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根据轻伤鉴定结论,能计算出给多少赔偿金吗?

 张志红3201 2020-04-04
论轻伤、重伤和伤残等级的区别
本文作者:张志红律师  
提要:
轻伤和重伤,是在伤情发生后进行的鉴定。其鉴定结果是认定是否负刑事责任的依据。
伤残等级是人体受伤情况,在治疗终结恢复一定时间后,所做出的对其是否构成残疾程度的鉴定。是计算损害赔偿的依据。

正文:
经常有朋友问:自己和他人发生打架了,已经构成了轻伤,问问律师对方应该赔偿多少钱?
接到这样的问题,我一般会回答:构成轻伤了,可以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但是仅仅根据轻伤的鉴定结论,没有办法具体计算赔偿金额。
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一般的侵权案件中,赔偿项目一般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
这些项目的赔偿金额,与是否构成轻伤、重伤、伤残等级没有关系。如果想要根据鉴定结论来计算赔偿数额的话,就是需要鉴定伤残赔偿等级。

下面详细分析一下轻伤、重伤和伤残等级的区别:

轻伤和重伤的认定,是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相关规定,在伤情发生后,即进行鉴定后得出的结论。
其中,重伤:是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包括重伤一级和重伤二级。
轻伤是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

轻伤和重伤的联系与区别:
是否构成轻伤,对一些案件是否构成犯罪、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起决定性作用。
比如,在故意伤害罪案件中,只有构成轻伤,才能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也就是说才能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判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第一款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这是就是要求其构成轻伤,才能按照这个法律条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而重伤,在“故意伤害罪”中,是刑事处罚升级的一个标准。
《刑法》第234条第二款规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期高了,就是处罚的更严重了。
另外,重伤也是判断其他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决定性标准。
比如交通肇事罪。
《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法律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在交通事故中,如果有人员损伤,是否构成重伤,是判断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判断标准。
因此,轻伤、重伤的鉴定结果,是用来判决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据。

伤残等级
在侵权案件中,如果想要根据鉴定结论计算能够得到多少赔偿,需要参考的是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进行伤残等级鉴定,依据的是《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在该标准中,对伤害程度的鉴定,需要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才能进行鉴定。
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规定,将人体损伤程度划分为10个等级,从一级(人体致残率100%)到十级(人体致残率10%),每个致残率相差10%。
就是说,一级伤残是最重的,十级伤残是最轻的。
根据上述分级标准,根据伤者的残疾程度,按照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的规定,可以计算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抚慰金。
其计算标准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的规定: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比如:2020年河南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200.97元,如果伤者构成了10级伤残,其能获得的残疾赔偿金计算方法为:
34200.97元/年×20年×10%=68401.82元。
因此,知道伤者鉴定的伤残等级情况,就可以对伤者赔偿数额进行准确的计算。
结语:
轻伤、重伤和伤残等级都是对人体受伤进行鉴定后所做出的结论。
不同的鉴定结论在法院上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正确区分这些不同的鉴定结论,可以帮我们更好的维权。

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请点击右下角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