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党报评论君的练笔作文《北京的美》

 gfergfer 2020-04-05

党报评论君常常以出手神速、见解深刻、一锤定音闻名于舆论场。有网友称“党报评论君就是一个传奇”。然而,也许您只看到了他们的出彩一面,每一篇文章背后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在繁重的评论撰写工作之余,他们经常开展评论业务研讨等活动,规定题目规定时间内的练笔作文就是他们修炼内功的一种方式。

金台新声今天刊发部分评论君的练笔作文《北京的美》。当然,这只是他们很久以前的练笔作文,不代表评论观点。

北京的美

有人说,旅行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

作为一个在水乡久浸婉约的南方人,初到北京,就被这用3000多年的历史颜料涂抹的雄壮大气、悠久深邃所折服,怎么看都觉豪迈。蜿蜒盘旋于崇山峻岭的长城,承载着民族的兴衰荣辱;雄伟宏阔的紫禁城、拥山抱水的颐和园、神秘肃穆的天坛,释放着皇家的庄重威严;鳞次栉比的高大建筑、四通八达的宽广道路,在辉煌多元的文化映衬下,显得生机勃勃……北京的颜值,因历久而芳华绝代,因弥新而新潮摩登。

而当我从一名过客成为一位归人时,再看京华,深情凝视取代了浮光掠影。注入人生阅历的北京,它的美有了专属的味道。在清华,伴着荷塘月色,沐浴百年气华,谈笑论鸿儒;在报社,迎着金台夕照,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穿梭于胡同,访古探幽,看那烟火氤氲,亦留往事半缕香;融入时代大潮,打开门窗便有数不尽的风流人物、望不尽的国际风云、道不完的经邦纬国,宛若邻家日常……厚重的人文气息、强劲的时代脉搏,孕育了首都独有的气质,折射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这是其他城市所不能媲美的。

北京之美,美在颜值,强在气质,更胜在追梦的执着。华彩过后,徒留金砖碧瓦红墙石路;芳华散尽,且看多彩梦想的传奇绽放。永远都忘不了北京的雨后彩虹,那一刻,所有人都停下了匆匆的脚步,抬头仰望,尽情品味天高云阔乍现的惊喜;那一刻,有人看到了梦想,那是风雨之后彩虹必现的信仰。在北京,每天都有激情的消亡,每天又有机会的重生,这并非往复的循环,而是螺旋的上升。尽管梦想会碰到西直门立交桥式的彷徨,但到处都是通往成功的出口。命运无法让一颗追梦赤子心跪地求饶,因为生命的闪耀总有一天会再发芽。而这正是北京的魅力。

如果你问我,在北京呆腻了吗?不,如同故宫百年的古砖,长城千年的石阶,我还在积极地等待那未知的发生。

  

北京的美

1999年上学至今,我已经在北京生活了18年。和许多人一样,平时待着不觉得这个城市怎么样,但每次离开一段时间,就会莫名其妙地想念起她来,总觉得别的地方没有北京好。有时不免感慨“反认他乡是故乡”,也时常自问:我喜欢这座城市的什么呢?

是啊,空气那么污浊,交通拥堵不堪,房价节节攀升。就算有大剧院,就像电视剧《蜗居》里说的,普通人又能进去几次呢?

798的艺术区、三里屯的时尚圈、故宫景山的皇家派,又能占据日常生活的多少呢?就像我自己,在北大上学的前四年,竟然都没去过隔壁的圆明园,更不用说八达岭的好汉坡了。

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北京美好的地方吗?没去的地方,你随时可以去,或者攒钱再去。更重要的是,北京太丰富了。许多时候,你以为你了解了她,却发现她时刻都不同;更多的时候,你差点快要自以为是了,却每每发现山外有山。北京的美,在于包容,尽管有限行限购,“北漂”依然成为专有名词,这座城市默默地迎送着南来北往客,成为打工者的梦想之地;北京的美,在于多元,你能在这里找到全世界的美食,也有机会去看各类的展览演出,一个朋友告诉我,她不想离开北京的原因就是“这里有话剧”。

话说回来,这些年有多少人因类似理由,先逃离北京又逃回北京呢?相比学者“从封建社会逃回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他们也许更喜欢汪峰的歌词,“在这儿我能感觉到我的存在”。她无所不包,却不拒绝你的一无所有;她充满未知,也能容纳你的狂妄无知;她可以成就你的小目标,却不一定要剥夺你的大自在。换句话说,她是成功者冒险家的乐园,也是那些孤独无用灵魂的净土。

这让我想起了欧洲中世纪的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的确,有什么能比存在感更重要呢?又有什么能比选择自由更珍贵呢?偌大的北京,就好比匿名的互联网,官到这里也小三级,更没人关心你是谁。成功者大隐其间,普通人也有机会,落拓者也能见世面。让生命的展开有无数可能,这不正是一个地方的伟大之处么?更重要的,城市的本质是人的聚集,“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再想想那些逃回北京的人,有多少是为了三观一致的朋友?又有多少是在乎聊得来的人?人这辈子,遇到情、遇到爱都不难,难的是遇见了解;遇到权、遇到钱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同类。

北京欢迎你。

北京的美

电影《春娇与志明》中,有这样一幕:港商向朋友夸耀北京之美好,在于可以听见“噼啪”“噼啪”之声。看到这里,不禁会心一笑。岂料接下来,港商所言,竟是北京楼价低,可以居大宅,此为壁炉里的柴火声。顿觉恶俗。

        而我于“噼啪”“噼啪”声中,所会心的北京之美,来自路边寻常可见的大叶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大搞绿化,遍植这一速生树种。不成想却带来副作用,每年春天满城飘絮,就有它们的功劳。不过,熬过了那几天,杨树叶子长成,夏天也就来了。微凉的夏夜,走在树下,风吹动叶子,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很是美好。而到了秋天,叶黄而落,满地干脆,秋风一赶,也是满耳“噼啪”之声,让人颇觉有趣。北京之美,或许就藏在这样的细节中。

        注意到这声音,还是大学时代。那时少有空调,暑热难当的晚上,就会叫上三两同学去纳凉。或是半个西瓜,或是几瓶啤酒,天南海北胡侃一通。偶有忽然都不说话时,但听风拂树梢作响,人如坐在水底。秋天则适合恋爱,与恋人携手压马路,树叶飘落脚边,一地金黄灿烂,叶声就像鼓掌,全世界都在向爱情欢呼。这样看来,北京的美,或许不再杨树叶,而是杨树叶上寄托的我的记忆、我的情感。

        想到这儿,不禁有点同情那位只知道壁炉柴火声的港商。在这个城市里,如果没有留下生命的一部分,住再大的房子,也不过是个壳而已。算起来,我在北京已经放置了二分之一的人生岁月。从大学校园到工作单位,虽没有大风大浪,却也走出了很远。当年把酒言欢的朋友,如今散落四海;执手相看的恋人,早在不经意中走散,只能在朋友圈追踪近况。而北京的各个角落里,留下了新的倾心相交、见证着新的爱意缠绵,我一直并将继续在这里笑着、哭着、生活着。仍有杨树叶的声音,更有夏夜空调滴水到天明的声音、有路过电话亭忽然响起电话铃的声音,有地铁上的嘈杂、有菜市场的喧哗……这些都多美啊!

        既便有跟魔鬼的契约,浮士德在看见美景时,也不禁高喊:停一停吧。不过,北京的美,却不在停留,而在于不断发生。因为唯有这样,你才能经历这样的美、欣赏这样的美,最终留驻于这样的美。 

北京的美

北京是一座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世界上很少有城市,像北京这样兼具历史景深与现代活力,具有一种来自于历史深处、涌动在时代现场的美。

由于深厚的历史底蕴,北京的美是有厚度的。“江山留胜迹,吾辈复登临”。故宫作为历经600年风雨、明清两朝的紫禁城,记录着中国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博大精深。行走在北京城中轴线上这个72万平方米的皇家院子,似乎能听到那些青藤古树、青砖白瓦在诉说着历史上的故事,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形象展现在眼前。北京不仅保留着古代中国,还记录着现代中国的转型故事。从地铁5号线张自忠路站出来,就可以看到一座坐北朝南、由3个院落自称的宅院,这个深深庭院,留下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思想,铭刻着中国人民抗战的军魂。北京的每一个地方似乎都是打开历史的开关,都隐藏着一段精彩的故事,这正是北京之美的厚度所在。

北京的美,还是有温度的。歌手汪峰的一句“北京,北京”,唱出了多少人心中对北京的向往。北京是现代中国的首都,也是全国各地、世界各国人民的向往之地。在北京,你可以听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口音,还可以见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无论是喜欢流行音乐和动漫的年轻人,还是背井离乡到北京的务工的农民工,抑或是到北京求学的外国学子,都希望可以在北京找到安身之处,都希望能够在北京得到包容和认同。范雨素的文学梦可以在这里萌芽,北大保安的大学梦可以在这里起航,北漂们的事业梦可以在这里实现,不同的人群都可以在北京追求梦想。这正是北京之美的温度所在。

北京的美,还体现在它的发展速度。如果能够从几千米的高空俯瞰北京,就会发现,北京不仅有厚重典雅的故宫,还有拔地而起的“中国尊”。现在,北京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人口规模已经超过2000万,是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也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大都市。人们以只争朝夕的劲头,把“爱国创新 包容 厚德”的北京精神付诸实践,书写下一座城市快速发展的“北京故事”。这正是北京之美的速度所在。

这就是我体会到的北京的美。这种美也许并不直接是一种视觉呈现,但它是一座城市内在的美,内在的精神气质,需要用心灵去体会,去认知。


责  编:刘  睿

图  片:网  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