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聪明孩子养成记

 德高望重jn423t 2020-04-04

孩子的智商不是固定的,身为好妈妈,你可以有所作为哦!

首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去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高先生发布了一个《农村儿童的发展怎样影响未来的中国》的报告,说是他们的团队联合中国社科院在全中国做了一个调查,发现63%的农村留守儿童选择不上高中,再深入研究下去,发现孩子不上高中的主要原因是50%的农村留守儿童智商不到90分(及格线是80分,80分以下即是通常所说的弱智儿童),所以他们听不懂高中的课程,从初二初三就开始感觉到严重学习困难,老师和家长还可能以为是孩子不好好学习而严厉批评,这会导致孩子更加厌学。

怎么提高这些孩子的智商到90分以上呢?能不能提高呢?专家们和中国政府在陕西省做了一个试验:在陕西某些乡村,只要是有3-6岁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每周必须派出一个家长去村委会参加育儿培训,由经过培训的计生委工作人员出面教他们怎么给孩子增加营养、陪孩子玩、和孩子聊天、给孩子读书。就这样一周一个讲座,同时每周发一个玩具、一本书,要求家长想办法给孩子加强营养,每天多陪孩子玩耍,多跟孩子聊天,多给孩子读书,半年之后,所有受试的儿童智商都达到90分以上,平均每人提高10分以上。

试验证明,通过加强营养、多陪孩子玩耍,多跟孩子聊天,多给孩子读书这几个方法我们是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的。具体怎么操作呢?

1.加强营养。

如何加强营养?另一个故事给了我们提示:

1990年,受命于国际慈善组织“救助儿童会的”的杰里.斯特宁先生只用半年时间改变了一个专家20年都奈何不了的越南儿童营养不良情况。他单枪匹马,只带了一把皮尺,调查出村子里家里穷,但是孩子更高、更壮、更健康的亮点家庭,总结出这些妈妈的四条养儿秘方:

1)少食多餐:亮点妈妈一天给孩子喂4次饭(每日进食总量和其他孩子一样,只不过分4次吃)。可见,一般家庭一日两餐的做法并不适合儿童,因为孩子们营养不良的胃无法一次消化那么多食物。

2)积极的喂养方式:亮点家庭在必要时会亲自给孩子喂饭,还会鼓励生病的孩子多吃点东西。大多数父母却认为,孩子知道自己该吃多少,会自行从餐桌上取用适当饭菜。

3)小鱼小虾小蟹补充蛋白质。亮点家庭的孩子吃到的食物种类更多。妈妈会从稻田里捉一些小虾小蟹摻在孩子的米饭里。当地人一般认为,虾蟹是大人吃的食物,不适合喂小孩。

4)红薯叶补充了维生素。亮点妈妈还在米饭里加入红薯叶子,这种绿叶通常被视为下等食材。

结合我们的情况,我们也可以更多次更主动的喂养孩子,看来从前我们极力反对的家里老人家追着孩子喂饭、鼓励孩子多吃饭的做法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哈!食材种类也要注意更加丰富,多吃小鱼小虾和蔬菜。如果孩子怕鱼刺或者孩子不愿意吃蔬菜,我们中国传统的水饺和馄饨可以帮上忙,我妈妈做的鱼肉蔬菜水饺、虾皮馄饨就很受欢迎。超市有脱刺的鱼肉卖,蒸着给孩子吃或者包饺子馄饨都很方便。不仅仅鱼肉,其他肉类也可以,鸡蛋和豆腐中的磷脂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也很有好处,要保证孩子的菜谱中二分之一是蔬菜,四分之一是肉蛋豆腐,四分之一是米面。

2.多陪孩子玩耍。

怎么陪孩子玩,听孩子的就好了。玩什么,怎么玩要让孩子作主,有个妈妈总结的陪娃八字箴言特别好,就是:“闭嘴,跟随,忘记时间!”孩子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每个孩子都知道怎么玩,家长只要放低姿态,甘心被领导就好了。在玩耍中,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领导力都会得到充分的锻炼。

陪孩子玩耍的“活儿”可以更多地交给爸爸。我家小贝就说过:“妈妈陪我读书,爸爸陪我玩!”爸爸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运动能力更强,精力也更旺盛,可以陪孩子玩得更嗨更高级。我家孩子的所有棋类和球类运动都是爸爸教的。有两三个月时间小贝和爸爸还每天晚饭后都研究半小时左右的魔方,后来参加学校的魔方比赛还获了奖,是父女共同努力的结果。

还有一个更省力的绝招,就是放学后先别回家写作业,约一起放学回来的小朋友先在小区花园里玩半到一个小时,您什么都不用管,只管玩手机,或者和别的家长白话就好了。只要提供孩子相处的机会,孩子自会玩得兴高采烈,孩子天生是玩的专家。记得我家大宝一年级的时候,几个小朋友每天放学后就光追着跑就可以玩一个小时,天天追,天天跑都不腻。

周六日或者寒暑假也可以鼓励孩子约附近小区的孩子来自己家里一起写作业,一起玩耍。同伴玩耍除了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在玩耍中培养孩子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学会与不同性格的孩子和平共处。

3.多跟孩子聊天。

怎么跟孩子聊天,《父母的语言》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专业指导,提出了一个3T语言交流法:

第一个T:共情关注(Tune in)。

动情的描述孩子的日常活动。即使孩子还不会说话,家长也要习惯于富于感情得“自言自语”,就像孩子能听懂一样。比如每次孩子睡醒了哭闹,妈妈不是静静地走过去,而是立刻大声回应:“宝宝醒啦!妈妈来啦!你等等,我的小乖乖!我们是喝奶粉还是吃水果呢?……”总之,在走向孩子的路上,一直热情地说个不停。

第二个T:充分交流(Talk more)。

尽可能多和孩子聊天。

我昨天早上小公园跑步遇到同院住的大宝同学张晓鹏的爸爸。他跟我说:“学校离家不到10分钟路程,其实不用接送孩子。但是我坚持接送,只为了路上和孩子聊一聊。平时在家孩子不愿意和我聊天,我说他什么他也不听,路上就会和我聊一点学校里的事情,我说什么他也会听一点儿。不一定每一次都聊,10次送他能聊一次就很好。”

我和张小鹏爸爸的观点一样,只负责接送和陪聊。我认为父母只要负责做饭和情绪安抚就够了,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我家就在学校马路对面,但是我坚持每天接送,就是为了多一个和孩子聊天的机会。除了上学放学路上,每天晚上孩子们洗澡的时候,我也会在洗手间里陪她们聊天。

吃饭的时候,也是一个全家聊天的好机会。

具体聊什么?以孩子为主,孩子愿意聊啥就聊啥,我只贡献耳朵和微笑。

有一天小贝对我说:“我给你们讲点学校的事儿,但是有一个条件:不许评价,不许传播,也不许借题发挥教育我。”“我就想开开心心讲点学校的事情,你们如果评价,让我扫兴,我以后就不告诉你们了!”

我们做家长的都希望孩子把心事告诉我们,就让我们努力满足孩子的要求吧!“不评价,不传播,不借题教育!”抓大放小,只要不伤人伤己,小事让孩子自己去摸索着解决。

即使需要干预,也要用温柔的语气,从孩子的需要出发,引导帮助他,而不是批评训斥他。比如孩子说他喜欢上班里一个异性同学,我们可以说:“很好啊!你欣赏她什么优点?咱们怎么向她学习?你觉得怎样做会让她喜欢上你?校规是怎么规定的?怎样自然大方地交往即不违反校规,又不影响彼此和其它同学的学习?”视情况而定哈,一般只说“你欣赏她什么优点?咱们怎么向她学习?”就够了。

如果在倾听中,发现需要提醒孩子的地方,最好不要直接批评,可以通过自我批评来间接提醒,比如:“这个问题,妈妈小时候犯过一个错误,造成了什么后果。相信你会比妈妈小时候考虑得周到多了。”或者找相关电影、书给他看,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直接反复给他示范。

第三个T:轮流谈话(Take turns)

不能家长一言堂,尽可能多让孩子说。家长如果说,也多重复或者总结孩子的话,多提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非暴力沟通》给我们提供一个有效的沟通模式,多用“事实,感受,需求,希望”句型来引导或者帮助孩子澄清双方的目标,然后一起头脑风暴想出各种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让孩子选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来执行。

4.多给孩子读书。

从孩子出生开始,甚至更早,从胎儿三个月孩子有了听力开始,您就可以给他读书听。

我家是从孩子半岁,可以坐着抱在怀里开始。3岁以下的婴儿爱撕书,可以买《婴儿画报》或者《嘟嘟熊》给他读。这两本杂志是国内婴儿杂志中最好的,由妇联主办,画面精美,字大,老花眼的老人都可以帮孩子读。等到三岁以上就可以去附近的私立绘本馆或者公立的市区图书馆借阅绘本给他们读了。私立绘本馆一般年费300到500元,公立图书馆免费。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图书馆,这是比学区房更重要的事情。有人说,自从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就没有了教育不公平这一说。还有人说,没有重复利用公立图书馆,就不要抱怨教育不公平。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也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每天最低给孩子读书10分钟,只要在6岁前坚持一年以上,孩子就会在6岁左右学会独立阅读,孩子上小学以后的学习成绩您就不用操心了,只需要监督提醒孩子每天最低看课外书半小时就够了。

具体读什么书?答案是孩子爱读什么读什么,孩子最喜欢的就是最适合他的年龄段儿和接收能力的,他最容易消化吸收的。如果老师让读的书,孩子不愿意读,一般是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到,您可以读给他听,孩子的听力理解能力比视力理解能力高5年以上,所以你读给他听会帮助孩子理解自己本来理解不了的东西。平时就尽量跟随孩子的兴趣,让他爱看啥看啥,开卷有益。如果你想让孩子看点你认为更有益的好书,可以先给孩子读一两章,等孩子入了迷,再借故走开,孩子自然会接着读下去。

最后,总结一下,通过加强营养、多陪孩子玩耍,多跟孩子聊天,多给孩子读书这几个方法让我们帮助自己的宝贝孩子变得更聪明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