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朝为中华文明奠定礼乐基础和精神面貌,礼崩乐坏后孔子该怎么办

 楚士祥丁 2020-04-04

一,周朝的文化与政治背景——封建制度

【政治】:周朝代殷之后,周公旦提出全新天命观,并且制礼作乐,这可不是今天的礼仪和乐曲,古代的礼乐是关乎国家祭祀、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下面简短介绍一下:

  1. 制礼就是建立周代封建宗法和政治道统,叫礼。有点类似后来中国血缘宗法性传统社会伦理道德,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之类的,没人敢违背,这也就是孟子说: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礼在周代这个字的含义,是国家政治政统到民间礼节礼仪的总和。
  2. 作乐不是指周公旦这个人是音乐家喜欢弹琴,说到乐必须想到古代的祭祀乐是指大型祭祀活动上的奏乐和乐章,所谓大型祭祀活动就是正统意识形态的宣扬和继承合法性的表示

《尚书·多方》周公曰:“王若曰:猷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我惟大降尔命,尔罔不知。洪维图天之命,弗永寅念于祀,惟帝降格于夏。有夏诞厥逸,不肯慼言于民,乃大淫昏,不克终日劝于帝之迪,乃尔攸闻。

这段的意思是:你们众诸侯国治民的长官,我给你们下达教令,你们不可昏昏不闻。夏桀夸大天命,不常重视祭祀,上帝就对夏国降下了严正的命令。夏桀大肆逸乐,不肯恤问人民,竟然大行淫乱,不能用一天时间为上帝的教导而努力,这些是你们所听说过的。夏桀夸大天命,不能明白老百姓归附的道理,就大肆杀戮,大乱夏国。夏桀因习于让妇人治理政事,不能很好地顺从民众,无时不贪取财物,深深地毒害了人民。也由于夏民贪婪、忿戾的风气一天天盛行,残害了夏国。上天于是寻求可以做人民君主的人,就大下光明美好的使命给成汤,命令成汤消灭夏国。从这段我们可以看出祭祀的重要性以及周朝的统治合法性。

西周在文化观念上非常崇尚“德行”,这一点被后来孔子承袭并且进一步提出了“仁”的概念,西周就连君权也是“以德配天,合则天命常在,不合则天命转移”。指的就是周天子如果不好好干,就让他滚蛋,让周天子的儿子赶紧继位,如果没有儿子,那就在最近的亲戚里面找一个当天子。

著名的周厉王就是被贵族和当时的老百姓一起轰走了,但这不代表王权被推翻,当时的贵族们和诸侯们站出来说周厉王被驱逐了,现在要换一个周天子,这个事件叫'周召共和',共和就是指共同商量的意思参与人物就是召公、周公二相以及大贵族的家长们,他们把厉王之子,也就是太子静长立为宣王。

《史记周本纪》於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厉王出奔於彘。

《史记·周本纪》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於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

周朝为中华文明奠定礼乐基础和精神面貌,礼崩乐坏后孔子该怎么办

【文化】当周朝把新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建立,所以产生了礼乐基础,这可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文化根基。如《诗》《书》《易》和《礼》都是那时候的文化以及历史贡献,后来经过孔子及其弟子等儒家的提升、整理、总结,最终形成了成文的儒家经典,如《诗经》《易经》等四书五经,“经”指的是孔子及其弟子一起整理的意思。

周朝为中华文明奠定礼乐基础和精神面貌,礼崩乐坏后孔子该怎么办

经典

【封建制度】指的是封土建邦、分封建制才叫封建周文王的儿子有很多,到底给他们怎么分家产?总不能只给一个吧,于是他把土地的一部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即文王之子;另外一部分封给周家的其他亲戚;最后是封给一些老贵族。最终一共封建了七十多个国家,姬姓之国占五十个,这个方式其实就是以土地或者说以赏赐换忠诚的制度,不然亲戚们抢来抢去打来打去不利于国家的安稳,所以分封土地给诸侯彼此之间是亲戚关系来论才叫封建。

《左传》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周朝为中华文明奠定礼乐基础和精神面貌,礼崩乐坏后孔子该怎么办

封臣的封臣不是周天子的封臣】周朝的百姓在那时候叫“国人”,指的就是诸侯国内的普通人,那么这个诸侯国内是自治的吗?答案是的,诸侯们有着非常独特的权力,他们可以继续往下分封,也就是王封建了诸侯,诸侯再封建小诸侯,小诸侯再封建下一级。但是,诸侯的下属们并不直接归王领导,即时是王发号施令,也只能给诸侯们发号,然后诸侯们再往下发号施令,而不能周天子直接对往下分封的人下命令。

这些诸侯所获的就是一片土地,叫封地或采邑,他们是有镇守一方有守土养护百姓之责。就这样一层一层往下的话,其实就是周天子的权力不断下放。并且周朝动不动就搞赏赐,立功了的赏赐更是高,所以会得到各种车、马、器等各种各样的财物,这样一来,这些人很容易成为非常富有的贵族阶层。

周朝为中华文明奠定礼乐基础和精神面貌,礼崩乐坏后孔子该怎么办

周朝就这样封来封去,随着事件的流逝久而久之在王朝内部就孕育了一个庞大的贵族集团,这些人都是因为周天子那里有吃、有喝、有钱才会听话,但是土地就那么点,是远远供不应求,如此下去战争肯定会发生,并且这样的话,王朝经济会日益陷入困顿,这也是后来周朝为什么越走越难直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诸侯们对周天子的尊敬和耐心尽失,纷纷不听已经没有钱的周天子了,西周大概经历了二百多年之后这个王朝就开始走向了衰落,就是著名的东周,而东周又分两个时段: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二,平王东迁,周朝贵族文化的凋零—襦葛之战

有一部著名的书籍叫做《吕氏春秋》,这是吕不韦在秦国统一之前与人编纂的,既然专门命名吕氏一定有区别之意,可见在此之前一定有《春秋》这本书,《春秋》据学者王国维先生考证,其记历史大事是起自鲁隐公元年——鲁哀公14年,总共242年的历史。

这段历史的记载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后来外族入侵时候没有及时防御,致使天下大乱,这就是西周崩溃,然后周平王东迁到雒邑,此时的东周就可以算作春秋的开头,这时候是霸主刚刚兴起的时代,这时候各家都在发展,大概90年左右的时间。

第二个阶段就是真正的霸主时代,著名的齐桓公就是这个时期的人物,从齐桓公一直到晋悼公死算作结束,长达128年。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孔子所在的春秋晚期,这时候霸主们已经不是很强了,因为权力的下移,底层的士大夫、门客、贵族们也在逐渐向上挑战原本霸主的权力,这个时期大概九十年。

周朝为中华文明奠定礼乐基础和精神面貌,礼崩乐坏后孔子该怎么办

诸侯们此时不仅不听周天子的了,互相之间经常打来打去非常不和谐,本来周天子按照以前的传统,是要带着大军去以正义的名义让那个挑起事端的诸侯国消停下来,这就是“御驾亲征”的来源。类似两个小孩子,其中一个小孩子欺负另外一个,这时候作为大哥就会站出来调和,春秋时期各诸侯还算给周天子面子,可现在已经到了战国时期,天子真正成了摆设。此时发生了一场诸侯和王之间的战争叫'襦葛之战':

周桓王十三年 (公元前707年) 秋,桓王调集陈、蔡、魏等国军队联合攻郑,战于襦葛 (今河南长葛东北)。周分三军:右军配属蔡、魏军,左军配属陈军,桓王亲率中军主力。郑军亦分三军迎战,决定先攻周军薄弱的两翼,再集中兵力攻击周军中军。郑庄公还改变了传统的车战队形,布成“鱼丽阵 ”,即将原随车后的步兵分散配置于战车左、右、后三方,填补了战车之间的空隙,收到了车步协旦攻测纪爻慌诧苇超俩同相互掩护的效果,攻防更加自如。

交战开始,郑军先从两翼发起进攻,陈军一触即溃, 蔡、魏军纷纷败逃,周军左右两军阵脚大乱,中军更加孤立。随后,郑军从左右向周军中军实施钳形攻击,中军主力亦投入战斗。周中军三面受敌而大败。桓王中箭受伤,急忙退军。

结果周王被郑国人打败之后,周王室威信扫地,大国纷争四起,这就是王室跟诸侯的战争,接着出现了两个强权,郑庄公和鲁庄公,鲁庄公就是《曹刿论战》里的君主,鲁庄公十年打齐国,著名的长勺之战,齐桓公派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相遇。鲁庄公采用曹刿人建议,鲁军按兵不动,齐军三次击鼓发动进攻,均未奏效,士气低落。鲁军一鼓作气,打败齐军。后乘胜追击,直逼齐国国都,获得胜利。

《左传·庄公十年》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郑武公十四年(前757年)其夫人武姜生公子寤生,因难产所以认为这个孩子不吉利,于是起名“寤生”,足以看出姜氏不喜欢这个儿子,不然能有给自己孩子起名“难产”吗?后来生了寤生的弟弟叔段。但武公还是立了长子寤生为太子。

郑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郑武公病重,武姜在武公面前说叔段贤明,想让武公改立段为太子,但武公没有应允。前743年,郑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继承君位,是为郑庄公,就是这么一个被瞧不起的不吉利之人,把周王的权威打翻在地。

《古文观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周朝为中华文明奠定礼乐基础和精神面貌,礼崩乐坏后孔子该怎么办

郑庄公

上面说的这是'襦葛之战'的主角,在后来的霸政时期我们比较熟悉的是齐桓公,然后是晋文公,南方的楚庄王,还有秦国,霸主们的个性不同,按道理来说打仗兵不厌诈,兵贵神速,但是那个时候春秋末期,还没有夸张到后来的吴越战争的灭国战,所以当时的人打仗还是比较守规矩,比如殷商贵族之后的宋襄公,他说过一句话:'不伤二毛”、'不鼓不成列”,不伤害上了年纪的人,不攻击没有准备好的敌人,这种打法怎么可能不被灭?确实,宋襄公一直被人诟病太过于仁义导致自己国家的困境,即对他人太过于人道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周朝为中华文明奠定礼乐基础和精神面貌,礼崩乐坏后孔子该怎么办

但实际上这不是他独创新招的打法,这是非常传统的打仗方式,那个时候打仗不是平民的事情,只有贵族及其子弟才有资格打仗,在殷商和西周强盛的时候不止是贵族之间的战争如此,周天子去教训那些不听话的诸侯国也是这样的方式,目的是打服对方,而不是打死对方然后抢夺土地和人口。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我们今天经常用一个词叫“征服”,比如成吉思汗征服某某国,但实际这样的形容放在周朝是不准确的,大家看下面“征”字的甲骨文,“從”与“彳”的转换,「從」是从,「彳」為行走,「從」为从,「正」是人之行止正直。或者你这样看,双立人加个'正',这就表示一种正义、正直的含义在其中,最开始用于周天子,西周封建的那些国家有的不老实,出现了内部争斗,篡权等行为出现,周天子也可以领着军队去纠“正”他,所以'征者,正也'

周朝为中华文明奠定礼乐基础和精神面貌,礼崩乐坏后孔子该怎么办

征之为言正也。(《孟子尽心下》)此句就是说有纠正不正义的行为叫征。

所以要注意春秋时期之前,即西周的战争不是后来意义上的战争,当时这个'征'并不是要杀人放火,不是要掠夺土地,重点是要纠正错误,这也是为什么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之间虽然打来打去,可互相还是经常借粮食给对方,而不会发生灭国战争。

直到平王东迁过去了一百年,此时是真正的霸主时期,但就是如此宋襄公他还是奉行仁义之战争的理念,他要和对方定好时间和地点,然后距离必须一样,同时开始动作战斗,谁都不允许搞鬼。

《孟子·公孙丑上》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孟子说:“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所以称霸必须是凭国力的强大。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使天下归服的不一定是大国,商汤王只有方圆七十里,周文王只有方圆一百里,用武力征服别人的,别人并不是真心服从他,只不过是力量不够罢了;用道德使人归服的,是心悦诚服,就像七十个弟子归服孔子那样。所以孟子认为霸道跟王道有个区别,霸道就是假借仁义的名义,行自私自利之实,王道是真正的仁义,因为最初周天子的王道是不自私的,自己花钱花力气去调和,但是却没有掠夺,这种亏本的买卖背后的意义就是维护天下的安定和谐,可谓“王道”。

尽管是霸主时期,因为还处在春秋的中间阶段,所以那时候这些诸侯尽管像孟子说的,为了私利而打仗,但实际上还得顾得上贵族的面子,不会直接上去就打仗,而是先引诱对方动手,等对方动手自己再反击,这就是自卫,这样就可以“诉苦”,好让其他人站在自己的这边,这其实就是西周的王道以及后来的贵族文化现象在霸主时期的遗留。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师出有名就可理直气壮,反之则会士气不盛。

三,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春秋末期

刚才我们介绍的是春秋的中期——霸主时期,而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那个时代又是怎样?用他在《论语·季氏篇》里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就是天子掌握着祭祀大权,祭祀代表了军事和政治,而后一句则很能说明孔子所处的时代,周天子的权力已经旁落其他诸侯了,诸侯们自己私自进行祭祀,私自定规矩,并且说打仗就打仗,根本不经过周天子的同意,周天子也没能力调和,因为打不过诸侯们,而后来到了孔子所在的春秋末期,天子俨然成了一个吉祥物。

周朝为中华文明奠定礼乐基础和精神面貌,礼崩乐坏后孔子该怎么办

其实,霸权时期在孔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个时候叫霸权衰落,这不是指诸侯的实力衰弱,而是诸侯的权力被底下人分夺,诸侯们现在也体会到了周天子当初面对诸侯们的感觉。

事情是这样的,孔子讲'陪臣执国命',指诸侯的家臣们独大之后掌握了诸侯的命脉,从而掌握了国家的命脉,孔子说的就是鲁国的大权落到了季氏家的家臣阳虎手里边,阳虎与孔子是同时代的鲁国人氏,且年龄略长于孔子,有趣的是,据《史记》说阳虎与孔子俩人长得还极像,

《史记》:“孔子状类阳虎”。而孔子“生而首上圩项”、“长九尺有六寸”。

他以季孙家臣之身,毫无雄厚家底与政治背景,却能够跻身鲁国卿大夫行列,指挥三桓(鲁国的宣公-成公-襄公三桓,其中以季氏最强盛),所以阳虎此时相当于执政鲁国,开鲁国“家臣执国政”的先河,能力确实是有,但被称为春秋这段历史的大反派,被人斥之为“恶人”。为什么?

可能是因为阳虎得罪了孔子,儒家是好惹的吗?笔杆子之下写死人,事情是这样的,《列子》书中对孔子一生所遭受的磨难概括为四:“穷于商周,围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

其中两难(围于陈蔡和见辱于阳虎)与阳虎有着直接的关联,另两难亦或多或少与阳虎有一定的关系,并且阳虎多次羞辱孔子,我仅举一个例子,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35年。孔子这个人爱吃东西,年轻时嘴馋,尤爱吃乳猪肉。一旦有吃的机会,他是不会轻易放过的,所谓后来他得了胃炎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次鲁国季氏宴请士一级人士,孔子一听,又有好吃的可以蹭了,赶紧前往,但到了季氏家门口,时为季氏家臣的阳虎却不让他进去,可能是看孔子和他长得太像,不想进去被人误会,他对孔子说:“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意思是:我没邀请你,你居然敢来蹭吃蹭喝?孔子此时只有17岁,羞的脸红只得返回,我猜想阳虎之所言所行无疑给这位少年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所以不能惹写历史的人,关于这段有趣的历史大家可以自行查阅,他和阳虎的故事有很多的。

所以你想,老师讨厌阳虎,唾骂阳虎,学生自然要效仿之,这对于对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来说在正常不过了,因为老师的好恶,自然是自己的好恶。中国历朝历代的史官几乎都是孔学之徒。只要这些人写书,一定要骂一回阳虎。

比如司马迁在《史记》中骂阳虎为“贼”。班固在《汉书》中骂阳虎为“盗”,并将阳虎列为三类九等人物之末。欧阳修在《新唐书》中骂阳虎为“盗”时,还添油加醋,言阳虎除窃了鲁国之“大弓、宝玉”外,还盗了“《春秋》书”,总之骂出了新意。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骂阳虎为“祸根”,你一直能查到清朝还有人骂阳虎。

这些人骂的原因除了我上面说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阳虎开启家臣篡权的先河,延伸到后来的外戚干政、宦官干政、后宫乱政等,大家一提起来就想到阳虎,然后就得骂几句,可见春秋末期的阳虎做的事情被人们多厌恶了,也很有力的说明当时时局的混乱不堪。

孔子这个人实在看不下去,他提出“克己复礼,恢复旧制”,他希望当前社会的一切能够恢复到周朝周公旦制礼作乐的时代,这是一种回退的思想。

周朝为中华文明奠定礼乐基础和精神面貌,礼崩乐坏后孔子该怎么办

古代祭祀

接着他说:'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这是孔子强烈的批评春秋这段'无道'的历史。

诸侯们为了权力在当时争来争去,但今天你胜,明天他胜,所以没有一个人可以长久掌控权力,以至于当时社会不断地发生战争,所以孔子说'盖十世希不失矣”。“十世'就是'十辈人',辑'就是'少',就是很少不失权的。

权力落到谁手里面呢?落到了诸侯身边的大夫手里边——'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五世希不失”就是说五世就很少不失权的了,接着他说家臣窃取了诸侯的权力之后,'三世希不失矣”,超不过三代。

《论语·第十六章季氏篇》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 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周朝为中华文明奠定礼乐基础和精神面貌,礼崩乐坏后孔子该怎么办

我们可以看到权力从周天子到大诸侯再到小诸侯,然后诸侯群起之后权力却又下移到大夫手中,大夫的权力又下移到各自家臣手中,并且下移速度越来越快且持续时间越来越短,春秋的历史大势就是如此,最后大夫们杀了诸侯然后“三家分晋”,鲁国也是三桓共治,但实际家臣势力越来越大,他们说的也不一定算数了。

《资治通鉴卷一》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周朝为中华文明奠定礼乐基础和精神面貌,礼崩乐坏后孔子该怎么办

还有就是著名的“田陈篡齐”也叫“田氏代齐”,指中国战国初年陈国田氏后代取代齐国姜姓吕氏成为齐侯的事件,表示老贵族没落了,新的贵族从大夫中崛起,他们夺了权力,于是新的时代就开始了。

《左传》及陈之初亡也,陈桓子始大于齐。其后亡成,成子得政。

孔子希望将周朝的礼乐文化重新振兴和恢复,什么叫礼乐文化?就是指人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也要珍惜和关爰他人生命(拿人当人),孔子在当时提出对,不能动不动就把人脑袋砍下来给自己的祖宗祭祀,这是野蛮的,人与人应该用礼仪和谐相处,所以这是压抑种内竞争的方法。

《论语·阳货》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由此孔子强调“仁”,仁指的是道德意义的“爱护人”,你也可以理解为仁就是一个人对道德规范的内在自觉。然后在血缘关系内部重新定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道德”和“孝顺”,这可以被称作“仁德”,这些都符合农业文明的血亲社会,也就是说孔子发现人与人之间就是缺少这方面的强调,只要强调帮助人们找回这些被遗忘的规律,从而就能降低人与人的种内竞争,这叫孔子说的“吾道一以贯之”,意思是他的学说有一条贯穿的线路。所以孔子通过反思不仅从礼的背后发现“仁”,还提出了人的心灵秩序和道德秩序。

孔子的全部思想总和其实说白了就是“仁”与“德”,“仁”这个字在《论语》中出现了 109次,而他说的全部内容的总和就是三个字“仁之方”即实现仁的方法,他讲的是“忠恕之道”(系矩之道),意思是“推己及人”,他爱讲一句话:“己之所欲,亦释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而德是血缘关系的自然导出,是对封建制度的礼的内在实质进一步的解释,孔子这套天命观使得人们讲道德与天命关联,如果你不符合道德天命就会使天下大乱,或者灾祸招致等,因为农业文明靠天吃饭,所以这一招非常管用。以此,人们就会发自内心遵循社会秩序,即孔子的新“礼”

孔子开私学,让民间的人有文化,懂礼仪,并且,孔子将原本的君子与小人(贵族和平民),通过道德的方法抹去贵族身份,也就是君子指有道德的人,而只要你有道德,符合君子标准,哪怕你是衣衫褴褛的普通老百姓,你依旧可以当圣人,这是“人人皆可为尧舜”的思想,也就是抹除外在的身份、财富和阶级差异,只以道德标准去评价人,也就是为什么后来的选拔人才是通过举孝廉的方式了。

更多关于孔子的内容请看我往期文章,这里不赘述了:儒家对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近代人误会孔子了

四,人心不古——战国时代正式拉开序幕

此前诸侯的争斗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要重新立一个文化,而仅是在周天子之下的诸侯之间的摩擦,但是西周崩溃了,封建制度崩塌又经历了很长时间,诸侯们不能安于一隅,必须主动出击,于是他们不断地通过战争的办法谋求自己的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没有底线。并且这些列国自己也要向下笼络人心,于是晋国之类的国家,内部的依附的大夫和贵族势力发展得非常快。

周朝为中华文明奠定礼乐基础和精神面貌,礼崩乐坏后孔子该怎么办

也就是说大封建制度崩塌,小封建制度依旧运行,这些大夫和贵族势力,迟早有一天要和国军取争夺权力,等到霸政结束了,晋悼公死了,天下的大夫贵族没了限制于是内乱开始,这个内乱阶段就彻底丢失了贵族文化,变成了夺权、狡诈,欺骗和善变,所以自孔子之后东周就开启了战国时期,这是政治演变的趋势。

周朝为中华文明奠定礼乐基础和精神面貌,礼崩乐坏后孔子该怎么办

战国后期地图

五,齐桓公与管仲的尊王攘夷

在周朝之前中原地区的周围就有威胁,所谓'四夷':南蛮,东夷,西戎,北狄。

《礼记王制》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

而后来周朝武力强大,周天子经常带着诸侯去打这些四夷,但是后来武力渐弱加上天子开始沉醉在温柔乡之中,比如周幽王,结果烽火戏诸侯失去诸侯的信任,然后西周就被犬戎灭,这就是狼来了的故事。

在东周的第一阶段即春秋时期,著名的尊王攘夷事件就是这样发生的,公元前7世纪中期,此时边境族群趁机入侵, 华夏文明面临空前的危机,但是打仗这事情总不能诸侯联合,心不齐则输个干干净净,此时,齐国任用管仲改革,积极改革内战、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军队、通过改革国富国强兵,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在管仲的建议下,霸主齐桓公借助周天子的权威来震慑和威服诸侯,在当时,鲁僖公四年(前656年) 因为当时楚国不太听周天子的话,齐桓公率领诸侯进入楚国,质问楚国为何不按时向周天子进贡祭祀所用的茅草而导致祭祀大典无法及时进行,楚国在武力和面子上承认自己的错误,在齐桓公的武力和道德指责之下,各路诸侯都纷纷表示愿意听从。

齐桓公整治了诸侯,还要帮助周天子解决家里的麻烦,鲁僖公九年(前655年)公元前655年,周王室内讧,齐桓公联合诸侯保住太子郑的地位。不久,又拥立太子郑为王,即周襄王。

接着齐桓公在公元前651年召集各路诸侯召开“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 周襄王派宰孔参加,并赐王室祭祀祖先的祭肉给齐桓公,对齐桓公极力表彰。齐桓公的意思是:咱们别打了!不然窝里斗致使武力孱弱,咱们会被四夷灭掉的,大家一听有道理,于是齐桓公(姜小白)帮助天子树立威带领诸侯们去打击不臣服的四夷。

在葵丘之会上,齐桓公代表诸侯各国宣读了共同遵守的盟约。其主要内容是:

  1. 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指的就是不准决黄河来“水淹七军”。
  2. 不准因别国灾荒,两方正在打仗而你不卖给对方粮食和种子(这一点直到后来吴越战争被越王勾践打破,卖熟的种子给当时处于灾荒的吴国,而吴国之前曾在在荒年借卖给越国粮食);
  3. 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维护正统的继承,避免争权导致家中矛盾致使惨案频发。
  4. 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

这些内容,有些是各国在经济上互相协作的要求,有的是维护宗法统治秩序的需要。条约规定,“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通过葵丘的盛会,齐桓公终于达到了联合诸侯,称霸中原的目的。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

这时候四周的游牧民族就犯难了,他们无法击破秦、晋、赵、齐、燕这样的边境地区,游牧民族反而要时刻面对来自诸侯侵夺牧场领地的威胁,因为齐桓公数次发动反侵略战争胜利的时候帮助诸侯国侵夺诸夷土地,尊王攘夷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 山戎攻打 燕国,燕向齐求救,齐桓公救燕。齐桓公二十五年(前661年),山戎攻打邢国, 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齐桓公再次发兵攻打山戎以救邢国。也就是诸侯们联合往外越来越扩张。这就是春秋时期“尊王攘夷”的历史。

周朝为中华文明奠定礼乐基础和精神面貌,礼崩乐坏后孔子该怎么办

六,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时期

正是这个扩张的“尊王攘夷”阶段,四夷也在和中原地区的人进行民族融合,其实他们和华夏文明的人没啥区别,只是文明类型不同,他们是游牧文明,华夏是农业文明,当时他们也是很多人涌入华夏地区,然后被融合了,转变为农耕居民, 甚至有些人也开始学当时的《诗》《书》《礼》,这是最开始的中国概念。

周朝人提出了'天下',这个指的意思是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和政治格局,当时的周朝周围很多外族,为了更好的进行民族融合于是提出这个概念来包容天下众多的人,并且还专门使用选拔政策对人才进行筛选。

《尚书·多方》尔乃自时洛邑,尚永力畋尔田,天惟畀矜尔,我有周惟其大介赉尔,迪简在王庭,尚尔事,有服在大僚。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们如果用这个洛邑,长久尽力耕作你们的田地,上天会怜悯你们,我们周国会大大地赏赐你们。把你们引进选拔到朝廷来;努力做好你们的职事,又将让你们担任重要官职。”

而后来孔子的儒家也要面对民族融合的问题,他有一个观点:你不论你是谁,只要接受了西周以来的礼乐文明就是华夏;相反,你接受了夷礼,我们就只能是'夷狄'看待,这叫儒家的华夷之辩,很多人误解这是种族其实、血缘其实,儒家的这个观念是从文化角度出发!

孔子说过一句话:假如没有齐桓公和管仲当时抗击夷狄,我们这些人就披发左衽了 。这可以看出孔子的观念是从文化出发的。

《论语·宪问》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子,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周朝为中华文明奠定礼乐基础和精神面貌,礼崩乐坏后孔子该怎么办

因为'披发'不是中原的习惯,“左衽”指衣领向左开,你会发现和中原文明截然相反,这主要是两种不同文明类型的差异,当时的局势是通过战争致使民族不断融合的过程。这是中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

就在这个春秋的末期,哲学家、思想家们开始出现了,也被称为轴心时代,原因是除了前面讲的社会的内在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致使权力下移之外,还有就是“旧贵族”的社会阶层逐渐淡下去,于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时期开始了。

六,中华民族的礼乐文明——儒家传承

周朝的礼乐诞生了经典著作,然后由孔子及儒家后生整理和传承,儒家就是礼乐文明的捍卫者,他们从礼乐文明里提出了人道的原则,中庸和谐的原则。

周朝为中华文明奠定礼乐基础和精神面貌,礼崩乐坏后孔子该怎么办

那么中华民族是什么?应该是一群有着共同的信念和共同的价值取向与文化,而并非某一族人群,如果非要坚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么孔子的出生地在当时算是接近蛮夷之地,鲁国里有很多外来的人,并且孔子本人是野合出生,那如何讲呢?

所以这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意思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而是指文化的异同,不是族群和血缘的异同,只要坚持文化一致即使同族,这个文化叫礼乐文明,通过经典书籍和儒家的传播造就中华文明的精神面貌,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想象,是我们成为文化的共同体,这就是礼乐文明的重要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