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日甲午、日俄战争旅顺战场游

 袁承志dtau70na 2020-04-06

前言

到旅顺游玩,除了品尝海鲜一条街的海鲜以外,最有价值的就是看看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遗址,感受一下当年清,日、俄三国惨烈的角逐了。

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两场战争,是日本针对两个大国进行的两场战争,但是其激烈程度完全不可比拟。针对旅顺口的战役,日军前后两次分别与清军和俄军交战,而且两次均是进攻方,结果却大相径庭。

对清军驻守的旅顺口,日军以损失一名军官和二百二十九名士兵的微小代价一天之内拿下。

对俄军驻守的旅顺口,日军六天之内损失一万五千八百人,却连一个小小的高地都没有得到。

中日甲午、日俄战争旅顺战场游

旅顺口

清和日本之间的甲午战争,从来都让笔者泪流满面,不忍触碰。除了大东沟海战和一两次陆战能让人感受到一丝悲壮,其他战役只能勾起悲愤。

一次战役的胜负,必须具备硬、软两个条件。

硬的条件,在中国浩瀚的法家和兵家著作中说得很清楚(如《商君书》、《六韬》等),炮火下的士兵到底选择前进还是后退,取决于这个士兵对敌人和军法哪个更恐惧,如果恐惧敌人甚于军法,他就选择逃跑,如果恐惧军法甚于敌人,他就选择前进,由此可以看出甲午战争中的清军一定是一支缺乏军纪的部队。

软的条件就是士气,我们常说,正义的一方一定会战胜非正义的一方,可是甲午之役,日人是非正义的一方,而我们是正义的一方,为何士气却跑到了日人一边?

最近有一些说法,说几次鸦片战争并没有打掉中国人的自信,中国人的自信是被甲午战争中的日本结结实实打掉了,所以近代中国的沦丧,归根结底是小日本造的孽。

事实上,甲午战争不是打掉了中国的自信,反而是让中国清醒起来。

甲午之后,中国便确定了以日本为师的方向,和日本关系越走越近,两国关系的发展甚至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中国官方还认真讨论过要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来中国当总理,日本成了容纳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一部分有中国情结的日本人还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助中国,为中国革命而献身,于是,出现了第一个为中国革命献身的外国烈士——山田良政。

最重要的是,日俄战争时期,中国一直暗暗站在日本一边,俄军面对的对手其实是日本和半个清朝。

似乎扯远了,但“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笔者对甲午战争的悲愤更多是针对大清帝国本身,因此,对单纯甲午战争的战役,不如日俄战争更能让笔者关注。

一、攻克二0三高地,打开了日军胜利的大门

旅顺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先端,其实并没有天然的优良港口,只是从它的地理位置上来看,很适合被用作海军基地。

日俄战争时两国的实力,日军陆军常备军二十万,俄军陆军常备军二百万,日本海军只有一支联合舰队,俄军海军则有远东和波罗的海两支舰队,每支舰队的实力都不弱于日本。

日军要在对俄国的会战中获胜,必须尽快攻占旅顺,以便腾出手来进行下一步的奉天会战,乘俄国援军未到前歼灭俄国远东军队。而要占旅顺,就要先击败俄国海军,要击败俄国海军,必须将俄国的两支舰队分而歼之。

如果同时与俄国的两支舰队作战,日本必输无疑,整个国家将陷入万劫不复。

中日甲午、日俄战争旅顺战场游

东乡平八郎

这样沉重的压力,压在日本每个高级将领心头,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临战时吐出:“皇国兴废,在此一战。全体人员加倍奋发努力。”虽然是一种激励,也是自我紧张心理的一种疏导。

日本联合舰队必须达成在波罗的海舰队到达前歼灭俄国旅顺舰队的任务。

但日本人知道的事,俄国人当然也知道,因此俄国旅顺舰队便龟缩在旅顺口内,利用岸上的要塞炮封锁港口,等待波罗的海舰队过来会师。日本海军攻不进旅顺口,他们便求助于陆军,要陆军利用岸上的要塞炮打击俄国旅顺舰队,这个最佳要塞就是二0三高地,于是二0三高地成了关乎日本国运的关键。

中日甲午、日俄战争旅顺战场游

乃木希典

乃木希典的第三军在“尸山血海”中屡攻不下,数次进攻后他的第三军伤亡近二万人,再从本土仅有的两个师团中调一个来支援,又被打残,最后还是在总参谋长儿玉源太郎的指挥下调用280mm榴弹炮成功登顶。

中日甲午、日俄战争旅顺战场游

儿玉源太郎

后来,儿玉源太郎用颤抖声音发出的:“从那里看得见旅顺港吗?”竟然成了日本军界的名言。因为,在他问完这句话之后,280mm榴弹炮就将5公里外的俄国旅顺舰队歼灭。

二0三高地被攻克后,日军就要逐一攻占鸡冠山、二龙山,松树山,椅子山等高地,这些堡垒的俄国守军达一万二千人,重中之重,就是攻占东鸡冠山北堡垒。

二、东鸡冠山北堡垒

1. 蜿蜒的战壕

我们的车直接开到东鸡冠山北堡垒山脚下,这里地势高阔,看得到远处的旅顺,向上望,山头雄伟,并且大树参天,郁郁葱葱,一片生机勃勃,丝毫看不出战争遗迹,要是在战争时期,这些大树和绿草是看不到的,守方会将所有影响视线的东西清除,重新部署地雷、铁丝网等防御设施。

沿着石头小径蜿蜒而上,大约一百米处,便看到靠北面的山腰上有两道齐腰高的散兵战壕,战壕是由石头、细沙和泥土混合砌成,在要塞设计上,俄国人称得上天才。

中日甲午、日俄战争旅顺战场游

战壕

仅齐腰深的战壕,印证了当初日军缺乏攻坚用的重武器,事实上,日本陆军的村田式制式步枪是当时最优秀的步枪之一,比俄军精良得多,(小说《静静的顿河》里面就提到不少俄军士兵都喜欢背日本步枪)。但重机枪和火炮却不如俄国,特别重机枪的运用是日军的短板,日军攻克这些高地几乎全部采取工兵爆破的方式。

这种近距离爆破需要付出的勇气令人敬佩。

2. 堡垒外侧

在俄军战壕再往上不足五十米处,便可以看到日军的爆破通道,这个通道建在战壕通向堡垒的入口处,日军工兵正是采用爆破方式将胸墙炸开两个大洞,从而一举攻克。

中日甲午、日俄战争旅顺战场游

堡垒入口爆破口

堡垒外侧有壕沟,犹如城墙一般,增高了进攻的高度。从堡垒外部看去,各式枪眼密密麻麻,高低交错排列,火力密度极大,一旦开火,用火网形容当不为过。

堡垒由大块的石头、鹅卵石和水泥浇筑而成,厚重结实,可以看到上面的弹孔就像小麻点一样,枪弹打在上面根本不起作用。堡垒内部还有暗道,这些暗道同样由大块的石头、鹅卵石和水泥浇筑而成,通过十二级阶梯深入地下,可以有效抵御普通大炮的攻击,这样的堡垒,如果没有重炮和土工的爆破,大可以放心呆在里面。

中日甲午、日俄战争旅顺战场游

暗堡入口

据记载,最后一战时:驻守东鸡冠山的俄守军有四百余人,进攻的日军则有三千多。

日军总兵力少于俄军,因此在每次的战役中,必须通过积极的调动达成以多打少。

小小的山头集中如此多的日军,密度如此之大,这才是真正的人海战术,日军在乃木希典的指挥下,完全靠着士兵的勇敢,采用白刃冲锋,利用高超的白刃战技术突破俄军阵地,这种打法一直延续到二战。

中日甲午、日俄战争旅顺战场游

堡垒内部

在明治时期的众多将领中,后来被奉为“军神”的乃木希典其实很平庸,他能坐上第三军司令官交椅,得力于日军参谋总长山县有朋的推荐,而山县的推荐很大程度并非出于公心,只是两人同属长洲派,为了平衡萨摩人和长州人两派的人事关系,山县才推荐了乃木。

虽然乃木的第三军在旅顺的表现异常糟糕,可是他号召不怕牺牲,肉体冲锋的战法却被后来的陆军无限放大,以致影响到陆军战略战术的各个方面,最终导致日本陆军和欧洲陆军的差距越来越大。

3. 堡垒内部

进入堡垒内部,除了感叹俄军要塞的建筑艺术外,就是感叹于俄军的后勤保障了。

中日甲午、日俄战争旅顺战场游

俄军宿舍

堡垒内部的俄军宿舍,像军舰的宿舍一样狭小,却有两层楼高,战争又发生在寒冷的冬季,要保证在寒冷条件下俄军的战斗力,对后勤保障有很高的要求。最安全的地方是伙房和包扎所,而且都不大,可以推测俄军的军粮大概已经实现了近代化,不用太加工就可以食用,也或许他们军粮主要是面包类,便于存储。包扎所则可以对轻伤员进行简易救助,重伤员会转移到后方。相比欧洲各国,当时俄国正从农业国转型,他的重工业才刚刚起步,因此落后于欧洲各国,可是无论从要塞的建设还是士兵的后勤来看,都是号称GDP世界前列的清朝无法比的。

中日甲午、日俄战争旅顺战场游

伙房和包扎所

指挥所是首脑机关所在,需要集中一些军官,也相对宽大一些,建筑用的石料更大更结实,也更加安全,但是不走运的俄军陆防司令康特拉琴科少将刚走出指挥所就被日军从本土调来的280mm榴弹炮击中身亡,康特拉琴科是能战之将,他的死造成了守军的崩溃,也成了旅顺陆战的转折。

中日甲午、日俄战争旅顺战场游

指挥所

小国日本能战胜大国俄国,经历了无数的战役,几乎每场战役都有偶然的转折,总起来看,这些偶然的转折的背后都有着国家体制带来的必然。

中日甲午、日俄战争旅顺战场游

康特拉琴柯少将被炸身亡处

在康特拉琴柯身亡处,日本人专门立了一块碑,上题“露国少将康特拉琴柯战死之所”将俄罗斯比喻露国。露即露水,而日本是日出之国,太阳一出,露水立失。

4. 山顶阵地

出堡垒就快到山顶了,这里赫然有一个用沙袋垒成的重机枪阵地,主角就是著名的马克沁机枪(重机枪除了对近距离的敌人进行扫射外,主要就是破坏远处敌人的集结和阻击后续敌人的冲击)。从这里向外看,虽然视线被密密麻麻的树林挡住,但还是能看出这是一个坡度很陡的斜面,战时视野开阔,能给予步枪射程之外敌军以最大的杀伤。反过来看,缺乏重武器的日军,除了野炮外,只能凭借其精准的射击术进行狙击,而日军最终冒着枪林弹雨攻克该阵地,得力于其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他们的胜利之源。

中日甲午、日俄战争旅顺战场游

山顶大炮

山顶是一片平整的开阔地,豁然立着四门大炮,炮口皆朝北,这里就是北堡垒俄军的火炮阵地了。

从日俄战争的众多资料来看,俄军的防御火炮主要是速射炮。在火炮方面俄国比日本优秀,日本的王牌是280mm榴弹炮,这种炮弹能打7.5公里,威力巨大,全国仅有一百门,而且只用于本土防御。为了对付俄军,儿玉源太郎申请调了一批到中国,结果该炮不负所望,屡次成为日军的杀手锏。

中日甲午、日俄战争旅顺战场游

日军280mm榴弹炮

但此时,山顶上放的却不是俄国速射炮,笔者查了一下资料,似乎是156mm加农炮,不知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

如此看起来固若金汤的要塞,坚持了大半年后,随着二0三高地的失守,到底还是被日军攻占了。

三、战争中士兵们的表现和善后

日俄战役中双方士兵的表现,最后都获得了各自对手的好评,双方都出现了不少抱着炸药冲向敌阵的英雄。笔者认为,无论这场战役是什么性质,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们都无愧于军人的称号。

至于甲午战争,却完全呈一边倒的趋势,不能不说,少数关东军能发动九一八事变,或多或少会和这样的轻视有关系。

值得关注的还有两国对本国战死者的态度。

中日甲午、日俄战争旅顺战场游

白玉山“表忠塔”

日军在几乎每次战役后均要立碑刻字,由长官亲自撰写碑文,其在白玉山所立高66.8米的“表忠塔”,庄严宏伟,塔基、基柱和塔身的石料全部来自日本。日本国国小而资源匮乏,做事以最大限度节约为其特点,可是为了一个塔而耗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可以想见这个国家的军人对国家的归属感,也无怪乎这个国家的军人会视死如归的踏上“十里风腥新战场”。

对俄军的战死者,后世的苏联也给予了他们很高的尊重,赫鲁晓夫等人专门来康特拉琴柯战死处吊唁,据说苏军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还为在旅顺战死的俄军立过纪念碑。

四、后记

日俄战争的奇葩之处在于两国在第三国的中国土地上进行交战,日俄两国战死的是军人,而中国则死去无数无辜的生命,财产,还有无数家庭的家破人亡和妻离子散,这片古战场遗址的保留,让后人们永远记住,时刻不能忘记强大我们的国家实力和国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