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邹辉 | 难忘的稀饭锅底

 闲挑灯花 2020-04-05

难忘的稀饭锅底

文/(安徽淮南)邹辉

 

六十年代初,我们兄妹三人吃稀饭锅底的情景,是我人生岁月中最为难忘的一段沉甸甸的回忆……

那时期正值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老百姓的生活极为艰难。每家每户数人头靠粮票供应粮食。当时,政府给许多家庭配给的寥寥口粮,根本就无法填饱肚子。我们家也一样,每月的口粮就摆在那,即使我的祖母每天算计着、搭配着,都无法糊住三个大人和三个小孩的六张嘴。好在当时我母亲在饭店工作,有时能多少带点剩饭回来,补充一下全家充饥的口粮。但那仍然解决不了粮食短缺,饥一顿饱一顿的困境,惹的祖母每天都长吁短叹。

这样的处境下,我们兄妹三人每天早晨上学,基本上都是一根芋头切三块,一碗剩饭三下分。中午能勉强吃上一顿干的,仅有的素菜也是少油无盐。最盼的就是晚上,因为我的祖母特别会搭配,每晚的稀饭经常搭配些山芋、山芋干、玉米、胡萝卜等粗粮杂粮和青菜。这样熬出来的稀饭容量就加大,每个人就能多喝几碗来填饱干瘪的肚子。而最后粘在稀饭锅里的锅底更是我们兄妹三人的共同期盼。那时候熬稀饭用的是铁锅,烧的是柴火锅灶,稀饭盛完后剩下的就是不多但稠乎乎的锅底。锅底不仅稠乎乎的而且很香,所以晚上能吃到锅底应该算是很不错的待遇。每到那个时候,我们就睁大眼睛看着锅里,慈祥的祖母就用锅铲一点一点铲到碗里,然后再一个一个给我们兄妹三人分好,让我们吃完后抓紧做功课。有时候锅底剩的不多,做哥哥的我就让她们姐妹俩吃。姐妹俩心疼我,是你给我一勺子,她给我一勺子。我们开心的吃着笑着,父亲母亲看我们这个样子欣慰地笑着,老祖母则难过地一个劲地擦眼泪。记得有一次周末,我在班级里排练为“六一”准备的文艺节目回来很晚,心想肯定吃不到香喷喷的锅底了。到家后,祖母给我热好稀饭,我一眼就看到稀饭里有稠乎乎的锅底。祖母笑了,指着正在做作业的两个妹妹说:“她们给你留的。”我高兴的说:“明天哥带你们到体育场逮蚂蚱。”姐妹俩乐得直拍巴掌,一个劲地叫好。那时候的亲情哟多真挚,那时候的亲情哟又多朴素。

以后的以后,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我们再也不用享受吃锅底那种待遇;以后的以后,我们兄妹三人相继走上了工作岗位,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但那个时期、那段难忘的稀饭锅底的往事,却深深印在脑海里……

 

作者简介


    邹辉,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有散文、诗、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百余万字发表于全国、省、市各类报刊。出版个人文集《杂拌集》。

【主编/闲挑灯花    校对/珍惜】


【原创作品,文责自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