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汕民间养猪

 广东黄汉光 2020-04-05

 抱大猪

潮汕农家,旧俗元宵节这天,家中主妇要到郊外田野上选择一块牛犁过状如肥猪的土块(俗称为"田涂堛"),夜里悄悄地将这土块抱回家中猪圈(栏)槽前,敬摆祭品,插上绿榕树枝和青竹枝,燃点大红烛,供奉香火,然后家中主妇诚心诚意跪拜,祈求新年自家饲养的猪苗长膘快、肉膘厚、猪肥大,口中默念着:"顺顺大大只"、"饲猪大过牛"等祈祷话。祭拜后,将土块置于猪寮顶上。一般是家里养多少头猪就抱多少块土块,抱的田土越大越好。有些乡村抱土块是派遣小孩去抱的,常见有一些小男孩半途累得走不动,恳求同伴帮忙,同伴说:"我也被'猪'累得半死,怎能帮你?"引得路人笑弯了腰。有些乡村"抱大猪"时禁忌说话,在往返路上切不可与人打招呼,遇到什么急、险的事也不能发声。否则,当年的猪就会养不好。

泔水喂猪

泔水即是洗米水的俗称。过去潮汕农村养猪人家喜用泔水喂猪,于是,每天清晨,农村喂猪人就会挑上一担木桶进城挨街挨巷叫买泔水。但也有的猪主家穷付不起钱,便与人家商定,每天收集米泔水时不交钱,等到猪主把猪喂大,宰猪出售时,先切下一小部分猪肉,贴上大红纸,分送给泔水主人,当作酬金。潮汕农村养猪人家对泔水甚为重视,几乎各家各户都有一个陶缸专门用于盛放泔水,俗称为泔缸。春节期间,家里主妇要用手或持竹竿伸进泔缸里,一边搅拌泔水,一边口念:"泔缸搅浮浮,今年饲猪大过牛"或"泔缸搅圆圆,饲猪多卖钱。"企盼新年饲猪顺利,生长快,多挣钱。

 猪崽买卖

"猪仔花",是潮汕农家对刚从母猪脱胎后2天左右仍然紧闭着眼睛的猪崽的奇妙俗称。旧时,潮汕养猪人家为解决家养母猪一次胎生超过12只,偶有出生过少或是意外发生夭亡时,便进行"猪仔花"交易买卖,以达到调剂余缺,互利互惠的目的。隆都镇店仔头(店市),是历史上有名的"猪仔花"交易墟市,自明代起便有潮安、澄海、饶平及福建省的诏安、云宵等地的养猪户在此进行猪崽买卖。每天前来赶集交易的人络绎不绝,卖猪崽者手提着一个"篾篮",里面垫着棉纱,安放着几只猪崽,兴致勃勃地从远近各县急步涌向墟市。这时,常有亟待"补养"的养猪人也早已提前站在场外等候,见卖猪崽者一到,便上前揭开"篮盖",只见一只只娇嫩、红润、活泼的"猪仔花"在蠕动,便挑选一些健康的猪崽购买。墟市上常见有"猪仔花"买卖的中介者(中人)穿梭于买卖双方之间,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成交十分活跃。猪崽买卖,成为店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阉割母猪

家养母猪当卵巢形成后,容易"性"情大发,脾气暴噪,食欲大减,生长缓慢。因此,必须摘除或破坏母猪卵巢,使其失去生殖能力,使其性情变得驯顺,这样才便于管理、使役、增进其食欲,增加其体重,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防止劣种公猪进行自由交配,对改良家猪品种起到积极作用。于是,潮汕民间便出现了一种特殊行业--割猪。澄海区隆都镇何厝村是潮汕地区有名的割猪乡。全村男人都懂阉割术。三百多年来,这群汉子手握祖先留下的一把特制的"手术刀",为潮汕千家万户割过猪,声名远播。据说,他们的技术是三国时期华佗传下来的。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农户养猪形成热潮,这段时间也是何厝人割猪的鼎盛时期,村里300余人,近一半的人都外出割猪。何厝村人割猪动作娴熟,只见他们叫人打来一盆冷水,跨进猪栏里,把一只几十斤重的母猪压成四脚朝天,然后掏出一把磨得发亮的小刀,在母猪右后腿与第二粒乳头中间,利索划出一口子,长约2厘米,然后用食指伸进去,很快便拉出来两个卵巢,切掉后用线缝合刀口再打下一针消炎药就完事。整个操作过程是一气呵成,几分钟之内便完成了阉割。阉猪时不让肖虎的人靠近,因猪虎忌讳。

公猪配种

旧时潮汕农户有少部分人养母猪专门生猪仔的。当猪母到"育龄"发情期,就需要公猪来配种。专门用于播种的公猪俗称为"猪哥",长得很阳刚,鬃毛器宇轩昂地倒竖着,四脚矫健挺拔,昂扬行走。专门饲养公猪配种的人便称为"牵猪哥",他的工作就是协助公猪播种。播种的公猪一般几个乡才有一头,而且饲养公猪播种者大多是残疾人,终身未娶妻。人们认为"牵猪哥"这种职业是带晦气的、不光彩的,正常健康的男人是不养公猪的。每当人们看到有人牵着一头配种公猪昂首阔步前进时都会冷眼相待,尤其是女人更是躲避三舍,小孩子则会被禁止观看。潮汕民谣:"天顶飞雁鹅,阿弟有妻阿兄无。阿弟生仔叫大伯,大伯听着无奈何。打起包裹过暹罗,来去暹罗牵猪哥。"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牵猪哥职业的低下。

 卖大猪

农户千辛万苦把猪喂养肥大后,就把猪出售给屠场。农户称卖猪为"嫁猪","嫁猪"时,必用猪肉或面条、肉包子到灶前祭拜灶神,答谢猪儿在他的庇佑下长得肥大。然后家中主妇要在大猪的颈项拔几条鬃毛丢回猪圈,说一声"下一栏像这一栏一样肥大"。最后用绳索把猪捆缚牵出猪圈进行称重。当大猪出卖完好必须要回绳索,人们认为连绳索一起出卖,如同连运气一同带走,以后养猪必不吉利。卖猪时,买猪者会说一些祝贺话,如:"阿嫂手头红红,养猪大大只。"第二天一早,当猪出宰时,卖猪者会要求留下猪血、猪肠、猪肝及部分猪肉分赠邻右。这个习俗在潮汕农村十分普遍,一方面是为了报喜,另一方面是为了睦邻。当邻居接过礼物后,总会说:"财气,又卖大猪了!"表示祝贺。揭西县有些乡村,凡卖猪者,还会煮一碗猪肝酒送给长辈喝,以表敬意。

赛大猪

潮汕农户把猪养得肥大的目的除了多卖钱外,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正月村里摆社赛大猪时自家大猪能独占鳌头,博个好彩头。潮汕赛大猪民俗活动,以汕头市金平区月浦街道和澄海区冠山村较为有名,此外汕头市龙湖区的鸥汀街道,揭阳的新亨等地也有赛大猪活动。月浦赛大猪活动始于明代,起初是因常发生鼠疫,村民为了挡灾,便把大猪当作"祭品",祈求祛除厄运,以保健康。后来演化为一种成人仪式,即是所赛的猪必须由今年的丁头(年满23岁的男青年)亲自饲养。赛大猪时就比谁家饲养得大、比谁把猪打扮得漂亮。赛后把猪搬走,还要比谁抬得快。通过赛大猪活动,大家比农产品,比生活质量的提高,比谁家人丁兴旺、身体好。冠山赛大猪活动起源于清同治年间。冠山赛大猪的场面十分壮观,从幽深的祠堂里一直延伸到祠堂外大埕上,只见参赛的数百头猪头戴红花整齐排列,高昂着头部,嘴里塞着大桔,雄赳赳,气昂昂。谁家参赛的猪最大就摆在最前列,就象征着这户人家最有财气,所以每家每户都奔着这个好兆头,祈盼自家大猪能成为最大。赛后,参赛者各自将大猪抬回家,只留下猪头,猪肉依次分赠给亲友,让他们吃上参赛的猪肉,图个吉祥。办这样的赛事不单能活跃乡民的生产积极性,对新一年充满希望,也增添了欢乐喜庆的新年气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