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用好这几样“速效救心丸”,哪怕很粗暴都一定能见点结果

 野猫商学院 2020-04-05

编   辑:陈尘

2月12日,#战疫#不见面营销数字交流第三期如期举行,私域流量专家刘文中带来了与疫情营销以及私域流量的应对方法等10个问题的答案。 

后续更多头部嘉宾分享,欢迎入群。

以下,enjoy:

目前疫情对企业经营到底造成了哪些影响?哪些行业影响更大?

01

消费需求受到了抑制。

02

消费者触点在急剧减少,不论是服务场景还是营销,目前仅有的是超市、交通、快递、外卖和线上,其他触点基本暂停。

03

供应链、生产、运力等多方面受到了制约。

04

产品形态一时间无法转换,诸多行业和产品无法调适到适合线上的模式。

05

人员、组织执行和团队能力遇到挑战,很多企业要调整,短期没有合适的人和资源。

疫情的情况我想大家都已经比较了解,目前看大经济体都会受到影响,个别行业收到疫情影响比较严重。

本地生活服务类企业收到影响比价大,线下触点急剧减少。比如零售、餐饮、旅游、影院、酒店住宿业等,两个特征的企业,1是主要的流量靠线下导入,2是服务场景必须在线下的。

其他的要看产品在当下是不是刚需,比如有一些产品面向小众人群的,高客单价的,这个时候不是刚需,消费被抑制,也是比较难的。这部分企业可以通过调整经营模式到线上减少损失。像餐饮虽然受到影响大,但是吃是刚需,可以换种方式被满足,所以外卖可以做。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企业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营销模式去适应变化呢?

我们可以先自问一些问题:

● 客户可以在哪些渠道了解到信息?

● 客户如何可以和企业产生互动沟通?

客户如何享用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 客户当下的需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企业当下可以直接连接到的客户都有谁?

● 企业如何在当下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 企业可以为客户的信任做出怎样的努力?

有几点大家需要考虑:

● 如何线上获取流量和客户?

● 如何线上解决高客单价产品交易的问题?

● 建立和加强客户的信任

● 如何找到有效KOC建立线上网络

● 如何激发客户自传播

● 如何有效激发老客户资产

● 如何在线上维护和运营客户

● 如何进行有效的裂变,实现品牌口碑的同时,带来新的客户

要从商业模式的角度进行再设计,首先是供需关系上,新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满足哪些客户的需求。

供应链端,要找到可以线上零售或提供服务的产品,比如餐饮行业。怎么到达消费者,一般就是快递和外卖的形式。

比如餐饮行业,目前可以做外卖,但是就算是西贝这样全面自救的,外卖的销售额也是没法和堂食比,西贝努力10多天,外卖的收入也还是原来的10%。

另外就是要探索零售化的模式,比如

01

加工食材配送。

02

真空包装可以快递的产品。

03

工业化流水线产品。比如像海底捞自嗨锅、辣酱等。

在消费者的需求上,要看在疫情的影响下,消费者的需求有没有变化,还在不在?增强了还是减弱了?需求是不是延伸到其他的产品或者场景了。

在消费者的需求上,要看在疫情的影响下,消费者的需求有没有变化,还在不在?增强了还是减弱了?需求是不是延伸到其他的产品或者场景了。

在增量和存量上,企业首先要做好存量客户资源和资产的激活、运营,找到存量用户中的KOL。增量如果有能力,线上的获客也可以抓紧做起来,但是目前收到疫情冲击影响最大的企业,我们看到往往在线上的运营能力不好

增量如果有能力,线上的获客也可以抓紧做起来,但是目前收到疫情冲击影响最大的企业,我们看到往往在线上的运营能力不好。

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在这次疫情里应该做些什么?

第一点,积极的制定针对性的策略,积极的调整。

短期上找到能够在未来对企业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能带来销售结果的,企业目前的资源能够相对的支持的营销方向,然后调动最大力量进行尝试和突破。

这句话还挺重要的。

中长期要考虑到疫情结束了但是消费者的恐惧不一定会立刻结束,市场回温可能需要时间,要做好线下实体短期不能有效恢复原有业绩的准备。

进行线上商业到营销的布局,目前只要是受影响的行业,大家收益减少是没办法的,有些是直接停摆的,短期内都是自救性动作,但是疫情下企业也是优胜劣汰,能活下来的企业,在疫情结束后会有更好的发展机遇甚至市场报复性的增长,有几个事情一定要布局好。

首先是团队组织结构的调整,其次是內部要有面向未来机会的战略性项目立项,在营销上也是一样,比如社交商业项目,是在2019年尾,就有很多企业跟我提到了是他们的重点推动项目,没想到2020年变成社会逼大家来推动了。最后是团队对线上商业认知和运营能力的提升。

私域流量是当下最合适、最迫切的解决方案吗?为什么?

这回真的是自救了,所有面子都可以丢下,今年中国的富人们没法出国旅游,商场关门,已经让原来很有面子的奢侈品大牌都没面子了。

而且,哪怕是目前在利好中的某些行业,大家都在积极的做营销策略的调整和升级了,比如医疗类的,尤其是和疫情相关的,防护及消毒,也要考虑在疫情结束后,产量和需求回归正常了怎么办,如何保持好的发展势头

目前线下的触点没有了,很多的获客场景和消费场景都没有了,那么企业这个首先可以去激活产生转化的就是我们的私域流量,私域流量包括我们的老客户、员工的亲友圈子、公众号等社交媒体里面的粉丝等等,这些是我们的存量资源。

其次要思考的是怎么去获取新的流量和客户,目前线下的场景没有了,能做的就是线上的渠道和平台,包括存量资源分享和裂变帮我们带来的新客户,存量资源分享带来的增量资源更好一些。

当然我们说私域流量的充分经营和释放价值是第一步,企业还可以做很多积极的尝试。

当前有哪些中小企业可以马上借鉴的私域流量玩法?可否分享几个鼓舞人心的案例?

社群、个人号、全员营销这些都是短期就可以做起来并且相对有效的,具体做成什么样要看企业原来是不是有这方面能力的积累。大家可以理解,这几样是速效救心丸。哪怕做的很粗暴,都一定能见点结果。

鼓舞人心谈不上,我目前服务的企业,大概几种情况

01

在国家疫情强控面,业务完全停摆的,通过线上和客户重新建立连接,用个人号和公众号的方式,为客户提供线上的咨询服务和必要关怀,为业务复苏做准备,目前是一个非常好的提升品牌的时机。比如像医疗和医美类的。

我一直和大家讲一句话,疫情当下,所有都在拉群,卖货,但是这个时机其实是企业非常好的树立品牌的关键节点。只看到企业在做业务,但是没有很少见到关心客户的。

没有信任就没有成交,情感连接构成强复购。

02

疫情重灾行业的企业,缺乏能力基础的,社群、个人号销售、全员营销可以做起来,目前服务的几个餐饮和零售的客户都明显产生收入了,如果有效运营,2个月内还能有明显的增长。

私域的渠道和玩法很多,您认为哪些最适合当下?或者怎么组合最好?

这个不同的企业不一样,要单独分析,一般来说公众号树品牌+存量资源激活(比如老客户、员工、社群)+个人号私信加朋友圈构建深度连接促转化+社群做势+社交裂变。

小程序和H5属于是应用载体层面,哪个能满足需求用哪个就可以。

市场部要积极的制作可以在多渠道发布和钓需求的内容,内容可以用图文、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都可以,这几种内容形式可以组合起来用,目前线下没场景了,消费者都宅在家里,需要多场景+多内容去激活客户。

直播相对来说是可以把线下场景线上化的方式,可以去做,要做好策划,提前写好脚本。

有没有不适合或者不需要做私域流量的行业/场景?

私域流量的核心是用户的深度运营。

对与大多数企业来说是怎么激活存量资源,怎么通过有效的客户运营实现复购,增多口碑和裂变带来更多新客户,通过技术实现数字化和数据化运营,提高效率。存量资源哪家企业都有,目前来说没有不能做的。

传统B端(企业运营)的数据化和在线化从哪儿入手比较好?私域构建哪里入手最好?

2B的模式里面数字化首先重要的是线索的管理,客户关键人数字化的管理,从获客的场景里入手,从销售和客户的互动过程中入手,从服务过程中入手,从尽可能多的客户触点里面去积累数据。

这块的私域流量构建基本组合公众号+市场个人号+社群,借助SCRM+CRM做管理。

私域流量的初始流量池是怎么来的?从0到1,如何实现冷启动?

首先来自于企业老客户积累,这部分包含企业原来所有的营销和传播。

其次是企业自有媒介资源带来的流量。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些都是企业的自有媒介资源。

还包括客户进行的口碑分享。

哪怕是初创企业就老板一个人,他也一定有自己的资源或者亲友,这些也是这个企业最早的私域流量。所以私域流量的启动就是从盘活老客户资产,激活自有媒介渠道开始。

私域搭建的时长与费用如何?

私域流量的运营没有时间限制,立刻就可以做起来,时长主要看团队的成长速度,要提升对营销及私域流量的认知,学会私域流量的方法和技巧,并且不断实操实践,然后持续的提升运营能力。

没有费用也可以做私域流量的营销,但是团队还是需要的。有费用可以使用一些工具、系统,投入一些营销推广预算。这一部分主要还是要看企业的情况,没法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当然,要想真的深度运营好,私域流量,要做的事情还是非常多的,现在的运营不像原来的企业营销三板斧,现在的运营颗粒度很小,变化和要素多。

有的人理解上个系统就可以了,首先企业要有一个全局性的营销的策略,一个顶层模式的构建。

然后是具体每个模块的打法,最后是有效的执行,然后系统工具进行支撑,不是光有系统就可以,80%的企业系统用不起来就是缺顶层模式和有效的落地执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