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体制内说话,永远不要信口开河

 eln 2020-04-05

提笔能写  开口能讲  遇事能办

加入「三能干部」交流群,免费学习实战技巧

请扫老干部二维码

今日赠送:《材料谚语合集》。这份资料语言质朴,能让材料更接地气。有需要的朋友可到文末免费领取

老干部说

在体制内,“说”本质上是一种关系、一种职务行为、一种位置感,而非个人行为。


在体制内说话,永远不要信口开河。

说话的总原则是:职责范围内的事,是我们最应该说也必须说的,超越职责范围的家长里短、是是非非,除了消耗体力、引火烧身之外,对于我们的成长并无意义。

而凡是习惯议论长短的人,最终会被领导在潜意识里认为“能力有限”。在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事,必须搞清楚,有思路、有观点、有办法,特别要有独特的见解,随时能够“自圆其说”。

一位习惯了做“乖乖学生”的处长给分管领导汇报工作。谈到某项工作,他问领导怎么办。领导很生气地质问:“是你要告诉我怎么办,而不是让我来告诉你。否则,要你这个处长干什么?”领导训斥地真是痛快淋漓、富有教益。

当然,就算遇到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事,也要耐心等待发言的机会。被领导安排或被点名说,我们就可以说,特别是有更高级领导在场,被点名发言更是弥足珍贵、天赐良机。还有就是带有研讨性质的会议,更可以大胆发挥,充分展示才干。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关键的问题不是没有说的机会,而是没有“说”的准备。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工作终日稀里糊涂,平时没有思考,没有观点,就算有说的机会,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流逝。

“说”在体制内,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就理论理。人微言轻也好,一言九鼎也罢,“说”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是一种身份、是一种位置感。不清楚这点而夸夸其谈的人,最终只能永远失去讲话的资格。

说话要注意场合、分寸,对这两者的把握,是“说话”的第一要义。比如,有领导在场,如果让我们发言,最好是援引、补充、诠释领导讲的内容。

代表上级组织到下级单位讲话,既要注意讲形势、提要求、展现格局,又要谦虚恭敬、充满友爱,那种“背靠大树就以为自己是棵大树”的人,讲完就会被人议论——“充什么大尾巴狼”。

年轻干部说话办事容易钻“牛角尖”,开口很“冲”,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语言系统是书本化的、理论化的,还没有养成“睁开眼睛说话”的习惯。

只有在开口之前先看清楚“上下左右”的说话环境,才不至于暴露自己的幼稚和无知。无论是对谁讲话,都要首先考虑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只有把对方的“脉”把准了,才能在谈话中处于主动地位。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愤怒:“你怎么能这样给我说话呢?”“你这是跟谁说话呢?”如果不是对方“罪大恶极”,多半是我们颠倒了身份、搞错了对象、用错了说话方式

在体制内,“说”的本事常常与我们的工作方式和领导艺术紧密联系在一起。

比如,有些事要“先说后做”,因为要发动群众,只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才能得到成功;

有些事要“先做后说”,这可能是一些创造性和开拓性工作,说早了、说大了而没有成功会使自己被动;

有些事要“只说不做”,比如,为了应付一些形式上、程序上的工作,就没有必要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有些事要“只做不说”,比如,为大家谋点小福利、搞个集体活动什么的,就不宜大肆渲染,等等。

当然,更多的时候,“说”的过程就是“做”的过程。我们做决策、开展活动、采取行动,我们要解释背景与意义、目标与任务、效果与问题,所有这些“说”都要为了更好地做、为了做得更好,也为了让别人说我们做得好。

因此,这个过程的“说”,首要的任务就是有意地回应别人对我们的怀疑、猜测、非议甚至诽谤,没有针对性的说话,会使自己的工作陷入舆论的被动。

再如,计划工作时,不要说得太“满”,太满了容易被夹上夹板;总结工作时,不要说的太“虚”,因为只有“点”上的细致描述,才会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