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空洁净明朗,是为“清”;大地万物苏醒,是为“明”

 荧荧渐积 2020-04-04

籽料、翡翠、松石、蜜蜡

一手货源,假一赔百

前10位添加送籽料原石一块


清明是24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在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自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

清明,既是节气,也为节日。天空洁净明朗,是为“清”;大地万物苏醒,是为“明”。农谚有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过后也是春耕大忙的时令。


清明刚好处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此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就连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清明节前后的风,自东南而来,是冬至后吹过的最温暖和煦的风。而天气,也真的开始暖和了,走出去,天地间一片清明,到处都是繁花飞鸟,热闹非凡。踏青,游春,放风筝,赏花,拍照,草地野餐,荡秋千,拔河,踢毽子,踢足球……这么多的快乐俯拾皆是,只要你走出门去。
清明节气与清明节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候的特点有关。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清明三候

清明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竞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

作为一个时令节气,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候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故此,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清明节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1
一候桐始华
桐,是指白桐花。意为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春来万物复苏,到清明时节,阳气更盛,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或许,在古人心中,白桐花开的日子稍微迟一些,恰好又在清明之时,所以才以此作为清明节到来的标志。

明,行走在大自然中,看各种各样的花慢慢地凋谢,一地芳华,瞬间美好即成泥,不觉使人感伤。然而,在另一坡道上,忽见一农家小院里有棵高大的白桐树挺立在稀白的云天下,兀自开了满树的紫白的小铃铛一样的花,香满原野,给人惊喜,使人震撼!这就是花开的力量,也是生命的动人之处,难怪,古人对此花情有独钟。

2
二候田鼠化为鹌
鹌,是指鹌鹑类的小鸟。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了。

田鼠为至阴之物,鸟为至阳之物。此语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可见,春日里的草长莺飞之景象,是顺应了大自然的变化。

其实,何止是鸟儿喜欢阳气渐盛的春季,就连人类,告别了冗长阴寒的冬季后,在闲暇之日,游走在春日里,晒暖阳,看花开,听鸟鸣。放松身心,体会生活的美好,惬意,舒服,自在!

3
三候虹始见
虹就是天上的彩虹,说明清明时节多雨,故而彩虹出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候,虹始见。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其实虹在这个时节出现,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知道,在干燥的冬季,天空中飞尘浓密。而在风光明媚的春季,有了雨水的洗涤,有了繁茂的植物绿叶对裸土的封遮和对粉尘的吸收,美丽的彩虹才可能出现在雨后的天空。

《十二月七十二候歌》中也说:虹桥始见雨初晴。对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正是因为新雨后的天空粉尘最少,空气最清洁,所以才有了美丽的彩虹。由此可见,古人对大自然的观察非常细致,充满智慧。

古人的清明三候,让人们正确了解和认知了大自然中的物候现象,让人受益匪浅。这是除了踏青、美食、祭祀之外,清明节的又一大特色。
清明习俗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在古代,清明有很多习俗,除了禁火、寒食、扫墓之外,还有踏青、植树、荡秋千、插柳条等等。

1
扫墓祭祀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古时为了农事的丰收,除了祈求自然风调雨顺外,还得请祖先保佑,于是渐形成春祭的传统。

清明扫墓,人们要清除杂草,培上新土。再摆上果蔬糕点等供品,摆上鲜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祈愿逝去的先人以得安宁。

往年,每逢清明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人们慎终追远,因为只有不忘记从何处来,才能知道往何处去。今年,疫情蔓延,加强无症状感染者的防控,很多人只好在家里表达对祖先的思念。

2
蹴鞠
蹴鞠,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早在三国曹植《名都篇》中就有“连翩击鞠壤”之句。

3
放风筝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会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在夜里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飞后,剪断牵线,任它们飞走,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4
踏青
中国人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但是,现在仍然是疫情防控时期,大家出门踏春,不要忘记做好个人防护,带口罩,不聚集。
清明诗词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蝶恋花》

苏轼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

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

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闾门即事》

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后登城眺望》

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

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清明即事》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

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

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清明日》

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张籍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

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江南清明》

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来源:道医、中华传统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