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川旧县与枣强董姓村名

 荷香月暖 2020-04-05
摘自2019-08-27:http://blog.sina.com.cn/s/blog_befc505b01030zzd.html

枣强村名研究五十八:


与董子有关的村名(一)


前后旧县村



马金江



      大家都知道,“董子故里”是枣强的名片之一。枣强有许多村名与董子有关,旧县是其一。


      旧县,位于枣强县城东16公里处,东靠清凉江东支流。因村分前后两片,故有前后两个旧县村。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旧县一直属王常乡(公社)管辖。据2006年统计,前旧县有180户,760人,2683亩耕地;后旧县273户,971人,4484亩耕地。


      为何叫旧县?据旧县志记载:北齐文宣帝天宝七年(公元557年),废广川县为枣强县,县治在广川镇。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枣强县治由广川镇移至此地。金朝天会十年(公元1132年)因水灾,县治由此迁至刘马村,即今县城址。因为有了新县城,所以这里便称“旧县”。旧县作为县治所在地,共存在了550年。旧县被称作“旧县”至今已有800多年。


      在当今枣强,说董仲舒必说旧县。为什么呢?


      一是因为这里有座董仲舒石像。


      石像位于后旧县村西百米处,像为坐式,双手捧一笏板,高3米,重约7吨。石像背后刻有:“万历三十六年十月旧县村施财弟子管正尊韩安辅妻姚氏”。石像处原有庙,即董子祠。1945年土改时被拆除,石像暴于露天。wg中,石像被推倒。鼻、面和笏板多处被损坏。1982年7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把董仲舒石像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省文物局拨专款建室保护。2013年,县政府重修“董子祠”,保护我国唯一的一尊明代董仲舒石像,扩基建起围墙院落。这正是:


董子故里两千年,


踪迹如今皆渺然。


文物无一入眼来,


唯有石像处面前。



      二是因为这里是董子故里。


      大家知道董仲舒是汉广川人。当时有广川国,亦有广川县。专家考证《史记》所说的“广川”是指广川县。而广川县的范围,即今枣强县东北一部分,景县西南(广川镇)一部分,故城县的西北(坊庄乡)一部分。“汉广川废城,即今之故县村。而直书董子为枣强人物。质之史志,验之封疆,皆明确无可疑者”(见明嘉靖《枣强县邑略》)。故字典辞典董仲舒条目,皆释为“枣强县东北”或“枣强县人”。


      三是因为这里祭祀董子有传承。


      董仲舒作为今文经学大师、“阐道醇儒”、“群儒首”,受到历代人们的追思供奉,元以后又从祀孔庙。在古广川旧县村更有“董氏祠堂”、“董子祠”等遗迹在。尤其,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重修董氏宗祠石刻门楣及俱存的清代道光年间的拓片,更是证明了这里对董子的祀奉已有千年,且千年未断。


      所以,说董仲舒首提的必是旧县。



作者简介:

枣强村名研究五十八:与董子有关的村名(一)前后旧县村

马金江,笔名马蹄疾,号炳烛斋主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主任编辑。1948年10月出生,河北省枣强县人。曾当兵在部队17年,职至正营,转业后一直从事广电宣传工作,曾任枣强电视台副台长,执行总编。枣强县新闻高职第一人。


主要著作:


新闻作品集《棘城跫音》,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10;


语言研究《熟语溯源》,中国民航出版社,2004.1;


文字研究《汉字由来三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8;


读书笔记《炳烛斋闲话》,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12.10;


散文集《鳞片集》,线装书局,2016.6。



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befc505b0103102e.html

与董子有关的村名(二)前后王寿村

马金江 

关于王寿村,笔者在枣强县村名研究第二十二期,专题谈了《王寿(王善友)的由来》。文末提出,如果再写“王寿村的由来”应这样写:


王寿,以前叫“王善友”。这是一个千年古村。这里曾是古代一处方圆四里的军事作战堡垒遗址,史称“王善友故垒”,与“枣强故城”、“广川故城”、“古棘津城”、“古枣城”并称“枣强五大古迹”。后此地建村,便以王善友名之。此地亦是大儒董仲舒后裔居住之地,颇讲仁义礼智信,善待友朋,声名远播,人赞名实相符之地。上世纪“土地改革”时改名“王寿”(前王寿、后王寿)至今。


既然专题写过王寿,为什么此次再说呢?皆因王寿,是董仲舒后裔的聚居地。本文从这个角度专门谈谈这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西汉时期著名的今文经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中国儒学发展史和中国思想史上继孔子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董仲舒,是古广川人,即枣强人。故枣强称为董子故里、大儒之乡。


大家也知道,董仲舒的出生地董故庄,现属景县广川镇。而王寿与董仲舒有什么关系呢?董子研究会研究员、文化学者董观堂先生为我们解开王寿村与董仲舒关系之谜。


王寿,是个千年古村。原先叫“王善友”。王善友是地名,也是人名。说地名这里曾是枣强古迹“王善友故垒”所在地。说人名,王善友先生当年曾和董仲舒是儒林挚友。王善友距东北方向董仲舒出生地董故庄只有七八里地。


董仲舒有一个儿子名符起,被误为不孝而赶出家门,将其送给王善友代养。因此《世说新语》一书中有“董仲舒放孝子符起”(见《世说新语·言语第二006条》)的记载。数年后,当董仲舒举家迁徙长安时,便把符起留在王善友。因此王善友的董氏便作为董子后裔的重要一支繁衍下来。后随着人口的增多,王善友分成了两个村,即前王善友和后王善友。直到公元1946年“土地改革”时,村名才由“王善友”改为“王寿”(善友切音为寿)。


如果你对以上之说尚不认可的话,那么还有家谱记载可证。


前后王寿董氏保留下来的《董氏族谱》俱载称董仲舒为太始祖。两村家谱,从明洪武元年到公元1963年,董氏族人某属某支,某为某后,都记载的代代有序,一目了然。


《董氏族谱》对王寿董氏从明至今迁留脉络也记载得非常清晰。迁往本县范围的有:唐林镇朴庄董姓现有33143人;王均乡苏谷村董姓2070人,新屯镇董王庄(崔母北街、东王庄、董家庄)的董姓65360人,以上人口计573人。他们可以说都是董子后裔。


王寿董氏外迁山东的,要从始祖董志先说起,他有八个儿子,分别名士明、士敬、士能、士安、士诚、士新、士廉、士宽。


士明住前王善友、士敬住后王善友。明永乐二年,开始迁往山东的是第四支士安迁山东章丘康家庄;五支士诚迁山东益都董家庄;六支士新、七支士廉、八支士宽同迁山东章丘张家林。永乐四年三支士能迁往山东济阳董家道口,九年后又迁往寿光县丹河。


王寿董氏的“董子祠”和“董氏家庙”也证明他们是董子后裔。前王寿有“董子祠”和“董氏家庙”,位于村南,占地20亩,有歇山大门、院墙 ,有前后两座殿,前殿三间为董子祠,内有木阁,阁内有董仲舒泥塑坐像,型如旧县董子石像。殿前有参天翠柏数十株。后殿为董氏家庙、三间二楹,有东西厢房,逢年节董氏家族在此挂家谱、祭祀。后王寿亦有家庙一座,三间独院,院内亦有古柏数株、并有一古钟。前王寿的董子祠与家庙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拆除,后王寿的家庙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农业合作化时拆除。


最后说说现在王寿董氏情况:据2006年统计,前王寿有159户,579人,2867亩耕地,村里姓氏有董、孟、吴、马、李等,董姓占98%;后王寿有294户,1113人,4316亩耕地,村里姓氏有董、王、马、丁等姓,董姓占45%。两村董姓有1000人之多。所以说,前后王寿是董子后裔原居地,非妄言也。


另外,有人说,前、后王寿说是原为一村,后分为两村。可实际上前、后王寿中间还隔着个南张庄,这里为什么呢?董观堂先生解释说:前后王寿原为一村不假,后分为两村(约在明初),前面说过,八弟兄中老大住前王寿(王善友),老二住后王寿(王善友),老三原住在中间。后老三也迁住山东,中间地方被外地迁来的张姓居住,后改名为张家庄。1982年地名普查时,为区别同名村,经县政府批准改名南张庄。这就是前后王寿中间有个南张庄的由来。

摘自2019-09-07:http://blog.sina.com.cn/s/blog_befc505b0103106q.html

枣强县村名研究之六十:

 与董子有关的村名(三)东西徘徊

 马金江

枣强县城正东9公里偏南处,有两个叫“徘徊”的村:东徘徊、西徘徊。徘徊的词义是: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比喻犹豫不决。徘徊的正确读音是:pái  huái,当地方言读pei hui(培回)。东西徘徊在1996年前属吉利乡(公社),后至今属唐林镇管辖。2006年统计,东徘徊有136户,494人,1178亩耕地;西徘徊有130户,533人,1774亩耕地。东西徘徊都是多姓氏村:东徘徊人数较多的姓是李、王、郑、何、马;西徘徊人数较多的姓是齐、贾、李。

村名为什么叫徘徊呢?由来传说有几种,都与董仲舒有关。

枣强县村名研究之六十:与董子有关的村名(三)东西徘徊


一是董仲舒选县址说。

传说,西汉武帝时,董仲舒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已经形成。汉武帝因尝到枣强的红枣鲜脆香甜,随口赞:“这枣真强!”随即降旨立:“枣强县”。因这里是董仲舒的故乡,立县选址工作就让已是王相的董仲舒来做。董仲舒主张立县治,必须按阴阳五行说,神权、君权、父权、夫权应各占县城的一角,除(少)一角不行。即此地不能出亵渎神灵、民众反官、子杀父、妻杀夫案,出一案即少一角。

董仲舒来到一村,见一小儿扶一上岁数的盲人走路。董仲舒见了问老者是小儿的什么人?老者答:“我是路过这村的人,他志愿给我带路”。董仲舒见这里民风淳厚,便在村是来回考查。转了几个来回,村人以为他掉向迷路了,他不便说破,被指引出了村。董仲舒又来到此村西南六七里的一个村,见一小伙子一步一头的从村里磕出来。一问才知道,小伙子的父亲病了,这是请神灵为父治病。一步一磕,是以“心诚神才灵”而为之。董仲舒一听,此事即体现了神权、又体现了父权,此真良民顺子。便申报汉武帝在此建了枣强县城。这个村就是现在的东故县。

而董仲舒此前“掉向迷路,反复徘徊”的那个村,也以董仲舒曾欲在此建县城为荣,把村名改叫“徘徊”,后村分为东西两村,分别叫“东徘徊”、“西徘徊”。

枣强籍作家、文化学者苏秀站女士持此说。

 

枣强县村名研究之六十:与董子有关的村名(三)东西徘徊


二是董仲舒举家迁长安,惜别故乡说。

大家都知道,董仲舒是古广川人。他幼年天资聪颖,读书勤奋刻苦,曾“三年不窥园”。后又去赵地、齐地游学,主攻《春秋公羊传》。学成后又在当地当老师,“下帷讲诵”。传道、授业、解惑。董仲舒学问做得好,老师当得好,甚至有教无类,聋哑学生都收。所以声名远播。后为了响应朝廷“广召天下贤良方正之士,广纳强国安邦之策”的诏令,举家迁往当时的京城——长安。

举家之迁是人生大事。广川距长安二千多里。尽管准备充足,又选定出门吉日。当车离村西行到十里左右的地方,董仲舒让车停下来。自己下车后在此来回度步。他想的是父母年迈,此去不知何时回来,不禁忧心忡忡;此前自己只顾做学问,不问稼穑,走后父母生计如何;尽管行前曾对一邦学生有所嘱咐,仍担心他们能否学有所成。还有曾被赶出家门的二子符起,在王善友能否生活的有出息……他反复思考,往返度步,在此有一个时辰。最后还是觉得既然已下赴长安的决心,就不要再犹豫。于是上车远去。

后来这个地方建起了村子,叫什么名呢?先人讲起董仲舒迁长安时曾在此徘徊,就叫了“徘徊”。再后来村分东西俩村,分别叫了东徘徊、西徘徊。

董子研究会研究员、学者董观堂先生持此说。

有人会问:“传说可信吗?”笔者认为,传说就是传说,故事就是故事。能把村名由来的故事与董仲舒联系起来,这就说明这里的人民是多么崇拜董子爷(当地称呼),也反应了董子爷(董仲舒)在此地的世代影响有多大。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枣强县村名研究之六十:与董子有关的村名(三)东西徘徊


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befc505b010310ee.html

枣强县村名研究之六十一:
与董子有关的村名(四)董家庄

马金江

        在枣强县城东南偏北14公里处有个叫“董家庄”的村,属唐林镇管辖。
        此村地势平坦,是个以农业为主的中小型村。2006年统计有187户,621人,2500亩耕地。
        关于村名的由来,《枣强地名资料汇编》说:“据传,明末一姓董的迁居此地,以姓得名董家庄”。然而从目前姓氏情况看,该村有7个姓氏,其中李、冯、耿、崔是大姓。7个姓中没有姓董的,属于“名姓不符”的村。为什么没有姓董的却叫董家庄呢?许多人说不清为什么。
        董子研究会的董观堂先生研究认为:村里没姓董的不奇怪。此村此地当初是董仲舒家的庄子地,地属董家,种地的未必姓董。当初村名叫“董家庄地”,或“董府庄地”,后来省去“地”字,称“董家庄”。
       依观堂先生说,董家庄就不是一般的村庄了。它不仅是“与董子有关的村”,而且是有2000年历史的古村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