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更胜林徽因:她穿着旗袍造原子弹,被誉为东方核物理女王

 千冰室 2020-04-05

江南女子,在人们的印象中,好像总是一个说着吴侬软语的娇弱女性形象。

但偏偏就是在这样的土壤下却滋养出了一位独立睿智、敢闯敢为的东方“核物理女王”

她就是吴健雄。

1

1912年,吴健雄出生在苏州太仓浏河镇一个开明的家庭里。

吴健雄的父亲吴仲裔在当时是个思想很超前的人,他倡导男女平等,还在当地创办了明德女子职业补习学校,鼓励女孩子上学。

于是包括吴健雄在内,从浏河镇这个小地方走出去到上海苏州念书的女孩子,竟超过了50个。

在这样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吴健雄,在那个依旧男尊女卑盛行的时代里少了传统女性一贯的牺牲和隐忍,反倒是在自己性格里增添了更多的独立和坚强。

她想要掌握自己的人生。

(吴健雄)幼时和家人的合照)

1923年,11岁的吴健雄参加了苏州第二女子师范的入学会考。

参加这场近万人的入学考试中,吴健雄考了第九名。

1929年,吴健雄以最佳成绩从苏州第二女子师范毕业,并于次年进入中央大学攻读数学专业。

(吴健雄)

而后来吴健雄之所以会去转读物理专业,纯粹是入学后的兴趣使然。

1934年,吴健雄从中央大学毕业,随后她就被聘到了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并在不久后进入了中央研究院从事物理研究工作。

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能有这样的成就高度已经很不容易,但吴健雄却不想就这样停下自己的脚步。

于是两年后,她辞别了父母,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求学,师从当时世界物理学界巨擘欧内斯特·劳伦斯、塞格瑞、奥本海默等顶尖物理学家。

在出国前,吴健雄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爱情。

2

胡适曾在书信中感慨,自己一生都在到处播撒着花的种子,但绝大多数都撒在石头上了。

其中有一粒撒在膏腴的土地里,长出了一个吴健雄,我已经是万分欣慰了。

由此可见胡适对吴健雄的评级之高。

(吴健雄)

吴健雄亦对胡适非常仰慕,直言“我(吴健雄)一生受我父亲和您(胡适)的影响最大”。

吴健雄和胡适之间的交集,始于苏州第二女子师范求学时,胡适曾在这所学堂讲学,胡适的思想给了当时的吴健雄很多的启发。

于是在去中央大学的前一年,吴健雄前往上海的中国公学选修了胡适的课,两人也由此开始了书信往来。

(胡适与吴健雄)

胡适一直都很懂吴健雄。

有次旅行,胡适在路上看到了物理学家卢瑟福的书信集,他认为那时已在美国念物理的吴健雄一定会感兴趣,便把书买下送给了她。

但这份仰慕,对于这两人来说,仅限于师生情。

吴健雄真正的缘分还在后面,和一个叫做袁家骝的男人有关。

因为长得漂亮、气质出众,加上学识能力碾压同龄人,吴健雄从来就不缺追求者。

但袁家骝却好像有点不一样。

经常被人追的女生往往对男生的套路都会摸得比较清楚,也会更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聪明的吴健雄自然也不例外,但她却并不准备在爱情上耗费自己太多的时间。

她想要是一个能和她在一起势均力敌,理解并支持她的人,所以最后和他一样热爱物理的高能物理学家袁家骝成了她的首选。

在两人确定关系后,吴健雄曾在给朋友的信里这样写道:

“在三个月共同生活中,我对他了解得更为透彻。

他在沉重工作中显现的奉献和爱,赢得我的尊敬和仰慕。

我们狂热地相爱着。”

当然,这位袁家骝先生来历也是不凡,他是袁世凯的孙子。

父亲袁克文,是民国时期的四大公子之一,天性风流,才华横溢,可惜晚年和很多袁家人一样败光了家产。

按照袁家倜的回忆,在她堂哥袁家骝出国时,他的路费和铁皮箱子,是她和二姑妈送去的。

她还记得堂哥当时在船上站得笔直,一动不动如雕像般的身影,这让当时的她也立志“要像哥哥一样”。

而这位袁家骝也在后来成了袁家人的“一根救命稻草”,但这就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1942年,吴健雄和袁家骝正式结为夫妻。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为吴健雄和袁家骝婚礼担当摄影师是当时也在加州理工求学的钱学森。

3

在吴健雄的国外求学过程中,她不仅需要面对当时美国社会依旧存在的性别歧视,还有对中国人的歧视。

但吴健雄用实力向他们证明,一个中国女人在学术界所能做的远超他们的想象。

《奥克拉论坛报》在一篇报道中这样写吴健雄:

“在一个进行原子撞击科学研究的实验室中,一位娇小的中国女孩,和美国一些最高水准的科学家并肩工作”。

(从加州大学毕业的吴健雄)

1939年,在塞格瑞的指导下,吴健雄开始研究铀原子核分裂的产物,其中的一项结果为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4年,吴健雄以外国人的身份,参与了美国最机密的,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负责核心部分。

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的一个沙漠中,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又过了一个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为二战画上了一个终止符。

1957年,吴健雄经过多次实验证实了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设想——弱相互作用中的对称不守恒

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人因此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奖。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个诺贝尔奖名单中还应有吴健雄的名字,因为如果没有吴健雄的实验证明,那么杨政宁和李政道所提出的设想就只是一个设想而已。

同年,吴健雄在纽约宣布宇称不守恒的革命性实验获得成功。

除了诺贝尔奖外,吴健雄几乎将能拿的物理学奖都给拿了一个遍,还是美国物理学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会长,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核物理女王”.......

1978年,吴健雄成为以色列沃尔夫奖第一位获得者。

1958年,普林斯顿大学将名誉科学博士学位第一次授予一位女性科学家吴健雄(前排左二)。

在这张照片中,获得名誉科学博士学位的还有李政道(前排右一)和杨振宁(前排右二)。

1975年,吴健雄担任美国物理学会会长。

1978年,吴健雄成为以色列沃尔夫奖第一位获得者。

4

2003年,袁家骝去世,他将自己和吴健雄的毕生积蓄全部捐赠给了中国。

袁家骝夫妇的行为给了堂妹袁家倜非常大的触动。

袁家倜说,“我有时甚至说他(袁家骝)抠门,请他吃个烤鸭,他会批评我三天。他和吴健雄在美国,中午就吃方便面,钱放到口袋都不知道花。

哥哥在我这里住了7年,楼下是餐厅,这让他特别高兴,说这是他最奢侈的生活。”

“我照顾堂哥7年,他没给我一分钱遗产。他说,那样就把我害了。袁家活生生的例子太多了,花花公子都穷困潦倒,只会花钱不会挣钱,挥金如土。”

回顾袁家骝和吴健雄携手相伴的五十多年,我们会发现,吴健雄当初真的做了一个很正确的决定。

因为袁家骝真的是袁氏家族中难得的清流,而学霸吴健雄也不是我们惯常印象里读了书呆子。

记得江才健曾在书中这样描述吴健雄的日常:

(吴健雄)每周二上一次理发店,一周抽空看场电影,对艺术作品、照片名画,也颇有雅兴....在物理所附近的住处,布置亦十分雅洁,偶尔下厨小烹。

除了结婚那天,吴健雄身上穿的永远都是旗袍。

即使是在实验室中,吴健雄也从未忘记打理自己,精致是她的生活基调。

一个连英语都说得不太流利的年轻女孩在30年代孤身来到美国,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成就了一段东方核物理女王的传奇。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吴健雄的努力。

在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中的对称不守恒”后,只有吴健雄极为重视,还为了验证这一构想而放弃了和袁家骝定好的旅行。

原本那时吴健雄本和袁家骝计划好先去参加一项高能物理会议,之后再进行一趟演讲旅行。

两人还为此定了邮轮的票,想要好好享受这一趟旅行。

但为了验证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设想后,她爽了约直接回到实验室开始实验论证。

而被放了鸽子的袁家骝也没有生气,一个人参加会议,进行演讲,从未去打扰吴健雄的实验。

这样的事情,对于袁家骝来说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而他每次都是在无条件地支持着吴健雄。

(吴健雄、袁家骝在南京大学指导实验)

(吴健雄、袁家骝和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

袁家骝的堂妹袁家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邓颖超在一次妇联会上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女同志越老越要争取经济独立,越老越要争取政治地位。我现在体会很深,女人老了,要是没有地位,那就是被人遗忘的角落;

要是没有经济基础,问儿女要钱,不是很可怜?

女人半边天,我既有政治上的荣誉又有经济上的独立,我是双赢户了。”

而对这段话最好的实践者便是终生保持着自己人格独立的吴健雄。

同学留步

对核能感兴趣,可以看下这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