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雕塑的美

 zzm1008图书馆 2020-04-05

     以前总是感到我国古代的雕刻艺术远远落后于西方,甚至得出了人家玩石头(雕塑)我们在玩泥(泥塑)的结论。

      慢慢的看了一些展览,多多少少改变了对中国古代雕塑的认知。

     

       河北省博物馆有个镇馆雕塑。

  五代(907年—960年)的《彩绘散乐浮雕》

       1995年曲阳县西燕川村王处直墓出土,长136、高82厘米。由15人组成,表现了乐队吹奏表演的热闹场面。右边第一人为女性着男装,应该是乐队指挥。12名演奏者皆为女子,身着窄袖襦衫,长裙曳地,分前后两排,前排5人,右起第1人,擘箜篌;第2人,筝;第3人,拨子弹奏四弦曲颈琵琶;第4人,拍板;第5人,鼓;后排7人,右起第1人,笙;第2人,方响;第3人,答腊鼓;第4,5人,筚篥;第6,7人,横笛。
       乐队指挥下方有孝子2人跪在地上。盛唐风格,国内仅见。墓葬墙面装饰品。
       这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站在浮雕面前,真的很震撼!一改对古代雕刻的认识!
      五代-《彩绘奉侍浮雕》;
      前排4人,左起:第1人,右手执笔,左手执札(古时候书写的木头);第2人,双手垫布,托细颈瓶;第3人,抱着一个红色的包袱;第4人,双手端托盘,盘内放置葵口盏。
       中排5人,左起:第1人,双手捧方盒;第2人,双手执障扇;第3人,双手捧托盏;第4人,双手垫布托圆盒;第5人,双手执拂尘。
       后排4人,左起:第1人,身体被障扇遮住;第2人,双手托盘,盘内放一把执壶;第3人,双手执翎毛扇;第4人,双手托方盒。

      唐代以胖为美,这两块浮雕中的胖美人体现了当时社会人们崇尚丰肥浓丽的审美观,也说明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富足。个个面部圆润丰腴,丰满秀丽,神情专注,发簪形式不一,特有的妩媚不逊现代的一些女性。

       国家博物馆在开放空间举办宋代石刻艺术。

       四川地区出土了不少的宋代(960年-1279年)石室墓石刻,内容以开芳宴为中心,辅以武士、四神、妇人启门等,展示了墓主人的日常生活,而那些侍女眉目传神,柳眉细眼,嘴角上翘,面露微笑,欲语欲动,内着抹胸,外着交领窄袖长裙,帛带腰间系结后飘于身体两侧,纤纤细步,姿态优美。面部表情已经充满了故事,比唐朝的雕塑情感丰富有个性。

捧镜台仕女石刻

      感觉宋代对女性美的评价更完美一些,脸盘不那么大了,身材好多了!

捧奁仕女石刻

         开芳宴,是夫妻(有情人)之间一种特定的宴席。通过举办这样的宴席不仅体现出丈夫对于妻子的钟情与爱意,也向外人传递了夫妻间的恩爱信息。它也是宋金墓中流行的装饰题材之一。

         开芳宴的发展“肇始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金、至元代走向没落”。

伎乐石刻

伎乐石刻二

叉手男侍石刻

负篓男侍石刻

二侍填香石刻

持扇侍女石刻

侍女石刻,估计是有好事了,乐在心中。

托盘侍女石刻

持注子侍女石刻

托盘侍女石刻

持注子侍女石刻二,整了个老太婆的形象。

托盘侍女石刻二,那时候就行六六顺了?

托盘侍女石刻三

持锤武士石刻

持刀武士石刻

持剑武士石刻

      负交椅男侍石刻,说明交椅在宋代就出现了。估计岁数不小了。

挟茵褥(指床垫子)男侍石刻

童子启门石刻,认识他手中的工具吗?

执斧武士石刻,这身态有点发怒!

执斧武士石刻二,这神态有点不服!

       以前总认为我们的先人很严肃,有板有眼。没想到中国古代的雕塑是接地气的,幽默的。
        对中国古代雕塑还有一点不明白,人家西方的雕塑大多都在光天化日之下,多是严肃的,有历史事件支撑着。
       我们先人的雕塑为什么都要埋在地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