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菲光:资料整理贴

 仇宝廷图书馆 2020-04-05

一、基础信息收集

1、公司简介

欧菲光最早系由香港迅启和智雄电子于20013月共同出资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深圳欧菲光网络有限公司。200410月,欧科有限和香港裕高两家公司共同收购了欧菲光网络的全部股权,蔡荣军作为欧科有限的控股股东,成为本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至今未发生变化。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光学光电业务(包括触控显示类业务、光学产品类业务和生物识别类业务)和智能汽车业务(包括智能中控业务、ADAS业务和车身电子业务)。公司主营业务产品有触摸屏和触控显示全贴合模组、微摄像头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和智能汽车电子产品和服务。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汽车、可穿戴电子产品等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领域。注册地为深圳。

    2、所有权结构、股东背景

蔡荣军先生,中国国籍,1972年生,本科学历,毕业于汕头大学。 1995年至2001年,供职Eastman Kodak Company,先后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术部经理;200220049月任欧菲光有限总经理,200410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蔡荣军在光电薄膜元器件行业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广泛的行业知名度,现为中国光学学会薄膜专业委员会委员,欧菲控股执行董事。

蔡荣军先生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生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总数为213,017,305 股,占公司总股本19.61%

蔡高校先生,中国国籍,1974年生,本科学历,毕业于广东商学院。1996年至1997年任职于人民银行深圳分行金融培训中心;1997年至2002年任职于华安保险公司南头分公司;200220049月任欧菲光有限副总经理, 200410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蔡高校先生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总数为125,841,692股,占公司总股本11.58%。蔡高校先生与蔡荣军先生系兄弟关系,是一致行动人。

欧菲光目前的大股东蔡荣军、蔡高校兄弟并非公司创始人。欧菲光网络于20013月成立,由香港迅启和深圳智雄电子共同创办,分别持股约80%20%。这家公司最开始的定位是做光纤通讯精密薄膜元器件,不过产品的开发并不顺利,加上当时正值科网股泡沫破裂,企业发展陷入困境。于是公司原股东邀请蔡荣军来接手企业。蔡荣军当时刚好30岁,在外企柯达工作的几年中已经积累了一些行业经验。经过考察,蔡荣军决定把产品方向转向消费电子产品的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并与原股东商量好承包的利润分成。不过,经过两年的发展,公司并未盈利。于是在20049月,两家创始股东将公司股权作价约439万元转让给蔡荣军、蔡高校兄弟。转让价格以蔡荣军承包经营初期公司净资产约821万元为基础,并扣除了长期待摊费用等潜在亏损。两家创始股东就此完全离场,在后面极速的财富创造故事中成为了旁观者。

二、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公司产品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以客户订单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客户订单的产品需求量,结合自身产能、原材料情况制定生产计划进行量产。公司对外采购本着“质量优先、注重成本”的原则,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比质比价初步选择合适原材料供应商,再通过厂验和样品试用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导入合格供应商。在销售模式上,公司采取直接销售,由市场中心与客户签订框架性供应协议,每笔具体交易经同客户磋商达成一致后下达订单,公司销售包括国内销售和境外销售。

在光学光电和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公司拥有垂直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布局,具备大规模稳定供货能力,高效的嵌入式研发模式和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使公司生产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及时应变能力,公司和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2016年,在继续保持触控领域产业龙头的基础上,公司摄像头模组业务产品结构优化,高端占比持续提升,双摄像头模组批量出货,指纹识别模组下游需求持续旺盛,产能同比大幅增长,实现业绩大幅增长。同时,公司智能汽车业务进展顺利,产业布局初现成效,公司充分利用自有核心技术并整合产销模式,在智能中控、自动驾驶、车身电子等核心领域打造汽车智能化一站式解决

方案,提供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已成为国内众多汽车生产厂商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直接供应商。

三、行业属性

1、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在全球的热销和产品特性的结构性创新与升级,消费电子元器件产业出现了爆发式的成长。智能手机的普及、平板电脑以及超级本的迅速发展,为触控系统、微摄像头和指纹识别模组行业打开巨大的成长空间。

目前,手机及其零部件行业仍处于产业上升期,而主流厂商在品牌、技术、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也将不断强化,市场份额将向主流品牌继续集中,呈现强者恒强的趋势。当前是消费电子智能硬件创新的又一轮高峰,以AMOLED为代表的柔性触控显示领域,和以双摄像头、3D sensing为代表的光学领域,和以underglass和屏幕内指纹为代表的生物识别领域,成为消费电子硬件创新的重点方向,以智能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无人驾驶、智能家居、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新的产业应用层出不穷,成为新的带动整个行业成长的驱动力,也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1)触控显示:柔性OLED已成趋势(传统显示屏空间小,手机销量基本到头)

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逐渐成熟的技术驱动下,各大光电厂商纷纷加入OLED竞争行列。据悉,苹果公司将在2017年推出的新iPhone上采用柔性OLED面板,推动柔性OLED面板市场持续爆发。

根据IHS统计,96.2%OLED面板都被用在了智能手机上,2.2%用于智能手表等可穿戴智能设备,0.8%用于平板电脑。由于全球OLED产能尚未进入集中释放期,三星目前仍为全球手机OLED屏最主要供货商,产能占比超过90%。咨询机构预计,2018年全球OLED新建产能尤其大陆地区的产能将逐步释放,苹果与安卓阵营OLED渗透齐头并进,预计苹果OLED智能机出货量将达1.6亿部,渗透率达70%,安卓阵营非三星品牌整体渗透率将达18%

受益OLED加速渗透,有稳定良品率和成本优势的Film方案将重回主流,市场占有率将不断提升。据行业分析师预测,2017-2019年将有约1.3亿、2.7亿和3.5亿部智能手机搭载柔性OLED屏幕,柔性触控显示将成为业内主要的配置。

2)光学产品:双摄爆发加速渗透

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摄像头作为采集模拟图像信号的工具,在摄像领域已经广泛应用,智能手机过去10年经历了“后置单摄”、“前置单摄+后置单摄”、 “前置单摄+后置双摄”、“前置双摄+后置单摄”等一系列变革。相比单摄像头,双摄像头能达到虚化,光学广角和大范围变焦,更利于图像采集。而根据最新报道,前置结构光的方案也呼之欲出,摄像头有望从3颗向准4颗迈进,但也这只是摄像头作为一颗或者阵列传感器应用的开始,由于摄像头阵列能够提供更多“深度”和位置信息,从而实现3D建模,包括在未来VRARADAS等多个应用领域,摄像头前景广阔,包括微软、特斯拉、苹果等各个不同领域的终端龙头都在加大对摄像头的开发应用。2016年是双摄智能手机元年,行业处于导入爆发的拐点。根据TSR统计, 2016年多款双摄像头手机发布,全年双摄像头手机出货量约为7550万部,渗透率5%左右,其中苹果出货量占一半以上,掀起双摄像头风潮,也带动更多手机品牌跟进。预计2017年双摄像头手机出货量约2.4亿部,渗透率增至15%,华为、 VIVO等国产手机将成为主要推动力。目前双摄存在多种技术路径,且产品在导入初期,良率仍然较低,应用方向也包括补光、背景虚化、3D建模等等,配搭不同的软件解决方案。未来随着应用方向的明确和技术路线的统一,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根据智研咨询,全球双摄渗透率在2020年将超过60%,届时双摄像头市场规模将达750亿元。

3)生物识别:指纹产业持续创新,储备升级替代方案

自苹果iphone5S发布以后,指纹识别模组开始被智能手机生产厂商所青睐,目前各品牌手机旗舰机型都使用了指纹识别方案并快速向中低端机型渗透,未来两年使用率将持续提升,有望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据美国咨询公司Gartner统计和预测,2015年国内智能手机指纹识别渗透率仅12%2016年跨越式发展渗透率接近50%,全年出货量达5.04亿颗,预计2017年渗透率继续提高至85%,全年出货量达7.56亿颗,增速超50%

当前指纹识别技术有三种路径:电容式指纹识别通过测试介电系数得到指纹图案,光学指纹识别通过拍照,测试指纹颜色对比度反射的变化获取指纹信息,超声波通过测声学阻抗,利用高分辨超声波扫描指纹,根据超声波在指纹的脊和谷的返回时间,生成3D模型。目前手机指纹识别市场上电容式方案最成熟,过去几年渗透率快速提升,至2016年已经接近50%,超声波与光学方案将有望成为新的焦点。技术路线变化带来产品形态和工艺变革,指纹产业链持续创新。传统电容式需要在指纹模组中采用TSV封装技术(通孔加工),光学方式与传统电容类似,在设备上变化不大,但整个模组的加工方式和工艺参数会有较多变化。而如果采用超声波方式,整个工艺会有比较大的变革,超声波的相关感应材料或与触摸屏融合,触摸屏的附加值有望进一步增加。另外虹膜、脸部识别等其他生物识别方案也在储备初期,与指纹方案形成替代关系。

4)智能汽车电子:汽车工业技术革新,迎爆发式增长机遇

根据德勤统计, 2016年全球汽车电子规模达到2348亿美元, 2012-2016年复合增长率9.8%。而中国汽车电子的市场规模预计从2012年的430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740亿美元,同期复合增长率为14.6%。汽车已逐步变成了个人消费市场里最大的智能硬件,传统通过提高市场渗透率来实现汽车产销量增长的路径将逐渐被新技术的推动彻底改变,一方面,以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为代表的汽车工业技术革新为汽车电子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另一方面,全球新兴市场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促使汽车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高,为汽车电子带来增量性的成长空间,而庞大的汽车保有量也为汽车后装市场提供了广阔前景,汽车电子由此成为新蓝海。未来ADAS大趋势下,高端汽车的各种辅助设备配备的摄像头多达8个,例如特斯拉新车型Autopilot就包含3个前置摄像头, 2个侧边摄像头和3个后置摄像头。根据IHS2016年全球车载摄像头出货量约为4019万颗, 2020年达8277万颗, CAGR19.8%;根据智研咨询, 2016年全球车载摄像头市场空间为91.7亿元, 2020年将达170.5亿元,未来普及辅助驾驶后,单车摄像头平均配备量达4颗以上,预计体量将翻两翻,达680亿元。

车载摄像头性能要求、单体价格均较高,价格约为手机5-6倍,且前装市场进入壁垒高。车载摄像头LENS40元,是手机LENS10倍,整体单价约200-240元,为手机摄像头的5-6倍。车载摄像头价格高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机身是用铝合金压铸而成,材料费较高;第二,由于需要良好的散热性,抑制电磁干扰,以及形状上良好的热稳定性,所以镜头用玻璃而非塑料;第三,出于安全需求,汽车摄像头要求使用寿命往往在10年以上,手机摄像头一般仅需3-4年。除了规格要求,汽车摄像头的壁垒也体现在前装市场进入的复杂性,前装市场从验证到合同的签订需要较长的周期,而一旦进入供应链则很难被替换。

目前无人驾驶技术尚处于辅助驾驶阶段(ADAS),达到利用安装于车上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在第一时间收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等技术上的处理,从而能够让驾驶者在最快的时间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的阶段,ADAS 应用及传感平台的配备也将从高端汽车向主流车型中快速渗透。预计整体ADAS 市场规模到2020 年将超过30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ADAS解决方案包括摄像头解决方案、雷达/激光雷达解决方案、传感器融合解决方案等。随着无人驾驶程度的不断提高,各个硬件和系统的市场均会得到显著发展。

2、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

1)行业的周期性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主要受终端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影响呈现周期性变化,并与国家整体宏观经济形势有一定的相关性。

2)行业的季节性

触控系统、微摄像头模组和指纹识别等产品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受节假日的影响呈现一定的季节性,一般来说上半年是销售淡季,下半年是销售旺季。厂商会根据市场销售的季节性波动安排生产。

3)行业的区域性

目前,生产触摸屏所需的上游原材料如玻璃基板、 ITO导电膜、光学胶等供应商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等国家,触摸屏中游厂家主要集中在中国台湾和大陆地区。随着越来越多的生产加工环节向中国大陆转移,触摸屏产品在国内销售比例有逐步加大的趋势。

微摄像头模组核心部件如光学镜头、音圈马达、 CMOS感测器等主要生产厂家集中在日韩和中国台湾地区,模组封装环节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及日韩等地区。近年来,部件生产和封装环节都有往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

指纹识别模组产业在2014以前主要集中在美国和韩国,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模组厂商的崛起,指纹识别模组厂商迅速向中国大陆转移,上游的芯片厂商也由之前集中在欧美地区的状态逐步分散,中国大陆和台湾的芯片厂商快速崛起。

在中国,电子产品的制造企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工业基础配套较好的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行业内生产企业为贴近客户、快速供货,其行业的区域性与下游需行业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区域性特征明显。

3、行业竞争情况和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1)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全球重要的触控系统、微摄像头和指纹识别模组生产厂商集中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日本和韩国。

在触控系统方面,全球触摸屏生产厂商主要有欧菲光和宸鸿科技(TPK),均为行业领军企业,国内上市公司中涉足触摸屏产业的企业有莱宝高科、合力泰、超声电子、长信科技等。目前,大部分中小型触摸屏生产企业技术水平低端,设备重复投资建设,抗风险能力差,不具备市场竞争力。触摸屏领域只有全方位掌握了真正客户需求的核心技术的厂商,才能具备持续发展能力。

在微摄像头模组方面,韩国企业在微摄像头模组市场占据主要份额,代表企业为LG和三星电机,中国大陆和台湾企业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代表企业是欧菲光、舜宇光学、光宝和丘钛。

在指纹识别模组方面,除了为苹果公司提供产品的美国公司Authen Tek之外,全球主要的指纹别是模组厂商为欧菲光和韩国的Crucial Tek,国内上市公司中涉足指纹识别模组产业的企业有丘钛、合力泰、硕贝德和信利等。

2)公司市场地位

公司是国内最早进入触控行业的公司之一,在2008年已开始量产电阻式触摸屏, 2010年公司开始布局电容式触摸屏,2011年已基本完成产品向电容式触摸屏的转换。由于公司的触摸屏的研发、生产起步较早,且密切跟踪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并依托多年积累、沉淀,迅速开发、掌握了电容式触摸屏的核心技术且大批量量产,产品战略从过去的单一产品盈利高速增长转向企业规模和体量的持续增长。2013年以来,公司一直保持薄膜式触摸屏出货量全球第一,稳居触控行业龙头地位。

在微摄像头模组业务方面,公司凭借着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核心客户优势和在微摄像头组件积累的技术优势,已经成为业内高像素微摄像头模组领先企业之一,目前公司单月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市场占有率超10%

20155月公司指纹识别模组产品正式量产出货以来,公司指纹识别业务的产能和综合良品率迅速拉升,目前单月出货量位居全球前列,国内市场占有率约60%

四、主营业务构成

欧菲光执行力极高,触摸屏模组、摄像头模组、指纹识别模组三大业务板块从公司确定战略,到公司实现量产和实际开始出货基本不超过 2 年时间,从量产到实现全球第一市场占比不超过 1 年。

五、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1、技术研发优势

1)自主创新技术优势

公司作为触控行业全球技术领先企业,在触控系统领域已经掌握了包括强化玻璃、低温卷对卷镀膜、精密印刷电子、真空贴合等在内的全制程核心制造技术,形成了与其他厂商产品特性的差异化,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及竞争力。此外,公司将过去长期生产实践中所掌握的半导体级的无尘洁净生产环境控制技术和在真空环境下对生产制程的控制技术引入触摸屏制程,产品良率稳定,达到业界一流水平。

在微摄像头模组方面,公司掌握了超薄产品、快速对焦产品、高阶摄像头、双摄像头、虹膜识别摄像头等多项核心制造技术,并对LensHolder结构、 FPC结构、VCM结构、影像感测器模组封装等产品工艺进行了优化改进。产品被动元件散热更快;防干扰、防水、防汽性能更好。公司推出500万像素至2100万像素、OIS(光学防抖)、双摄像头、虹膜识别摄像头等全系列摄像头模组产品,能够满足市场各类产品的需求。

在指纹识别模组方面,公司与各家晶圆、芯片厂商进行密切合作,已能够实现多颜色、多手感的各类外观定制化产品,自主喷涂工艺具有制程稳定、效率高等特点,并具有陶瓷、喷涂、蓝宝石等多种指纹模组产品表面处理方案,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自主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2016年公司研发投入14.4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41%,同比增长52.99%。公司在美国圣何塞、日本东京、韩国水原、台北等地设立研究中心,获取当地优质的技术人才资源,获取最前沿的科技信息产业信息。公司在国内新设先进技术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指纹识别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结合公司原有的镀膜技术、纳米银技术、盖板玻璃技术、触摸屏技术、摄像头技术等研发平台,已全面构建了多技术方向、多层次、跨平台的研发体系。公司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技术工艺已达到国内外同

行业领先水平。截至2017329日,公司在全球已申请专利2544 件(国内 2019 件,海外525 件),已获得授权专利 1542件(国内 1166件、海外376件),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 607件(国内发明 246 件,海外发明361 件),已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 935件(国内新型 920 件,海外新型 15 件)。

2)嵌入式研发模式

由于下游不同款式的消费电子终端产品均存在外形、结构、功能上的差异,消费电子元器件产品必须服从其整体设计要求。针对此特点,公司采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嵌入式研发模式。公司在主要客户处均设有驻点研发人员,在客户产品设计的最初阶段即实行双方部门人员对接、信息对接、规格对接、技术对接与方案对接,充分利用双方的研发优势,实现研发需求无缝沟通,确保公司所生产的产品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客户产品设计、功能的整体需求。

同时,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公司都将提供全程跟踪的研发服务及技术支持。嵌入式研发体系为客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极大地增强了客户粘性,凭借专业的研发优势及快速响应能力,公司已与众多手机品牌客户建立了该种合作模式。此外,高效的嵌入式研发还能确保公司产品紧跟技术发展潮流,并通过针对性的产品研发快速满足客户需求。

2、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优势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竞争不断加剧、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的压力下,通过构建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公司可以控制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并直接与终端大客户接触,从而在成本控制、质量一致性、柔性生产、快速响应、及时交货、缩短研究开发及市场推广周期等方面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公司在国内同行业企业中率先构建垂直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布局,生产内容涵盖Cover lensITO导电薄膜(或ITO导电玻璃)、Touch sensor、触摸屏模组等中间和最终产品,打通了产业链的上下游,实现了产业链的一体化整合。公司是行业内首家ITO自制厂家,拥有纳米银金属网格、 FILM Sensor 和玻璃Sensor生产线、给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ITO薄膜、触摸屏Sensor及强化玻璃等关键原料实现部分或全部自产,内制化程度不断提高,为公司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了有力保证,是公司吸引下游厂商订单、维持长期客户关系的重要因素。公司通过垂直集成生产,柔性的生产系统可以依据下游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组织生产,同时垂直一体化模式使公司生产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及时应变能力,减少了采购、运输等物流环节,加快了资产周转效率,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及时交货,为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规模化稳定、可靠的供货能力优势

公司是业内数不多的具备大规模稳定供货能力的厂商之一。公司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贯穿产品设计、物料采购、生产管理全过程,通过不断的工艺技术改进,产品良品率逐步提升。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获得下游的智能手机厂商和整车企业的广泛认可,成为公司市场拓展的有力武器。

4、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优势

受市场个性化需求推动,下游客户新产品开发频繁,且产品的生命周期一般较短,作为供应商必须配合客户产品的整体设计快速提出产品设计方案并满足其采购需求。同时,对于市场反应好、需求旺盛的新产品,下游客户会大幅增加其出货量,这要求供货商也能够做出快速响应,在短时间内实现更大批量的供货。

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凭借高效的嵌入式研发模式及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在采购方面,公司不断加强原材料供应管理,与部分重点的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保证物料及时供应;在生产方面,公司通过不断改进现有设备,购置新设备等方式,持续提升公司自有生产能力;此外,公司垂直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布局使公司生产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及时应变能力,减少了采购、运输等物流环节,加快了资产周转效率,能够大大减少公司的交货周期。因此,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高效的采购管理系统、规模化的生产组织能力以及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使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客户及市场需求,根据定单快速组织生

产并实现及时交货。

5、长期积累的品种俱全、结构合理的产品优势

基于对消费电子产品的深刻理解及数十年来的研发积累,公司在触摸屏、微摄像头模组和指纹识别模组等各个产品系列都形成了分布合理、覆盖面广的产品结构,囊括了全球主流移动智能终端厂家的市场需求,产品系列齐全,具有较大的客户拓展及选择空间。

六、管理层调查

 蔡荣军低调,网络没有言论发表。公司高管基本全体持股。信息披露质量高,研发费用列出了各个项目的具体投向,董秘证券研究员出身,知道市场关心什么,年报按市场关心内容作了详细披露。公司网站新闻更新及时。

七、公司战略分析

2002年,欧菲光开始研发生产红外截止滤光片,四年时间成为全球最大的厂家,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2008年进入触控系统领域,开始生产电阻式触摸屏,2010年布局电容式触摸屏,2013年至今出货量保持全球第一,是全球最大的薄膜式触摸屏供应商;2012年进入影像系统领域,仅一年多时间就进入了国内第一阵营,并在2016年底开始单月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2014年进入生物识别领域,仅半年时间就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指纹识别模组工厂,率先在全球范围内完成了全产业链整合,2016年底开始单月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20156月开始布局智能汽车领域,充分利用自有核心技术,在智能中控、智能驾驶、汽车智能化和车联网等核心领域打造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力争成为智能汽车的核心供应商及有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品牌。

 

纵观欧菲光历史,是一部稳健成长,不断突破的光荣历史, 公司历经几次重大业务拓展,从红外截止滤光片,到电容式触摸屏,到摄像头模组,再到指纹识别模组,公司均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从零到龙头的飞跃。

欧菲光能快速实现弯道超车有内外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公司搭上了消费电子飞速发展的快车,另一方面公司本身具有极高的执行力、精准的战略布局和极高的研发投入,能够支撑公司进行快速业务整合。

目前公司业务主要分为两大事业群,光学光电和智能汽车。光学光电事业群分为三大业务板块:触控显示类产品、光学产品和传感器类产品,智能汽车事业群也分为三大业务板块:HMIADAS和车身电子。

1、光学光电事业群

1)触控显示:全方位布局柔性触控显示带来的产业新机遇

公司的触控显示业务包含盖板玻璃、触控sensorfilmglass电容式触摸屏和全贴合LCM模组等,涵盖产业链上除了显示面板外的所有环节,应用领域已从消费电子的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延伸到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和穿戴设备等诸多领域。公司在业界领先的垂直一体化能力减少了关键元件外购,提高了服务客户的能力和响应速度,增强了产品性价比和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消费电子终端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公司能帮助客户快速推进产品创新,减少供应链管理成本,提高交付和质量保障能力。

OLED为代表的柔性显示技术已经逐渐成为行业的新趋势,公司的外挂式薄膜触控方案在OLED、柔性触控显示领域较on-cellin-cell更有优势,具有很大的产业机会和增长空间同时公司也在3D玻璃、 3D贴合和一体式薄膜触控方案等领域进行提前布局。

2)光学产品:重点布局双摄和3D sensing

光学产品主要包括摄像头、滤光片和镜座模组及光纤头镀膜,以摄像头为主。在摄像头领域,公司紧紧抓住摄像头高端化和双摄像头等技术创新带来的产业机遇,从韩国、日本等地引入优秀团队,充分发挥客户优势和生产线自动化水平高的后发优势,持续提高光学和产品设计能力,努力实现单摄模组提升份额,双摄模组占据国内主导地位。单摄模组:当前公司8M以上中高端产品占比超过80%,高像素、光学防抖、自动对焦等产品占比还将持续提升,产线自动化率达到90%以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是业内为数不多抢先布局双摄模组的企业之一,双摄产品已于2016年开始批量出货并于2016年底形成有效产能约3KK/月,预计到2017年将超过15KK/月,综合良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综合竞争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收购索尼华南电子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已于201741日正式完成交割,本次股权收购将使得公司在摄像头模组领域的技术制程和客户结构得到重要补强和优化,通过消化融合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整合吸收先进的品质控制和运营管理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摄像头模组生产制造的技术工艺和管理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公司在产业链中的行业地位和综合竞争力。

2016年公司同以色列 3D 算法公司 Mantis Vision Ltd.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在技术、制造、市场和平台等方面,基于现有及未来拟从事业务,在 3D 成像及相关技术和应用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与布局。此次同MV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公司快速抢占市场,通过引进海外先进的算法技术和商业化,推动全球消费电子产业智能化升级。本次战略合作的推进,将使公司由传统模组生产商转变为子系统设计和制造企业,从而实现编码结构光技术在智能手机、虚拟现实、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更加广泛的应用。

3)传感器类产品:指纹识别迎来跨越式增长,新技术新方案已提前布局

指纹识别迎来收获期,虹膜识别和人脸识别提前布局。指纹识别将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当前以电容式方案为主,公司先发优势较为明显,目前产能超28KK/月,位居全国第一;第二阶段是未来两三年将以underglass超声波方案为主,公司同具有成熟的超声波指纹识别算法的公司开展合作,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第三阶段全屏指纹识别有望成为主流,公司目前已着手研发相关新产品。

虹膜识别和人脸识别:公司依托摄像头模组的硬件优势,结合3D成像算法开发出了基于双摄像头的人脸识别软件、硬件综合解决方案和基于红外摄像头的虹膜识别软件、硬件综合解决方案,只要下游客户有需求,公司能迅速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方案。

2、智能汽车事业群

公司全面布局智能汽车和车联网领域,打造“双轮驱动”新引擎,推进业务结构化协同发展,以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带动企业升级。

1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人车交互系统)是智能汽车和驾驶员实现双向沟通的纽带,最重要的两类产品是智能中控台和数字化仪表盘。公司引入优秀团队从事产品研发,组建得力的销售团队拓展客户。

2ADAS是从人为驾驶过渡到自动驾驶的重要阶段,市场空间巨大。其中传感器是智能汽车的眼睛和耳朵,而ADAS算法和系统则是智能汽车的大脑。公司引入国内领先的研发团队,围绕传感器和系统集成两个方面展开布局:传感器方面,车载摄像头实现量产,毫米波雷达正在研发过程中;系统集成方面,倒车影像系统、 360度环视系统、自动泊车系统等已陆续通过客户验证并相继实现出货。

3)车身电子方面,公司完成收购华东汽电,切入车身电子领域,华东汽电有三大优势:①丰富的车身电子产品线,包括光雨量传感器、总线控制、能源管理等;②拥有20余家优质整车厂的前装供应商资质,包括北汽、上汽、广汽和通用等;③150余人优秀团队。不仅补齐了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产品线,更重要的是依托华东汽电的前装供应商资质和优秀的团队迅速导入其他产品线。

公司未来看点:双摄像头普及带来的收入增长以及汽车电子业务开展。

八、公司财务分析

 

评论:欧菲光财务数据质量中等偏下,也就高增长这一个优点了,销售毛利率长期走低,显示竞争还蛮激烈的。电子行业都拥有需要高额资本支出、高额融资、高增长的特征。欧菲光边际投资收益率不稳定,也比较低,下游占有经营性现金流,它又去占上游经营性现金流,自由现金流比较差。生产设备投资估计不能够累积重复使用,新的技术就需要继续投资新的生产线?

九、公司财务预测

十、估值

20179月公司总市值555亿,市净率6.48倍,市盈率ttm57.1倍,预测2017年市盈率37.9倍。

1、市盈率、市净率

2、估值五要素模型

增长空间:10%增长空间溢价。

增长速度:预计未来三年可以继续保持每年40%增长。

增长效率:无溢价。

ROE15%

风险:贴现率取10.5%

估值结果:PB=(1+40%)^3乘以15%/10.5%乘以1.1=4.3

估值难易度

难易度:难。

3、结论

估值处于合理区间,关注或轻仓配置。

注:本文章主要参考了公司招股说明书、年报以及西南证券《欧菲光:双摄与大客户驱动公司成长,汽车电子未来可期》、广发证券《欧菲光:多元业务并进,平台型巨头前景光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