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知录:现代主义文学理论(2020.4.4)

 无聊遣有涯 2020-04-04

1.现代主义文学的“向内转”特点:

@认为人的精神世界、心理活动,特别是人的潜意识,要比物质生活更真实,更能显露人的本性。

@对内心生活的表现从理性的意识活动到非理性的潜意识活动。

2.现代主义“向内转”的原因:

@世界大战的爆发、生活环境的急遽变化、传统观念和信仰的失落,使孤独、焦虑、迷茫、绝望的情绪在欧洲蔓延,导致精神危机。 

@传统理念的丧失和对现实人生的迷惘,是现代主 义文学发生“向内转”的重要的原因。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柏格森的 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为“向内转”提供了哲学和思想基础。

3.挪威艺术家蒙克《呐喊》或《尖叫》

@挪威艺术家蒙克《呐喊》或《尖叫》(1893年创作)在苏富比拍卖行以1.19亿美元的天价成交。画面上,扭曲变形而尖叫的人物造型,像血一样猩红的云彩,象征死亡的黑色,仿佛是一场精神灾难,表现出令人眩晕的杂乱和夸张的空虚。蒙克的《呐喊》最能让大众产生情感共鸣,因为很多人都会有画中人那样“站在一座桥上想尖叫的感

觉”。

@关于这幅作品,蒙克在传记里有一段记述:“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时,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我呆呆地伫立在栏杆旁。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是血与火的空间,朋友相继前行,我独自站在那里,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我觉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据称,作品红色的背景源于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火山灰把天空染红了,而画中的地点是从厄克贝里山上俯视的奥斯陆峡湾。

@在这幅画上,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天空的云彩像血一样猩红,扭动着覆盖在蓝黑色的峡湾上。图中人物似乎正从我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他张着嘴,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却有着痛彻心灵的震撼力。那只能是疯子画的”(1908年秋,蒙克住院接受精神病治疗,治疗改变了他的个性。1909年蒙克回到挪威,更多地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兴趣,他的作品变得更富于色彩,减少了悲观的成分。,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曾这样写道。

@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全画的色彩是郁闷的,作品中的人物是忧郁、惊恐的,而这恰恰就是蒙克自己心灵的写照。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成鲜明对比。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让人产生近乎晕眩的效果。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论是作为一个艺术家还是作为一个人,蒙克的心灵早已与普通人不同,他的心灵只属于他那个受到极度伤害而恐惧、绝望的世界。蒙克所描绘的是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他刻意表现死亡、忧郁和孤独,描写上世纪末的艺术家在充满矛盾与痛苦的现实中,其孤独的心灵对人生产生的怀疑和焦虑。艺术史家称蒙克为“世纪末”的艺术家,因为他的作品反映了欧洲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生活面貌。很少有艺术家能够像他那样深入到人的灵魂之中,把那心灵的美与丑一并展现给世人。

@蒙克曾说过:“我要描写的是那种触动我心灵的眼睛的线条和色彩。我不是画我所见到的东西,而是画我所经历的东西。”他又说:“我决不描绘男人们看书、女人们结毛线之类的室内画,我一定要描绘有呼吸、有感觉,并在痛苦和爱情中生活的人们。”“通过人的神经、内心、头脑和眼睛所表现出来的绘画形象就是艺术。”

4.伍尔夫谈“心理世界”的真实性 (意识流手法的缘起):

“往深处看,生活好象远非‘如此’(现实主义)。 把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物在普普通通的一天的内心活动考察一下吧 。心灵接纳了成千上万个印象:琐屑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深深刻下来的铭刻在心头的印象,它们来自四面八方,就像不计其数的原子在不停地簇射。”这就是真正的生活。生活并不是一副副匀称地装配好的眼镜;生活是一圈明亮的光环,生活是与我们的意识相始终的、将我们包裹在内的半透明封套。

5.现代主义文学表现上的“隐喻性”特点

@表现的隐喻性,指现代主义文学用象征语言,以间接、暗示的表现方式来塑造艺术形象和传达思想感情。

@里尔克“关在铁笼里豹子”、卡夫卡的“甲虫”与“城堡”、伍尔夫所关注的“心理生活”,都是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隐喻。

《豹》是奥地利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的一首咏物诗,描写一只被囚禁在铁笼里的豹渴望摆脱外在束缚的深切生命感受及其反抗失败后的无助与无奈,同时表现出作者对 “人“的世界、“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

6.现代主义文学形象 的“符号化”特点:

@象征手法使现代主义的文学形象成为 一种另有寓意的符号

@ 现代主义文学的形象往往有符号性, 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含有象征意味。 

@ 形象的蕴意不在形象本身,而在形象所暗示的东西。 

7.梅特林克《青鸟》(青鸟“在西方是希望幸福的象征

@梅特林克(1862年-1949年)是一位比利时作家,1911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剧作富有象征主义特色。《青鸟》是梅特林克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带有奇幻色彩的戏剧,讲述小孩寻找青鸟的梦幻故事,也被视为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受到了很高的赞誉。

@《青鸟》是这样一部作品。它通过两个小孩寻找青鸟的故事反应了作者对穷人生活的同情、对现实和未来的乐观憧憬。剧中运用了意味隽永的各种各样的象征手法。青鸟包含着几层象征意义,它是独一无二的人类幸福的体现者,它又包含着大自然的奥秘,因此它既体现着人类精神的幸福,同时又体现着人类物质上的幸福,它既关系到现实生活,又关系到未来生活。作者用青鸟这样具体的事物来表示抽象的观念,他要说明,人类幸福是存在的,虽然我们总不能发现,以为离我们很远,但经过千难万险最终是可以找到的;即使会得而复失,也能再次找到。这种象征手法似乎比正面的述说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在剧中各种有形和无形的物质、各种动植物、各种思想情感、各种社会现象、甚至抽象的概念和未来的事物都拟人化了,给人的启发具体而形象。它具有童话剧的优美诗意,而一般的童话剧却没有它深邃的哲理意味。

8.梅特林克谈形象的象征性· 梅特林克认为宇宙由四种经验主体维系: 看得见的世界、 看不见的世界、 看得见的人和看不见的人(心灵)。

@看得见的世界和看得见的人只有同看不见的世界和看不见的人合为一体,并且象征它们,预示它们,才具有实在性。但人对心灵传递的信息,对看不见的世界预示的征兆,不能理解,因为人的悟性太差。梅特林克的象征主义戏剧以这种不可知论和宿命论为基础,他的剧本常常具有悲观色彩和神秘气氛。

9.异化成为现代主义的基本主题。

@异化:原本为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产品变为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 的一种社会现象。 

@异化和由之带来的社会关系、精神创伤的表现与反思,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着力表现的基 本主题。

马克思发现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形象:人的劳动的结果反过来成为了一种和人对立的异己的一种力量。他称之为异化现象。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社会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终根源。异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