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月钩沉】赵新猛 | 饶阳“戳脚拳”

 闲挑灯花 2020-04-05

饶阳“戳脚拳”

河北饶阳 / 赵新猛

过年时,回老家北善村,在本村的党爷家,看到炕边放着练武的“铁尺”,就说起了曾在我们饶阳县很流行的戳脚拳。

饶阳县是戳脚拳的重要发源地。我小时候,也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傍晚的街头,晚上的场院,常有孩子耍枪弄棒,红艳艳的绸子在晚风里飘动。三、四十岁的父辈,谈论起戳脚,挽挽袖子都可以走上一趟拳。到了年底,更有一群一伙的武术爱好者开着三马去外村切磋交流。一大群人围成老大一个圈子。这个耍一路长枪,那两来一趟对打。一边放着十八般的兵刃,围观的村民叫好喝彩声不断。

饶阳的戳脚界都奉一个叫“赵老灿”的做祖师。据说他是河南天理教领袖之一,原名冯克善。1813年9月,天理教起义,冯克善在献县被捕,越狱后流落到饶阳,化名赵灿章,人称赵老灿。他在饶阳、蠡县、深县一带授拳长达二十年之久,是近代戳脚的鼻祖。在饶阳县桑园村授拳时,他听说北官庄有一个叫周老亭的拳师,弟子众多,于是便前去观看。隔着墙头,看一群人在打拳,招式华而不实,忍不住说:“你们练的这个能打着人吗?”众人一听很气愤。旁边围看的就撺掇双方比试。结果三拳两脚都败倒在赵老灿手下。众人又持枪械齐上,再次被打败,于是皆服,纷纷拜倒在地。从此赵老灿在北官庄住了八年,精心培养了一大批武功卓绝的弟子,并把绝学脚踢柏木桩、百日神功、金钟罩、铁布衫等留在了北官庄一带,为日后饶阳戳脚流派及硬气功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躲避清廷捕捉,他几易其名,在北官庄化名赵灿章,到蠡县改称冯凯克。为不暴露身份,他在各地传授的拳术均不相同。在饶阳桑园及深县杏叶、冯庄一带,他传授的是十二路华拳,至饶阳北官庄,则传授系统的戳脚拳套路,如八趟金刚锤等。据传桑园及深县众徒给冯克善提意见说,“老师为什么只教我们软拳(少林拳),而在北边(北官庄)却教他们硬拳(戳脚)?”赵老灿说:“硬拳不全,软拳全,还是软拳打硬拳,你们是师兄弟,可以南拳换北手,互相交换吗。”从此,两地众徒经常互相切磋武艺。

第二代戳脚拳师刘老旺、李老题、申老开等人大多在家乡授拳,戳脚拳由北官庄迅速辐射到北善、横头、沃提、北张保等村。这其中,涌现出了很多的高手,发生了许多故事。

传说当年宫中一位格格价值连城的镯子突然丢失了,官府久久破不了案。一位太监给皇帝出主意,建议把案子交给直隶省的饶阳县令。饶阳县令吓了一身冷汗。师爷说,何不让北官庄的“四大名捕”试试,饶阳县令茅塞顿开。后来曹志忠等人迅速破获了此案。原来作案的是一位沧州武林人士的后生,这位少年轻功极好,又极顽皮,那位格格的玉镯他并没拿走,而是放在了前门楼上的一块瓦下。案破后,皇帝赏了曹志忠一件黄马褂。官府要治那位少年的罪,“四大名捕”出面保护了那位少年。后来,“四大名捕”中两位被日本人杀害,另两位不知所终。

北善戳脚师承申老开,拳师中流传一段“申老开力斗双獾”的故事:据说北官庄村东坟地有一窝獾,有人掏了窝里的獾仔,引得一对老獾在村口团团乱转。獾灵敏好斗,失去幼仔后,更加凶猛,常攻击路人,这令村民格外胆小。这天,申老开出村锄地,在村口两獾忽然发狠攻击。申老开大怒,挥锄便打。不料獾格外灵敏,闪避一边,锄头砸在地上,当即折断。两獾一左一右上窜下跳发起进攻,老开闪躲不及臂上被抓破几处。可他倒是艺高胆大,迅速冷静下来,开始奋力还击。两只獾在他频频快攻下竟双双毙命。申老开臂上衣服撕破多处,因用力太过,回家也病了一场。

北善拳师中,于小山、李某林可算是佼佼者。一次两人拉脚到石家庄。店门口遇一群外地客商,这客商人多力壮,带着刀枪。见李某林车旁挂着练功铁尺,就有心逗弄。于是把马匹放开,放任撕扯于、李二人车上口袋。两人大怒,指责客商。那群客商竟倚仗人多,挺几杆枪冲上来。李某林抽出铁尺和对方打在一处。于小山稍长,较为冷静,一旁冷眼观看。却见李某林第一招就把两杆枪搅飞到半空。对方七、八个人竟到不得跟前。眼见无光可沾,退下又脸上无光,那群客商一时不知如何收场。这时,掌柜的过来,将双方拦开。对方趁机躲进屋里,不敢出来。

于小山,性格较温和,功夫却更高。那天集上卖米。一外地人走到摊前,将米托到手里轻轻一捻,米粒变成面,从指缝流出。他斜眼看着小山道:“你卖的是米还是面啊?”小山一看便知是来寻事的。说:“我是老实庄稼人。你若不买请去别处。”对方道,“听说你功夫不错,我想见见。“好!”话音没落于小山早跃过米袋。对方见他动作迅猛,慌忙退避,小山隔着两煎饼锅接连几个飞脚。集上小摊众多,于小山窜避闪躲,频频进攻,对方还手不能,退无可退,眼看就要跌倒出丑,连忙拱手道歉:“都说北善有个叫小山的功夫了得,今天见到了。果然了得,果然了得!”

饶阳练戳脚之风极盛,却没人势强凌弱。我村的党爷年轻时,一次去南善看电影。南善一个大汉看党爷是外村人,又生的瘦小,竟然故意冲撞。党爷质问对方,不想一下围过五、六个小伙,上手推搡。党爷看有打架的苗头,便一推一撞,几个小伙瞬间歪倒在一处;趁此机会,党爷抓下头巾钻进人群。那几个人没得便宜,爬起来却寻人不到,只得作罢。事后别人对那几个说,“你们不知他是谁啊?他是某某,真打你们几个绑一块也不是对手。”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忙着挣钱,练武之风早已不再。当年手脚灵便的棒小伙,如今多大腹便便,甚至体弱多病。村头生龙活虎的耍枪弄棒,消失在往日的时光里,不复再见了!

2017年1月29日于饶阳


(本文编辑/杨关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