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我国大米进出口情况盘点

 甲乙辛辛己己 2020-04-05

一、进口部分

1.政策稳定:2019年大米进口关税配额量为:532万吨,配额量继续保持稳定。

图1

2.进口量:2019年我国大米每月进口量在12.4万-27.2万吨之间,高低差值14.8万吨,幅度54.41%。其中最高进口量出现在1月份,因农历春节的需求带动,刺激进口好转。而后2-3月份需求难以持续旺盛,进口量回落,在4月份开始国储未按照惯例进行拍卖稻谷,导致市场粮源供应偏紧,进口量再次在高位相对高位运行。7-8月份由于市场陈稻供应增加(5月份开始抛售的国储陈稻开始实际影响市场),进口稻米粮再次回落。截至1-9月份,中国大米进口总量为169.9万吨,2018年同期199.6万吨,较2018年减少14.88%。

3.进口结构:2019年进口大米的结构如下:按国家和地区来源,中国主要的大米进口国分别为越南、泰国、巴基斯坦、柬埔寨,前5名占比96.23%。按贸易方式来看,2019年以一般贸易为主,占比达到97.50%。按收货地区来看,2019年进口广东、北京、福建等口岸数量居前,前5名占比为66.60%。

图2

4.进口价格:截至9月底,2019年进口大米年度均价501.32美元/吨,环比2018年608.90美元/吨下调17.67%,较2015年438.8美元/吨上调14.25%。进口大米价格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进口国稻米年度供需状况,另一方面也与进口到国内的大米结构有关,与我国大米价格联动性不大。以泰国大米为例,2018年泰铢多有走强,加上本国产区存在少数洪涝灾害对产量不利,价格出现回升;越南大米因洪涝灾害造成大米供应紧张,进而提振了市场价格。

二、出口部分

图3

1.出口量:2019年中国大米出口量1-3月份在相对低位运行,14万-19万吨徘徊,4月份以后出口量增长一个台阶,在24万-35万吨。国内1-3月份稻米价格偏高,出口优势微弱,压制了1-3月份出口量;5月份以后出口连续好转是因为国内陈稻谷低价拍卖,提升了出口竞争力。以拍卖量较大的2015年中晚籼稻来看其拍卖底价0.90元/斤,较拍卖前的市场主流价格1.25-1.30元/斤低0.35-0.40元/斤。1-9月,中国大米出口总量为215.3万吨,2018年同期为137万吨,较2018年同期增加36.37%。

2.出口结构:2019年水稻出口结构分析如下:按出口国家来看,埃及、科特迪瓦、土耳其、朝鲜、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出口占比居于前位,前5名占比53.69%。按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占比90%以上,其他方式数量占比都偏少。按出口来源地来看,北京几乎垄断了市场,占比93.45%,其次是辽宁、吉林、天津、黑龙江等地,前5名占比为99.38%。

信息来源:卓创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