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泽泻

 逍遥散人书馆 2020-04-04

【中文名称】泽泻

【拉丁名称】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inn.

【别    名】水泽、如意花、车苦菜

【所属类别】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泽泻目—科:泽泻科—属:泽泻属—种:泽泻

泽泻为泽泻科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生于湖泊、河湾、溪流、水塘的浅水带,沼泽、沟渠及低洼湿地亦有生长。全株有毒,地下块茎毒性较大。

【分布区域】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新疆、云南等省区。原苏联、日本、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均有分布。

【药用部分】泽泻科沼泽植物泽泻的块茎。

【性       味】甘,寒。

1、《本经》:味甘,寒。

2、《别录》:咸,无毒。

3、《药性论》:味苦。

【归       经】归肾、膀胱经。

1、《汤液本草》:入手太阳、少阴经。

2、《本草衍义补遗》:入足太阳、少阴经。

3、《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膀胱、肾、三焦、小肠四经。

【功       效】利水渗湿,泄热。

【临床应用】

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痰饮停聚等症。

泽泻甘淡渗湿,利水作用与茯苓相似,亦为利水渗湿常用之品,且药性寒凉,能泄肾与膀胱之热,故对水湿偏热者,尤为适宜。治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等症,常与茯苓、猪苓、车前子等配伍;治泄泻及痰饮所致的眩晕,可与白朮配伍。

此外,本引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亢盛,配地黄、山茱萸等同用,有泻泄相火作用。

【处方用名】泽泻、建泽泻、福泽泻、炒泽泻(炒用,多用于利水止泻)

【用量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       语】

泽泻性味甘寒,入肾、膀胱,功专利水道、渗水湿,为治疗水湿为患的常用要药。且性属寒凉,有除热之能,既能用治湿热之症,复可配合应用以泄肾经之相火。前人认为泽泻“利水而不伤阴”甚而有“补阴不足”之说,实皆根于六味丸而来。惟泽泻利水力佳,实有伤阴之可能,更无补阴之效用,张景岳谓:「补阴不利水,利水不补阴」可资参考,故临床应尚须注意。茯苓与泽泻均能利水渗湿,作用广泛,故往往配伍应用。然茯苓能泻能补,兼有健脾宁心之效,而泽泻性偏于寒,泻而无补,专用于渗利水道。

【用药禁忌】肾虚精滑者忌服。

1、《本草经集注》:畏海蛤、文蛤。

2、《别录》:扁鹊云,多服病人眼。

3、《医学入门》:凡淋、渴,水肿,肾虚所致者,不可用。

4、《本草经疏》:病人无湿无饮而阴虚,及肾气乏绝,阳衰精自流出,肾气不固精滑,目痛,虚寒作泄等侯,法咸忌之。

【方剂举例】

泽泻汤:泽泻、白朮。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眩冒者;亦治水泻小便短少者。《金匮要略》

【文献摘录】

1、《本经》: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

2、《别录》: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

3、《药性论》: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直通水道。

4、《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主头旋、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遗沥、尿血。

5、《医学启源》:治小便淋沥,去阴间汗。去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水肿,渗泄止渴。

6、《纲目》: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

【方剂选录】

1、《素问病机保命集》白术散:治臌胀水肿:白术、泽泻各半两。上为细末,煎服三钱,茯苓汤调下,或丸亦可,服三十丸。

2、《金匮要略》泽泻汤: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五两,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服。

3、《纲目》三白散:治冒暑霍乱,小便不利,头晕引饮:泽泻、白术、白茯苓各三钱。水-盏,姜五片,灯心十茎,煎八分,温服。

4、《妇人良方》泽泻散:治妊娠遍身浮肿,上气喘急,大便不通,小便赤涩:泽泻,桑白皮(炒)、槟榔、赤茯苓各五分。姜水煎服。

5、《千金方》:治湿热黄疸,面目身黄:茵陈、泽泻各一两,滑石三钱。水煎服。

6、《外科正宗》:治寒湿脚气,有寒热者:泽泻、木瓜、柴胡、苍术、猪苓,木通、萆薢各五钱。水煎服。

【本草纲目】-泽泻

【释       名】水泻、芒芋、鹄泻(《本经》)、及泻(《别录》)。

时珍曰:去水曰泻,如泽水之泻也。禹能治水,故曰禹孙。余未详。

【集       解】

1、《别录》曰∶泽泻生汝南池泽。五月采叶,八月采根,九月采实,阴干。弘景∶曰汝南郡属豫州。今近道亦有,不堪用。惟用汉中、南郑、青州、代州者。形大而长,尾间必有两歧为好。此物易朽蠹,常须密藏之。丛生浅水中,叶狭而长。恭曰∶今汝南不复采,惟以泾州、华州者为善。

2、颂曰∶今山东、河、陕、江、淮亦有之,汉中者为佳。春生苗,多在浅水中。叶似牛舌,独茎而长。秋时开白花,作丛似谷精草。秋末采根曝干。

【修       治】曰:不计多少,细锉,酒浸一宿,取出曝干,任用。

【气       味】甘,寒,无毒。

1、《别录》曰:咸。

2、权曰:苦。

3、元素曰:甘,平。沉而降,阴也。

4、杲曰:甘、咸,寒,降,阴也。

5、好古曰:阴中微阳。入足太阳、少阴经。

6、扁鹊曰:多服,病患眼。

7、之才曰:畏海蛤、文蛤。

【主       治】

1、风寒湿痹,乳难,养五脏,益气力,肥健,消水。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本经》)

2、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别录》)。

3、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宣通水道(甄权)。

4、主头旋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尿血,主难产,补女人血海,令人有子(大明)。

5、入肾经,去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肿胀,渗泄止渴(元素)。

6、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李杲)。

7、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香港脚(时珍)。

【发       明】
1、颂曰:《素问》治酒风身热汗出,用泽泻、术;《深师方》治支饮,亦用泽泻、术,但煮法小别尔。张仲景治杂病,心下有支饮苦冒,有泽泻汤,治伤寒有大小泽泻汤、五苓散辈,皆用泽泻,行利停水,为最要药。

3、元素曰:泽泻乃除湿之圣药,入肾经,治小便淋沥,去阴间汗。

4、宗曰:泽泻之功,长于行水。张仲景治水蓄渴烦,小便不利,或吐或泻,五苓散主之,方用泽泻,故知其长于行水。本草引扁鹊云∶多服病患眼。诚为行去其水也。凡服泽泻散人,未有不小便多者。小便既多,肾气焉得复实?今人止泄精,多不敢用之。仲景八味丸用 之者,亦不过引接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他意。

5、好古曰:《本经》云久服明目,扁鹊云多服昏目,何也?易老云∶去脬中留垢,以其味咸能泻伏水故也。泻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肾气虚,故昏目。

王履曰:寇宗 之说,王好古韪之。窃谓八味丸以地黄为君,余药佐之,非止补血,兼补气也,所谓阳旺则能生阴血也。地黄、山茱萸、茯苓、牡丹皮皆肾经之药,附子、官桂乃右肾命门之药,皆不待泽泻之接引而后至也。则八味丸之用此,盖取其泻肾邪,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补虚损五劳之功而已。虽能泻肾,从于诸补药群众之中,则亦不能泻矣。

6、时珍曰: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而目昏耳鸣。泽泻渗去其湿,则热亦随去,而土气得令,清气上行,天气明爽,故泽泻有养五脏、益气力、治头旋、聪明耳目之功。若久服,则降令太过,清气不升,真阴潜耗,安得不目昏耶?仲景地黄丸用茯苓、泽泻者,乃取其泻膀胱之邪气,非引接也。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辟一阖,此乃玄妙。后世不知此理,专一于补,所以久服必致偏胜之害也!

【正       误】

1、弘景曰:《仙经》服食断谷皆用之。亦云身轻,能步行水上。

2、颂曰:仙方亦单服泽泻一物,捣筛取末,水调,日分服六两,百日体轻而健行。

3、时珍曰:神农书列泽泻于上品,复云久服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典术》云:泽泻久服,令人身轻,日行五百里,走水上。一名泽芝。陶、苏皆以为信然。愚窃疑之。泽泻行水泻肾,久服且不可,又安有此神功耶?其谬可知。

【附       方】

1、酒风汗出:方见麋衔下。

2、水湿肿胀:白术、泽泻各一两,为末,或为丸。每服三钱,茯苓汤下。(《保命集》)

3、冒暑霍乱,小便不利,头运引饮。三白散:用泽泻、白术、白茯苓各三钱,水一盏,姜五片, 灯心十茎,煎八分,温服。(《局方》)

4、支饮苦冒:仲景泽泻汤∶用泽泻五两,白术二两,水二升,煮一升,分二服。《深师方》:先以水二升煮二物,取一升,又以水一升,煮泽泻取五合,合此二汁分再服。病甚欲眩者, 服之必瘥。

5、肾脏风疮:泽泻,皂荚(水煮烂),焙研,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温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经验方》)

6、疟后怪症,口鼻中气出,盘旋不散,凝如黑盖色,过十日渐至肩胸,与肉相连, 坚胜金石

【气       味】咸,平,无毒。

【主       治】

1、大风,乳汁不出,产难,强阴气。久服轻身(《别录》)。

2、壮水脏,通血脉(大 明)。

【气       味】甘,平,无毒。

【主       治】风痹消渴,益肾气,强阴,补不足,除邪湿。久服面生光,令人无子。《别录》

【发    明】时珍曰∶《别录》言泽泻叶及实,强阴气,久服令人无子;而《日华子》言泽泻催生,补女人血海,令人有子,似有不同。既云强阴,何以令人无子?既能催生,何以令 人有子?盖泽泻同补药,能逐下焦湿热邪垢,邪气既去,阴强海净,谓之有子可也;若久服 则肾气大泄,血海反寒,谓之无子可也。所以读书不可执一。

【附       录】酸恶《别录》有名未用曰:主恶疮,去白虫。生水旁,状如泽泻。

【形态特征】

泽泻: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块茎直径1~3.5cm,或更大。通常多数;沉水叶条形或披针形;挺水叶宽披针形、椭圆形至卵形,长2~11cm,宽1.3-7厘米,先端渐尖,稀急尖,基部宽楔形、浅心形,叶脉通常5条,叶柄长1.5~30cm,基部渐宽,边缘膜质。

花葶高78-100厘米,或更高;花序长15~50cm,或更长,具3~8轮分枝,每轮分枝3-9枚。花两性,花梗长1~3.5cm;外轮花被片广卵形,长2.5~3.5mm,宽2~3mm,通常具7脉,边缘膜质,内轮花被片近圆形,远大于外轮,边缘具不规则粗齿,白色,粉红色或浅紫色;心皮17~23枚,排列整齐,花柱直立,长7~15mm,长于心皮,柱头短,约为花柱的1/9~1/5;花丝长1.5~1.7mm,基部宽约0.5mm,花药长约1mm,椭圆形,黄色,或淡绿色;花托平凸,高约0.3mm,近圆形。

瘦果椭圆形,或近矩圆形,长约2.5mm,宽约1.5mm,背部具1~2条不明显浅沟,下部平,果喙自腹侧伸出,喙基部凸起,膜质。种子紫褐色,具凸起。花果期5~10月。

【药理作用】

1、降血脂作用:

泽泻的脂溶性部份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有明显的降胆固醇作用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由其中分离得的泽泻醇A、B及泽泻醇A、B、C的乙酸酯,除泽泻醇B外,都有显着的降胆固醇作用。以0.1%的含量加入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饲料中,可使血胆固醇下降50%以上,其中以泽泻醇A-24-乙酸酯作用最强。泽泻的乙醇提取物、乙醇浸膏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等,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和大鼠都有降血脂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和其不溶于醋酸一水中的残留部分作用最强。醋酸乙酯提取物每日口服1g/kg,对饲以普通饲料的正常大鼠亦有明显的降胆固醇作用。用同位表标记法证明,泽泻醇A有抑制小鼠小肠酯化胆固醇的能力,并可使胆固醇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率降低34%,但不影响亚油酸的吸收。

2、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泽泻醇A乙酸酯、泽泻醇B乙酸酯和泽泻醇C乙酸酯可保护因四氯化碳中毒的小鼠肝脏,其中以泽泻醇C乙酸酯效果最好。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泽泻浸膏给犬和家兔静脉注射,有轻度降压作用,并持续约30分钟左右。泽泻摩醇对各种实验动物有轻度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并不明显影响血浆肾素和ACE活性或醛固酮水平。泽泻醇提物在体外对肾上腺素引起的兔离体主动脉条件收缩有缓慢的松弛作用。泽泻摩醇可抑制由血管紧张素引起的家兔主动脉条的收缩,其收缩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泽泻摩醇用离体心脏灌流技术可见减少心输出量和心率以及左心室压力,但可增加冠脉流量。

4、利尿作用:

用盐水负载的小鼠或大鼠做利尿实验,小鼠皮下注射泽泻醇A乙酸酯100mg/kg能增加尿液中K+的分泌量,但口服同样剂量则无效。大鼠口服泽泻醇A乙酸酯或泽泻醇B30mg/kg剂量时,明显增加Na+的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P<0.05和P<0.01。

【毒理毒性】

泽泻,全株有毒,地下块茎毒性较大。茎、叶中含有毒汁液,牲畜皮肤触之可发痒、发红、起泡;食后产生腹痛、腹泻等症状,还能引起麻痹。小鼠静脉注射泽泻提出物中一新物质TLD50为780mg/kg,腹腔注射为1270mg/kg。 毒性T(1.1.1.1)对小白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780mg/kg,腹腔注射为1270mg/kg,口服为4000mg/kg。按0.1%及1%浓度混于饮食中,饲大鼠2个半月,体重、内脏重量、肝脂肪量均无明显改变。泽泻含有刺激性物质内服可引起胃肠炎,贴于皮肤引起发泡,其叶可作为皮肤发红剂。羊吃此植物无害,而牛可引起中毒,表现血尿。 泽泻甲醇提取物小鼠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0.98和1.27g/kg。口服4.0g/kg。按1%比例拌于饲料中喂大鼠75天,未见明显毒性。以泽泻醇浸剂100mg/kg小鼠腹腔注射,观察72小时,无一死亡。以泽泻浸膏粉1g和2g/kg(相当临床用量的20和40倍)拌于饲料中喂大鼠,共3月,动物一般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增长,血清谷一丙转氨酶活性及血红蛋白量均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但病理检查发现肝细胞和肾近曲小管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浊肿和变性,给药组比对照组明显,大剂量组比小剂量组明显,提水可能与给药有关,但心脏组织未见明显变化。

【各家论述】

1、《本草衍义》:泽泻,其功尤长于行水。《本经》又引扁鹊云,多服病人眼涩,诚为行去其水。今人止泄精,多不敢用。

2、《医经溯洄集》:张仲景八味丸用泽泻,是则八味丸之用泽泻者非他,盖取其泻肾邪,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补虚损之功。

3、《本草蒙筌》:泽泻,多服虽则目昏,暴服亦能明目,其义何也?盖泻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肾气虚,故目昏。二者不可不知。

4、《纲目》: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神农书列泽泻于上品,复云久服轻身、面生光,陶、苏皆以为信然,愚窃疑之。泽泻行水泻肾,久服且不可,又安有此神功耶,其谬可知。

5、《本草汇言》:方龙潭云,泽泻有固肾治水之功,然与猪苓又有不同者。

6、《本草通玄》:盖相火妄动而遗泄者,得泽泻清之而精自藏,气虚下陷而精滑者,得泽泻降之而精愈滑矣。

7、《药品化义》:凡属泻病,小水必短数,以此(泽泻)清润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主治水泻湿泻,使大便得实,则脾气自健也。因能利水道,令邪水去,则真水得养,故消渴能止。

8、《本草正义》:泽泻,最善渗泄水道,专能通行小便。

【栽培技术】

1、繁殖方法:

泽泻可以种子繁殖,分芽繁殖或块茎繁殖。一般应先培育种子,再育苗移栽。种子培育是将经过选择的种株挖出,用分芽繁殖或块茎繁殖另行栽培,收得成熟种子。生长期约180天,其中苗期约30天左右,成株期约150天左右。种子成熟度不一,出苗有先后。

种子经浸种后播,在气温30℃时,经一昼即可发芽;气温在28℃以上时,种子发芽至第一片真叶长出只需5-7天。秋季地上植株和地下块茎生长迅速,冬季生长极为缓慢。

2、选地整地:

育苗地宜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略带黏性、排灌方便的田块,育苗田播种前几天放干水。耕翻后,每亩施人腐熟堆肥3000千克,然后耙匀,作成宽1~1.2米的畦即可播种。

3、播种育苗:

播种前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4~48h,晾干水气,与草木灰拌合。播放期 ,四川在6月中旬~7月上旬,福建在7月上旬,江西在7月下旬,撒播,5天左右,大部分萌芽。一般育苗1hm2,可栽种25hm2左右。

移栽期一般在8月,选17~20cm的秋苗,按行株距(30~33)cm *(24~27)cm , 每穴栽苗一株,苗入泥中3~4cm。冬种泽泻宜在10月中旬~11月上旬移栽。当苗高15cm以上,具有6片~8片真叶即可移栽。每亩栽苗10000株-11000株。移栽时应该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3点以后进行、选择高约15厘米的粗壮苗,随起随栽,株行距25~30cm,每1/15公顷栽苗7000~9000株。苗要栽正、栽稳、浅栽,一般以根部栽入泥土中即可。苗要浅栽入泥2~3cm深,栽直、栽稳,定植后田间保持浅水勤灌。

4、田间管理:

(1)扶苗补苗:定植后,于次日检查,发现倒伏的幼苗,应扶正;缺苗应补齐,确保全苗。

(2)除草追肥:泽泻在生长期间一般要耘田、除草、追肥3~4次。三者在同一时间内连续进行。

(3)灌溉排水:在生育期中宜浅水灌溉。移栽后保持水深2~3cm,第二次耘田除草后经常保持水深3~7cm11月中旬以后,逐渐排于田水,进行烤田,以利采收。

(4)摘花葶、抹侧芽:9月下旬,在第二次耘田除草后,泽泻陆续抽花茎和萌发侧芽,消耗养分,影响产量和质量,故除留种者外,其余者应及时摘除花茎和抹去侧芽。

【采收加工】

(1)分株留种:采收前,在大田中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块茎肥大的植株作种株。在采收时另行挖起,割去地上枯萎的茎叶,将块茎移栽于比较湿润的地里,斜栽入士,深7~10cm,不宜过深或过钱,过深块茎易腐烂,过浅易受冻害。栽后覆盖秸秆杂草保温防冻。翌年立春后,每一块茎能萌发出10多个新芽,待新芽长成20厘米左右的幼苗时,挖起母块茎,按新苗分切成单株,移栽于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水田中,行株距均为30~40cm。栽后加强管理,7-8月果实先后成熟。当果实呈黄褐色时,即分批连梗剪取。然后将果枝扎成小把,置通风干燥处阴干后,脱粒。至翌年播种。

(2)块茎留种:采收前,按上述方法选定种株,然后挖起,除去茎叶,将块茎栽于肥沃水田里。翌年春季萌发出苗后,摘除侧芽,仅留主芽供其开花结果。6月下旬,果实便可成熟。果实采摘后,置通风于燥处后熟、阴干、脱粒。可当年留种当年育苗种植。块茎留种所产生的种子生命力强,发芽率高,但产量不及分株留种的高。

(3采收:泽泻移栽后于当年12月下旬,地上茎叶枯黄时即可采收。

(4)加工:块茎运回后,除去须根,立即进行曝晒或烘焙干燥,然后放入撞笼撞掉残留的须根和粗皮,使块茎光滑、呈淡黄白色即可。一般每1/15公顷可产干货150~200kg,闽南地区高产时可达250~350kg。贮藏期中,应防虫蛀。以个大、光滑、色黄白、粉性足者为佳。

【病虫防治】

1、白斑病:

为害叶片,可于播种前用40%甲醛80倍液浸种5min,洗净晾干后播种粉1000倍液,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2、莲缢管蚜:

为害叶柄、嫩茎,可用化学药剂喷杀。银蚊夜蛾幼虫咬食叶片,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

3、银纹夜蛾:

主要以幼虫为害叶片,造成缺刻和空洞。幼虫老熟后在叶背化蛹。虫害发生时用10%灭杀菊酯2000~3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喷杀。在田间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