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代制度光芒――“双赢局面”背后的官员福利政策

 思明居士 2020-04-04

汉制

一说起汉代制度,大家是否都会脑补这四个字:汉承秦制。其实,汉承秦制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专业点说是类似一个“域”的范畴,它不代表具体的“量”和“质”。简单理解,就是大方向得以继承,内容却有许多不同。而且,汉代制度对整个封建专制史造成的影响,深远持久不亚于秦。

汉代制度光芒――“双赢局面”背后的官员福利政策

Δ 和田玉五珠钱

汉代制度在以独特的内容形式,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当然仅限于古代封建社会。这种汉代制度光芒,有很多种表现形式,诸如议政、倡廉、军制、赈制、官制等等。但在本篇文章中,我选择了它极为隐晦的表现形式:官员福利政策。

原因有两个:一是政策本身牵涉着许多东西,与其他制度都有关联性,容易融汇理解;二是这种官员福利政策,不仅是给予官员一种福利,而且其背后隐藏着打造“双赢局面”的任务。

福利政策与“双赢局面”的试探

汉朝是一个皇权至上的封建王朝,而且皇权也在巧妙的得以强化,所以这种现状奠定了封建朝局文化、社会文化的基础,反应在了官员福利政策上。

汉代制度光芒――“双赢局面”背后的官员福利政策

Δ汉代高级官员:杜延年,福利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代表人物。

一般来说,汉代官员福利政策主要有三种,即升官机制,俸禄政策和“增秩赐金”,也就是钱财奖励。乍一看稀松平常,实际上这种政策在汉代具体运作时,无论是出发点还是造成的影响都极为深刻,究其缘由就是不会无缘无故就给这么好的待遇。而且,往往看似最平常不过的东西,更容易埋藏不为人知的秘密,汉代俸禄政策就是如此。

第一,增俸厚禄。俸禄,这是古代最常见的政策形式,一般的理解就是工资薪酬。但汉代俸禄不局限于此,它既有酬劳的成分,又有奖励和激励的成分,是一种混合多种目的,又交织于薪酬的产物。其目的是多元的,但有一点被统治者明确提了出来叫“养廉”,当然有一定的迷惑性。

汉代制度光芒――“双赢局面”背后的官员福利政策

Δ谷物:汉代俸禄形式之一

汉惠帝:吏所以治民业,能尽其知则民赖之,重其禄,所以为民也。

这里说的很隐晦,没有直接提到是养廉,而是说为了让官员更好的“治民业”,意思就是不要贪墨以徇私枉法,朝廷给你足够的钱,没必要去贪。注意治民的不是一两个官员,因此汉代体制内的所有官员都在“重禄”的范围内。面对大小官员,都要大幅度提高俸禄,这就是很大一笔国库开支,但汉代的确舍得了这笔开支,官员福利待遇可想而知,我们用一组数据来了解:

汉代俸禄,常见有秩比两千石、中两千石、真两千石。而有耕地百亩之家,才年入九十石。

我们常说的九卿,就是位列卿属的所有官员,皆是两千石左右的俸禄,当然包括且不限于此,如光禄大夫也是秩比两千石。

汉代制度光芒――“双赢局面”背后的官员福利政策

Δ 汉代各官阶俸禄参考图

第二,加官进爵。有一个良好的升迁机制,对官员来说是最大的福利了,因为其他一切福利都以官职爵位为立足点。首先是步入仕途,依赖推举孝廉,有学识有才德可以被推举,有身份有地位的豪强大族子弟可以被推举,当然这只是开端,如果没有入仕后的升迁机制,就不算官员福利。

汉代官员升迁机制,已较为健全。综合史料记载来看,主要有三方面的途径,一是皇帝特擢,二是因功升迁,三是才德性格因素。有功劳可以升迁、品德高尚可以升迁、才能出众可以升迁、性格温润可以升迁、最重要的清正廉洁可以特擢升迁。

汉代制度光芒――“双赢局面”背后的官员福利政策

Δ 官阶一览

这里边最大的福利,就在于皇帝特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只要兢兢业业做事,就算没功劳也会得到提拔,高职位有空缺你就是候选人。最神奇的一点,每个职位都有相应的前途岗位可图,如,御史大夫就是丞相候选人,武帝朝光禄大夫就是九卿备选。

还有一点,即便是不升官,也有爵位封赏。

如汉宣帝时:有治理效,以玺书勉励,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

有个爵位傍身,在某种程度上比升官还实惠,而且不难看出,汉代“爵至关内侯”的条件很宽松。

第三,供物赐金。刚才的史料中,有一句“增秩赐金”,简单来讲就是给你发慰问金、俸禄补贴金、各种奖金,这便是汉代官员福利的关键构成。当然给奖金是有条件的,就像是一等功劳一等奖,三等功劳三等奖,如周勃拥立汉文帝,是为一等奖“赐金五千斤”。(插一句:五千金为三公年俸的千五百倍)

汉代赏赐的数额巨大,俸禄待遇亦为优厚,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有不少臣工发出诸如“费用赏赐不可算,帑藏单尽”之语,显然官员自己上奏说因为日常开支和赏赐,国库都快空了,可见官员福利待遇之优厚。当然,如果你以为只有以上几点福利待遇,那就一叶障目了。

汉代制度光芒――“双赢局面”背后的官员福利政策

Δ 汉代最常见的马蹄金

简单来讲,就是在汉代官吏不仅能拿到一笔不菲的收入和丰厚的赏赐,还能得到朝廷的衣食供养,可以说某种程度上衣食住行、财货物用,国库都给你解决了,你好好工作就可以。国库的全方位供养,由“太官”专门负责,注意不要被某度百科的磁条迷惑,汉代太官可不仅仅是只掌管皇帝燕膳。汉代官吏,享受太官供养者众多,且多有上疏向皇帝表示感谢之人。

终极考量――双赢局面的打造

汉代对官吏的钱财投入,就当时而言可以称之为古今罕见,除了遭逢灾年和战事,亦或者武帝一样进行战争外,官员皆享受高福利待遇。

但在封建王朝,君主绝不会无缘无故的给予优厚待遇,但凡皇帝采取某种行为,对臣子有实际利益的外表下,一定是皇帝最终获利。最典型的唐宋增设一堆丞相,看似是被提拔的人获利,实质上是皇权更为集中。同样,汉代推行的一系列官员福利政策,也有其考量。

首先是皇权的直接需要。皇权并不是独立物,皇权的稳固必须以朝廷权力为依托,简单来讲就是没有朝廷权力,皇权便无法保证。朝廷权力的掌控者,实际上并不仅是皇帝一人,皇帝是主干而枝叶则是大小官员。

汉代制度光芒――“双赢局面”背后的官员福利政策

Δ 汉宣帝剧照

而且,汉代皇权也没有后世那样集中,以丞相为代表的重权派官员(汉代丞相地位尊崇权力极大),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谋划制定政令、安排推行政令、检查验收效果,都是官员来操作,所以皇帝必须建立一种既能体现皇权、又能自己掌握的制度,以便安抚朝臣使之受惠而为皇帝效忠。从中层官员上疏叩谢皇帝的言辞中,亦能看出端倪,如鲍宣上疏:

“臣虽愚憨,独不知多受禄赐”。

可见,官员福利政策,就是一剂稳住臣子的特效药。从文帝赐周勃五千金,让其他朝臣羡慕不已亦不难发现。恪尽职守,忠于皇帝,就能得到巨额财富,在当时谁能不动心。

其次是巩固统治的需要。汉代统治者,对大秦帝国的覆灭,一直都有深刻的分析,而对秦亡于苛政这一观点达成了共识。吏治、廉政,自然而然汉代君主最重要的统治理念,吏治腐败则民怨沸腾有重蹈覆辙之嫌,为政严苛仍然不行。所以需要一方面净化吏治,这也就是汉惠帝所说“厚禄为民”的来由;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官员升迁机制和激励机制,让官员更好的去为皇帝统治服务。

汉代制度光芒――“双赢局面”背后的官员福利政策

Δ 汉代五珠钱

再次,建立一套加官进爵的机制,能有效增进朝廷内部官员流动性,使能者在最大限度内施展才能。各地方可以举荐孝廉入仕,但为了安全绝不会只推举豪强大族子弟,才学卓著品德高尚就很有可能被推荐。而朝廷内部的流动,更加突出,一方面是上层官员推举中下层官员升迁,另一方面是皇帝将上层官员轮番撤换。

如汉武帝时:换丞相十三人,以集权立威。

武帝朝石庆:庆于兄弟最为简易,出为齐相……以子孙至孝,以其御史大夫庆为丞相。

以臣子视角来看,原本是地位尊崇万人之上的丞相,诸大臣都只能望其项背,但此刻丞相被撤换的如此频繁,是不是就意味着自己上位的机会更大了。而从皇帝视角出发,将掣肘皇帝的丞相频繁更换打击,让相权无法阻挠皇权的行使,武帝举兵征战沙场而卫青、霍去病北伐建功都顺利进行。

汉代制度光芒――“双赢局面”背后的官员福利政策

Δ卫青

以促进官员的迁贬,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在增强臣子对皇帝的依赖性与期望值中,进一步巩固皇权,这是汉代官员福利政策中最基本的出发点。而通过三方面的福利政策,既能够保证皇帝的权威和统治的巩固,又能让官员从多方面享受到顶级待遇,通过福利政策打造双赢局面,以追求和谐共赢中的长治久安,便是汉代官员福利政策的终极考量。

结语

汉朝,是继承秦王朝大业的封建王朝,所以汉朝对秦王朝的败亡分析长期存在,如贾谊就曾通过分析而作《过秦论》。但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汉代统治者也在找寻更加切合实际的统治方法。在统治过程中起中流砥柱作用的大小官员,自然而然成为了焦点,而且朝堂中臣子权力抗衡皇权的现象在汉代也并不稀奇。所以平衡皇帝与臣工的关系,在打造双赢局面中巩固皇帝权力同时发挥各级官员的作用,这种看似复杂的事情,却是当务之急。

这种现状的推动下,官员福利政策渐渐浮出水面。他们既能得到皇帝赏赐而锦衣玉食,又能时不时加官进爵以青史留名,而且还能通过皇帝所赐钱财去置办田产造福子孙,一下子拉进了皇帝和臣工的距离。如此一来,官员得到福利待遇的同时,皇帝也能巧妙的受惠,最终在福利政策下完成了双赢局面的打造,汉代制度也由此散发出了光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