一个政治家的风范,只是他没想到,乞伏炽磐后来偷袭南凉,也是政治家的手腕,政治本就很难分出好赖的。因为大度而丧命,也不能说是傉檀的错,只能怪政治太残酷。不过,凡事都不是偶然的,如果没有后来的骄纵,傉檀也许就不会为那次大度付出代价了。

方亭威武雄壮的大阅兵,也吹响了秃发傉檀失败的号角。阅兵,是在出征前或是凯旋后,对武装的一种检阅形式,为的是壮军威、鼓士气。古时交战,士气很重要,曹刿论战,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说的也是士气的重要。然而,傉檀的那次阅兵,却不止鼓舞士气这么简单,更多的是傉檀得意之后的耀武扬威。

具体说,秃发傉檀的威风,是从他攫取凉州之后,开始变得无法控制。后秦介入,凉州局势大变。西秦、后凉相继被迫投降(北凉距离后秦较远,暂时没有受到威胁),这样一来,就把南凉置于一个相对孤立的位置上。已继任南凉国主的秃发傉檀,看到后秦如此强势,赶忙“去其年号,罢尚书丞郎官”,向后秦称臣。为了讨好后秦,他先是平定了反叛后秦的南羌,之后又出兵北凉,将抢来的战利品,“马三千匹,羊三万头”(见《晋书》),献于后秦国主姚兴。姚兴一高兴,封傉檀为都督河右诸军事、凉州刺史,将原后凉之地交给了傉檀打理。

傉檀的聪明就体现在这里。若论实力,南凉和后秦实在差得太远,这一点傉檀比谁都清楚。他对后秦称臣不过是一个假象,为的是避其锋芒,并非出于本心,其“车服礼章一如王者”,摆的还是皇帝的谱。姚兴也不是没识破傉檀的意图,但凉州一地很复杂,姚兴需要有个当地人帮他打理。如此一来,傉檀便成为后秦西征的最大赢家。主政凉州后,傉檀“袭徙西平、湟河诸羌三万余户于武兴、番禾、武威、昌松四郡”,兵不血刃的顺畅,生机盎然的景象,让傉檀变得飘飘然。凉州最后一个劲敌北凉,此时在傉檀眼里已是小菜一碟。于是傉檀“征集戎夏之兵五万余人,大阅于方亭”(见《晋书》),搞了一个很隆重的阅兵仪式。信心十足,踌躇满志。随后,大军开拔,雄赳赳、气昂昂的奔赴北凉前线。

然而,这次他却吃了大亏。不但被后凉打败,还受到了大夏国的攻击。说起这事,也和傉檀的骄纵有关。大夏国的赫连勃勃看到南凉日益强盛,请求和傉檀联姻,却遭到傉檀拒绝,他不知道此时的傉檀,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赫连勃勃很没面子,便趁傉檀征北凉大败之际,趁火打劫,“自杨非至于支阳三百余里,杀伤万余人,驱掠二万七千口、牛马羊数十万而还”。傉檀领兵追杀,结果又中了赫连勃勃的埋伏,南凉大军惨败,将士尸体被赫连勃勃做成京观,名曰“髑髅台”,傉檀本人还差点当了俘虏。这下傉檀看到了自己的斤两,“惧东西寇至,徙三百里内百姓入于姑臧”,驱赶周围三百里内的百姓迁到姑臧城,给他壮胆,导致“国中骇怨”(见《晋书》),官员谋反,叛乱四起,让傉檀忙了个不亦乐乎。

秃发傉檀的骄纵是有原因的。正如大度一样,骄纵也需要资本。傉檀一直是秃发部族的骄傲,南凉王位是兄弟相继而非子嗣传承,原因就在秃发傉檀身上。傉檀“少机警,有才略”,他的父亲秃发思复鞬特别欣赏他,对哥几个说,傉檀“明识干艺,非汝等辈也”(见《晋书》),傉檀比你们哥几个都强。这样,傉檀便成了父亲钦点的王位继承。傉檀作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的对象,也一直受到非常的礼遇。秃发乌孤在位时,傉檀为车骑大将军,“入录府国事”(见《资治通鉴》),总领王府军国大事。利鹿孤即位后,傉檀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凉州牧、录尚书事,利鹿孤也是“垂拱而已,军国大事皆以委之”(见《晋书》)。可以说,傉檀从南凉建国开始,就一直掌握军国大权,是南凉实际上的掌舵人。

秃发傉檀很有政治头脑,也颇有大将风范。利鹿孤在位时对后凉的致命一击,便是傉檀的得意之作。当时吕纂来伐,大军咄咄逼人,南凉“三军扰惧”,将士们都很害怕。为了稳定军心,秃发傉檀“下马据胡床而坐”,搬个凳子坐在了军中,这份胆识和镇定让南凉军心大振,由此大败吕纂。后来吕纂攻打北凉,傉檀又趁机进逼后凉都城姑臧(今甘肃武威),“虏八千余户而归”(见《晋书》),让后凉很是头疼。

客观的说,傉檀在军事上确实有着过人之处,这一点,后秦尚书韦宗最有发言权。看到傉檀惨败,姚兴便“遣其尚书郎韦宗来观衅”,派韦宗带观察团去探明虚实,想趁机收拾南凉。傉檀与韦宗坐而论道,“远言天命废兴,近陈人事成败,机变无穷,辞致清辩”,把韦宗给煽懵了。最后考察的结果是:“群臣无傉檀匹也。虽以天威临之,未见其利”(见《晋书》),后秦没人比得上傉檀,即便是姚兴御驾亲征,也未必能占得便宜。说对北凉和大夏的失败,不过是一时的疏忽。姚兴不以为然,还是派了姚弼去征讨,结果被傉檀打败。傉檀这下一不做二不休,彻底甩开后秦,即凉王位,改年号为嘉平。

其实,对北凉和大夏的失败,也不是偶然的,归根到底还是傉檀的骄纵所致。当上皇帝之后的傉檀,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依然穷兵黩武,和北凉展开拉锯战。在北凉没讨到便宜,傉檀又率军西征乙弗,虽“获牛马羊四十余万”(见《晋书》),却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重新复国的西秦趁机攻占了乐都。南凉就这样在秃发傉檀手里灭亡了。

(全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