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误读的中庸和无为(第二十期)

 budaozheli 2020-04-05

被误读的中庸和无为(第二十期)

中庸,这个词也许是被中国人误读最多的一个词了,这个词源自孔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本意为一种智慧即“中庸之道”。

什么是“中庸之道”,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就是中国人的一种圆滑的智慧,不偏左也不偏右,不得罪张三也不得罪李四,是一种老好人、骑墙派、和稀泥的智慧,这其实根本就是大错特错。

樊登说“中庸”是合适的极致,他用孟子对孔子的描述非常精妙的诠释了什么是中庸。孟子说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意思是说,孔子把握这些程度都把握得恰到好处,该当官就当官,该出走就出走,该干什么时候就干什么,不强迫、不勉强,所以称孔子为“圣之时者也”。中庸是一种特别高级的境界。

罗振宇认为“中庸”是实践世界,他用开车来做了比喻。我们要学会开车得先学交规,然后学习汽车的方向盘、档位、指示灯等。但你真的上了车,开上路,这些原则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在开车的每一个瞬间,你到底是向左打方向还是向右打方向?这些都不对,开车的时候就讲究“刚刚好”,这就是“中庸”。

那在我心里什么是“中庸”呢?我上次曾说过,没有所谓的极致,只有当下的合适。我认为这就是“中庸”,因为在当下的条件下把事情做到自己的能够做到的上限,这既符合“合适的极致”又符合“刚刚好”,而且还暗合“天人合一”。

而“天人合一”的思想又刚好是是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孔子的孙子孔伋写了《中庸》这本经典,在书中他认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与天地参”就是天人合一。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个人率性而为而符合天道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说了那么多“中庸”的道理,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中庸”的理想境界“天人合一”呢?这其实又要引出一个另一个重要概念,那就是“无为”。“无为”同样也被很多人误读,认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干。其实不然,要达到“中庸”的境界,必须要通过“无为”的手段。

被误读的中庸和无为(第二十期)

“无为”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那就是让一个人处于“心流”状态的做事。比如一个篮球运动员,在某天晚上的比赛中发挥的特别好,怎么投怎么进,对方无论怎么防守都没有办法限制他得分。又比如某个作家在某个晚上,突然才思泉涌,写出了极其精彩的作品。在这样的状态下,是不是就是一种“天人合一”?

但我们可以随时“无为”来做任何事情吗?这几乎不可能,因为要进入“心流”模式是大脑关闭了部分冷认知,强化了热认知,而且冷热认知可以无缝切换的状态下所能达到的。当我们越是想着要“无为”,那大脑就越是会让我们无法进入这样的状态,所以刻意练习+冥想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进入“心流”模式。

总结一下,“中庸”不是和稀泥,“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无为”是达到“中庸”理想状态的方法,但要做到“无为”就要进入“心流”模式。只要我们不断刻意练习和实践某件事情,而且每次都做到自己的上限,那么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就会比别人更容易“无为”,那自然也就比其他人更容易达成“中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