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要么接受...

 Dannie_丹妮 2020-04-05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要么接受,要么离开,控制等于慢性自杀!(人性真相)

能长久的关系,都有一个共同点:双方之间没有控制欲很强的人。

总试图强行改变别人,对于改变者和被改变者双方,都是白白地折磨。

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人会被你改变,除非一个10岁以前的小孩,你需要必要性的控制他的行为。

10岁之后,你越控制他,只会让他越反弹。

所谓的青春叛逆期,只不过是被大人强行控制的剧烈反弹。

01.试图改变别人是最大的愚蠢

马云曾在浙商大会上说:“你连你妈都改变不了。”

想想的确如此,没有人能改变另一个人,除非TA自己想改变。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

爷爷这辈子有一个癖好,在我们东北叫“喝大酒”,不是“对影成三人”的月下小酌,而是每天都要喝的酩酊大醉,神志不清。

不夸张地说,爷爷和奶奶这辈子,因为喝酒这事,每天都会吵上几个回合,闹得家里鸡飞狗跳。

奶奶想让爷爷别喝酒,爷爷想让奶奶别管他。

就这样吵吵闹闹几十年,甚至60多数时还经常争吵,但彼此这辈子没有丝毫改变。

我眼看着他们老两口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两人的状态却始终没有任何改变。

管得了一时,却管不了一世。

你要减少放在别人身上的注意力,让对方自己去发现和承受自己的问题,这比我们直接指出,更容易让人放下戒备,也更易于接受改变。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一位长相好、收入高的27岁女子,因其父母觉得她嫁不出去很丢脸,不仅各种催婚,还疯狂地安排相亲。

最可怕的是,但凡相亲失败,父母就会大骂,还会说一些“30岁之前嫁不出去,他们就不活了”之类的话。

因无法承受父母“催婚”的压力,女子跳楼自杀了。

死前她留下遗书:“你们安排冥婚吧,我再也不会反抗了。”

多么可悲的结局,多么可惜的生命。

生活中之所以存在冲突,是因为我们总想让别人按照我们的想法行事。

但别人不是你,那些一开始就不同意你观点的人,就算你解释的再多,你也不可能改变他们。

就拿很多喜欢买保健品或是理财产品的父母们来说,

即使警察和银行的人就在旁边,告诉他们这都是骗人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也仍会照买不误。

人是感性动物,靠讲道理是没用的,即便你讲的是真理。

02.山不过来,那我过去

看到过一个故事。

说是有一位大师,久居深山,几十年都在苦练《移山大法》,终于修成了正果。

有人前来拜师,虔诚地向他请教:

“大师,请问您是用何种神力将大山移开的,我如何才能练此神功呢?”

大师笑答道:

“练此神功非常简单,只要掌握一点就行了,那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一语惊醒梦中人。

要么接受,要么离开,纠结就是慢性自杀。

有些女人从结婚洞房花烛夜开始,就在纠结自己是不是嫁错人了?

过了10年,孩子都生两个了,还在纠结,是不是嫁错人了,这孩子生的对不对?

你不累吗?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下雨和晴天是一个整体,白天和晚上是一个整体,冬天和夏天是一个整体。

优点和缺点是一个人的整体。

你无法改变一个人,但你可以引导他自己改变自己。

03.如何让对方自己改变

举个例子:

假设我现在在深圳,然后上海有个会场正在开会,我能在深圳操控上海会场的人。

我想让他们跑他们就会跑,想让他们跳他们就会跳。

我怎么做呢?
不用下任何命令,也不用强迫,我只需要在会场门口挖个坑,然后再放两条狼狗。

门口有坑,他们就自然会跳着过,后面有狗,他们自然就会跑。

最主要的是他们都以为是自己想这样做的。

记住,想改变任何人,一定要从对方利益的角度思考。

他想得到什么?他害怕失去什么?

比如有些女人想让自己老公早点回家,结果老公跟朋友出去喝酒,很晚没回来,有的女人就生气发火,

气冲冲的打电话说:你个死鬼,这么晚不回来,那就别回来了。。

男人一想,原来可以不回来,干脆不回去了,难过的不还是女人。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老公9点回家,你就做好饭好菜,对他温柔体贴,让他感觉像做了皇帝一样。

如果超过9点回家,饭菜啥都没有,对他冷若冰霜,让他感觉像做乞丐一样。

几次下来,这男的就会发现,原来9点回家有好处,10点回家会遭殃,他就会自觉早回家了。

你搞明白了吗?

普通人总对人有道德期待,导致自己受伤,别人也累,自己成了怨妇。

高手只从利益角度出发,自己轻松,别人自动听话,成为真正赢家。

你人生的所有痛苦,都来自你对人性的无知!

把我们的文章都读一遍,带你发现另一个世界!

——点赞关注,篇篇干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